《我与地坛》景物描写中的生命哲思
史铁生曾说我也曾喜欢体育,喜欢足球、篮球、田径、爬山,喜欢到荒野里去看野兽,但是最终却只能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踢路边上的石子的感觉。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史铁生曾深陷于对命运的绝望中。他说,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
  然而幸运的是,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他邂逅了地坛这座古园。十五年后,当史铁生再次驶出地坛时,在他的脸上人们竟再也看不到绝望,也看不到迷茫。这个苦难的生命,正绽放着如花的笑靥,他的脸上写满了明朗灿烂的生命光华。
  史铁生说: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那么,这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古园?这座古园又蕴藏着怎样神奇的力量,让绝望的史铁生经历了由死向生的心路历程,实现了突破苦难的自我救赎?在课文节选部分,有三处关于地坛较为集中的景物描写,细细品味,我们或许能咀嚼出深蕴其中的生之昭示。
  一、生之思
  初见地坛,史铁生说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在这里,史铁生运用了两个很独特的定语浮夸、炫耀。这样两个带有贬义彩的定语,恰恰表现了史铁生失去双腿后极度痛苦烦躁的心境。一个躯体残缺的生命,难以接受一切耀眼辉煌的事物。正因为内心强烈的抵触,琉璃与朱红在他的眼中才似浮夸似炫耀。
生命的思考  史铁生又说,它剥蚀了浮夸的琉璃,淡褪了炫耀的朱红。它便是地坛。明明是岁月使然,作者为什么偏说是地坛自身使然呢?那是因为在荒芜的地坛身上,史铁生感受到了同病相怜的亲切:地坛荒芜,我残废;地坛少人问起,我被社会忘记。这样的同病相怜,让史铁生感觉地坛似乎正以人的情感和思想关爱着我,它有意主动褪去浮华等我到来,在我最需要他的时候,以我最能接受的方式接纳我,包容我,庇护我。
  于是,当史铁生摇着轮椅进入这荒芜的古园时,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他获得了来自地坛的温情慰藉,他的内心也由狂躁不安转为渐渐平静。
  二、死之思
  也正是在这座古园里,史铁生彻悟了关于生死的哲思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
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关于死的彻悟,意味着他的内心重新燃起生的渴望。那么,地坛是怎样给予史铁生以不必死,应当活的启示的呢?且让我们来仔细品读作者对园中许多微不足道的事物的描写。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朵这个量词本是修饰花儿的,用来修饰小雾一样的蜂儿,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不停地挥动翅膀的蜂儿律动着的生命之美。
  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胡须,像个思考的老学者。思考许久之后,它终于想通了,转身疾行而去。小小的蚂蚁并不因为自己生命卑微就放弃思考的权利,它一旦有所感悟就马上付诸行动。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当一种生活方式不再适合自己时,换种方式生活或许会更加有滋有味。
  蝉蜕如一间空屋寂寞地遗留在原处,无声地诉说着蝉儿经历痛苦的蜕变终于获得新生的故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纵使力量卑微如一颗
露珠,也要蓄积力量,在合适的时间里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不管是否生得伟大,但活就要活得灿烂。
  满院子的草木竞相生长,窸窸窣窣,片刻不停。生命不息,生长不止。就算无人欣赏,也要活得精彩。
  这些和史铁生一样不知为什么而活的小生命,自得其乐地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它们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以自身的生机启示着作者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活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从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中,史铁生也一定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应该珍爱生命,残废但并不能颓废。
  三、怎么活
  史铁生说:对彼岸的悬搁意味着对此岸的珍重。当选择生死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应该怎么活?地坛对于史铁生的启示,或许蕴藏在六个譬如构成的六幅画面中。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寂
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正是落日即将消失的时刻。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灿烂地活。那么即便是坎坷,也会因着这拼搏的光辉,散发出辉煌的美。同样,一个人只要顽强地活,活出自己的光彩,那么经历过的那些坎坷和苦难也会因之熠熠生辉。
  就像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出来高歌的雨燕,活着就应该勇敢积极地战胜落寞,让天地都为之黯然失。
  在雪地上孩子的脚印里,我们似乎能看到孩子们奔跑跳跃的身影,能感受到他们即使在严冬也对未来充满希冀的生机之美。
  苍黑的古柏无论你忧郁还是欣喜,它们都镇静地站在那儿,一如它们镇静地面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