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 版八年级 语文
周次
星期
节次
授课教师
课题
3          蜡烛
()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佛晓、瓦砾、地窖、匍匐、鞠躬、颤巍巍”等词语。
2、理解文中“蜡烛”的内涵,学习用细节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自读课文,由浅入深地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朴实的语言揣摩平淡却震撼人心灵的细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教学重点
1、感受爱的光明、温暖与力量,体会侵略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增强学生为全人类负责的意识。2、感受朴实语言的力量,探究细节刻画的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那位垂老的母亲和已死的军人的万世不朽的生命力,欣赏这写实的战地通讯的悲壮意境。
教具
ppt课件
课时
课时
一、诗情画意导入,燃亮心中烛火
大诗人李商隐有一名句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写的是蜡烛,唱的却是伤感。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也有烛火,我们来体会一下,那是伤感还是幸福。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
1、关于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1959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2、关于文学常识: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 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3、关于字词:
烧灼  桥头堡    地窖        拂晓  瓦砾  颤巍巍  育乞西  契柯拉耶夫          鞠躬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颤巍巍:  抖动摇晃(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动作)。
匍匐:Pú fú  爬行。
烧灼:烧、烫,使烫伤。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4肇庆学校、关于写作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切断驻希腊的德军“Ε”集团军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
这篇战地通讯,你能出其中的六要素吗?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品读课文,自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
1、关于动作描写——
三次写
1)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2)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3)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
三次写
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2)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3)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2、关于环境描写——出文章描写环境的句子,想想看,它的作用是什么?
1)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2)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3)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
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渲染了当时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气氛,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精神。
3、关于蜡烛——出文章中描写蜡烛的句子,想想看写蜡烛的作用是什么?烛光有什么象征意义?
1)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2)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描写蜡烛的作用——蜡烛是文中一个小道具。它虽然小,却是老妇人的宝贝(结婚的喜烛,代表着老人对美好生活的回忆),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贝奉献给烈士,表现她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烛光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4、关于黑围巾——出文中描写黑围巾的句子,想想看,反复描写黑的大围巾对表现主旨,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对黑围巾的描写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的大围巾。
2)这时候,一个披着黑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3)在坟旁跪下,从黑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4)然后,把她的黑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黑的大围巾”表达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五、研读课文,质疑问题,加深内容理解。
全班集体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探究最后一段的含义:
“这一点火焰”指那微弱的烛光。
“不会熄灭”、“永远燃着”象征着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六、课堂小结:
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感情
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细节的描写——蜡烛、炮火、黑围巾
感情的基调——“敬爱”与“哀痛”
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七、作业布置:
1、课后完成P27练习一、二、三
2、如果今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日,你想对为那场战争牺牲的革命烈士说些什么?对今天享受和平生活的同学说些什么?完成一篇作文,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事件发生——交代时间、地点、起因
事件过程——瓦砾堆下,妇人藏身
            见证牺牲,欲去掩埋——--蜡烛永燃
            掩埋烈士,燃烛守夜——--情谊长存
            战友寻访,悼念烈士
事件意义——敬佩老人,鼓舞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