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华赋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 《吕氏春秋》指出:“听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 认为国君应听取民众建议治国
B. 全面解释了春秋各流派的主张
C. 看到了各学术流派的思想特点
D. 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先进性
2.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帝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这反映出隋朝
A.开创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
B.继续沿用察举制并有所发展
C.表明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
D.重视官员的德行与考试成绩
3. 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说:10世纪、11世纪、12世纪的后起蛮族,被宋朝的中国文明所强烈吸引,除了自身采纳中国文明,他们还在自己统治的领土上传播了中国文明,而这些领土又从未纳入过(当时的)中华帝国的版图。下列选项符合此观点的是
A.随季节迁徙政治中心的辽朝行营
B.国制契丹,汉制汉人的南北官制
C.女真族的“猛安谋克”管理系统
D.蒙古族犬牙交错式的行中书省制
4. 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肇庆学校
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封建等级
5. 戊戌前谭嗣同曾劝说袁世凯“围园劫后”(包围圆明园,劫持慈禧太后)关于在这一事件前后,袁世凯在何时告密有不同的记载。袁世凯在《戊戌日记》一文中声称,自己是在发动
之前告的密;张一麟在《心太平室集》则称,袁世凯在发动之后,为撇清与维新派之间的关系才告的密。这反映出
A.当事人的叙事一定真实可信
B.历史现象具有相当大的复杂性
C.历史事实的真伪性无法判断
D.历史记载都不能客观再现事实
6. 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 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8.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副漫画。该漫画表明
A. 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B.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C. 日本通过战争不断壮大自己
D. 日本企图从中国大陆战场撤离
9. 从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表明
A.全面整顿成效显著
B.国民素质大幅度提升
C.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结束
D.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10.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原则是
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
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
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
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
11. 在一份公元1002—1023年的有关英国社会的文献中指出:“如果一个平民发展顺利,拥有属于自己的足足五海德土地,一座钟楼和一座城堡,在国王会堂里有他的席位和专职,那么,
他以后就有资格获得一个武士的各种权利……如果一个武士发展顺利,成为伯爵,那么,此后,他就有资格得到伯爵的各种权利。”这表明中世纪等级制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A.财产和军事才能是进入贵族圈的唯一依据
B.贵族和平民之间存在流动的途径与可能
C.骑士精神在不断征战中得以丰富和弘扬
D.跻身贵族之林是每一个年轻人的最终梦想
12.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年份(年)
1684
1689
1701
售价(荷盾)
80
7.75
2.32
A.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B.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C.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13.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工业革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C.相对论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4. 甘地认为:“使印度贫困的,那是机器。印度的仇敌,是西方的物质文明。”而马克思则认为:“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纺机,毁坏了它的手纺车……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材料中甘地和马克思两人对英国殖民侵略的不同评价表明
A.印度贫困落后源自英国野蛮掠夺
B.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发展
C.殖民侵略带来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D.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15. 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分别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主要是为了
A. 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
B. 推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C. 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
D. 调动工农众的生产积极性
16. 据《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1990》统计:以1980年的工业生产为100计算,1989年苏联工业为136,日本也为142,联邦德国为117,英国为119,法国和意大利同为113,美国为130。这说明
A.经济政策的适度调整促进了工业增长
B.经济区域化的加快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C.日本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斯大林模式的僵化阻碍苏联经济增长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国不久的美国开启了西进运动,将东部各州的居民和外来移民不断向西迁移。另一方面,新教中的“天命注定说”自然对西进运动起到了不小的影响,这种信念在早期殖民者那里就已经萌生,在西进运动中开花结……在这个过程中,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从最早的移民的英国人,到后来西欧人、东欧和南欧人以及中东人、南美人、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全都跑到美国去。百万、千万的人进入美国,就把.独立时的美国变成了现在的美国,它的疆界扩大了几十倍,人口增加一百倍。
材料二 一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美国精神”的存在,所以西进运动塑造了美国的民族精神。但这种信念与精神,也直接为美国政府屠杀当地印第安人寻求了“上帝的”借口,一举甩掉了本应承担的沉重的包袱和责任,又能无偿地征用他们的多达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产和无以计数的自然资源,从而使美国毫无负担地发展经济。因此,西进运动的一个后果是一个巨大的美国出现了,没有西进运动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美国。
——材料均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西进运动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进运动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训以“家书”或“令”的形式为主,世家大族重视对子弟的教育,内容从修身到治学,从处世到事君。唐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唐《柳氏家规》是家训史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家法。宋《袁氏世范》最初是袁氏家塾训蒙之作,因其“厚人伦,美习俗”,经版印后广泛流传。这一时期还诞生了大量家
训诗,内容涉及报国恤民、为官廉正、重节崇德、耕读传家等明清时期,上至帝王显宦,下至普通百姓,多有家训问世。明代家训纷纷引用朱元璋亲制的《圣谕六言》,特别注意求子弟修身养德,“做个好人”,“学而优则仕”。同时还有宣扬勤道、诚实等商德准则的,比如清代官商胡雪岩的“五字商训”。此外当时社会上还出现了记录手工艺和科技的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