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通用7篇)
本书为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毕生散文精华,全书采用四印刷,配以大量精美的图片,在完美的视觉体验中感悟生命的智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 篇1
生命本来没有意义,所谓的意义正是人们力证自己活过的一种表现。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很多,从小到大,小到考试的失利,大到失去自己的亲人,经历人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总有一些事情,开始超出自己理解的范围,开始寻求不到答案的时候,我开始想去一个依靠,一种精神上的支撑,所以我像大多数的人那样,开始努力学着包容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与事,也希望能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
我开始去敬畏这个世界,发现自己的渺小,却也从这本书中明白,于世界你可能微不足道,但世界于你亦然。那些事业的不如意,感情的失意,生活的窘困在这两者面前仿佛少了一些
分量,是否会让你自己轻松一些呢?
我惊讶于作者把人的生命的内在本质剖析的如此透彻,书中不仅提到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提到应该怎样面对生命、面对逆境和孤独。生命本来没有意义,是我们自己在创造意义,以此证明我们存在过,那所有喜怒哀乐的前提,都应该是善待生命的样子。
读了这本书,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开始重新看待自己面临的种种问题,开始努力尝试做一个有信仰的人。也慢慢的明白,如果说这是一种成长,我所应该做的绝不是去适应,而是一种选择性的接受与对它的改变。希望在繁杂的世界里不到头绪的人,能在这本书中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 篇2
周国平老师的这本《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是去年为了给儿子的书凑单才买回来的,所以一直闲放着而并没有阅读。临近开学了这段时间,想起学校的读书计划,想起了这本书,想起了阅读。
我虽然从小也很喜欢看书,但是确从来没有看过周国平老师的作品,这算是我第一次买他的
书来阅读。记得我第一次听说周国平老师的大名及他的这本书是在同学的朋友圈里。《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就是这题目始终让我念念不忘。生命本来的样子是什么样?自己生命本来的样子又是什么样?
当把这本书从头到尾当看完了后,真是感慨颇多。我惊讶于周国平老师把人生命的内在本质居然剖析的那么透彻,他提到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还讲到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对待生死的态度,面对逆境和孤独的态度。又讲到关于父母教育孩子,学校老师教育学生等问题。
他通过自己对生命的体悟来用文字去唤醒更多人的觉醒,他告诉我们人生有三个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关于生命的觉醒是让人保持单纯,不要过多的把外在的那些财富、物质、权利、地位、名声等看的比生命还重要,不要把这些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乃至唯一的目标,为之耗去全部精力,这样就是亵渎生命,不尊重生命。自我的觉醒就是要知道自己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还是个独立特征的生命个体,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重复的。你必须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为你自己。关于灵魂的觉醒,他说人是有灵魂的,一个有高尚灵魂的人才会有高贵的人格。
人要有自己的信仰,才会有真正的灵魂。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重视精神生活,具有更高智慧的自我。
这本书可以为你我在生命暗淡无光,身处逆境,烦恼挫折时指明方向;可以在大家孤独无助时给于心灵的温暖,也可以帮助人在面对婚姻爱情出现危机时,给于明智的处理方法。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那么仅有一次的人生到底应该怎么度过?周国平说,每个个体要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当好自然之子。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 篇3
从前的自己对哲学没有任何兴趣,感觉就是神神叨叨的说些废话,随着年龄的见长,遇到了很多困惑,这个时候,省视自己的人生和境遇变得尤为迫切,曾经不屑一顾的心灵成长之书,变成了救命稻草。
不过话说回来,很多所谓的灵魂启发之书我还是看不下去。但这本线装的《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从开篇就让我听到高山流水之音,仿佛遇见知音,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全都跃然纸
上。周末两天一有空就读,合上书本,内心波澜而浩瀚平静,好似内心的想法又理顺了一遍,内心的困惑都更明晰一般。面对苦难,面对挫折,身为父母,夫妻之爱,社交财富,灵魂信仰,作者一一探讨,越看越坚定,越读越平和。
我们身在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可以为别人而活,也可以尊崇内心而活。是做喧嚣而浮躁的社交达人,还是孤独的思考者?是攥紧指尖,让控制欲发挥最大,还是给予信任和宽容?是埋怨命运的不公,还是欣然接受,重新创造人生之路?在书中,都能得到解答。
独立而自由的灵魂,是人这一生存在于世的证明;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我心灵永恒的追求。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 篇4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从书名我理解这是一本关于生命的启发和思考的书籍。
看完这本书后,我非常好奇,周国平老师怎样的一位作家呢?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有如此深入透彻的认知?我带着好奇去百度他的基本介绍,周老师1945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国社会
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看完作者的介绍,我进一步理解为本书跟多是从哲学的角度去解读生命得意义。
我特别喜欢封底的文字摘要,它概括出了全书的精华。我做了摘抄:
生命有它本来的模样
生命的思考——生命要求每个人要学会孤单自省,要独自成长,要用力去爱,要去拥抱,要探索灵魂。
生命本没有意义
——人们说,我们都是在追寻生命的意义,我不认为那是我们真正追寻的,我认为我们追寻的是活着的体验......让我们能感觉到活着的喜悦。
真正的成为你自己
——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是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
善良、丰富、高贵
——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
以上每一段话,都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哲学思想。
从整本书来看它的架构,有7个章节,分别是生命的意义、与自然的关系、爱、信仰、灵魂、死亡、成为自己。第一章是提出了一个常常困扰我们的终极问题——生命的意义,中间5章分别用最高贵的带有哲学启发的角度去诠释,我们作为人应该有的认知与行为,启发我们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思考自己的终极问题,最后一章与第一章相呼应,成为自己才是让生命有意义的核心动力。
整本书直到我看完,我最喜欢的是自序的部分。作者从最高维度,提到人生的三个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简短的15个字,道出了人之所以需要探索自己生命意义的真谛。
三个层次觉醒,就像一座人生修行之塔,塔外是芸芸众生暂未开始修行的梦中人,他们被物
质所吸引、一生都能都在追求财富、权力、地位、名誉等,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知道自己终将归于何处。
有部分人是半睡半醒之人,心门还未关闭,他们似乎听到内心的呼唤。他们不知道这声音从何而来?他们带着疑问、好奇选择走上自己的修行之路。最底层(暂且称之为第一层)是生命觉悟的修炼,进入到这里的人需要先察觉自己是如何看待生命的?思考自己对生命本源审视,生命它是自然的产物,应遵循自然之法则,只有当完全的看见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用自己的行为去实践,才会开启第二层的修行之门。
第二层是自我觉醒的修炼,这个层面是需要建立在第一层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如果我们无法知行合一的耕耘生命这块土壤,理解并遵循生命自然成长的规律,土壤的养分储备是不够的,没有良好土壤自然无法让“自我”这个种子发芽。或许哪天种子发芽了,也很难长大或健康成长起来。自我的觉醒,在我的理解只能依靠自己,外在的力量可以滋养,但无法起到孕育生命种子的功能。“自我”这颗种子,在生命之初就埋在这里了,有些时候我们不当回事儿,不去关爱它,不去滋养它,慢慢的它就沉睡过去,更糟糕的可能会死掉。当它发芽了,它用那柔弱的,稚嫩但充满生机的能量去启示我们。我们照顾好它,当它慢慢长大。
第三层是灵魂的觉醒,我自己判断自己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层面,我不知道灵魂已经觉醒的圣人是如何思考、如何修炼的?我仅仅以自己目前的认知去揣测一下,什么是灵魂的觉醒?如何让灵魂觉醒?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灵魂的觉醒?我的理解是,当我们可以看见自己内心真正追求的目标,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包容自己这个完整而独立的“我”,并用普世的价值观去践行“真、善、美”,向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前行、过程中不论遇到任何挫折阻碍都会坦然面对,毫无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