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尚书右丞到底算多大的官——唐才子系列之二
王维田园诗展开全文
王维,世称“王右丞”。在上学时,老师说,王维在唐朝诗人中是少有的做官做到很高的,曾做到了副丞相的高官。而事实上,这却是一个误解,古代的副丞相曾可称为“右相”,而不是“右丞”。“右丞”只是“尚书右丞”的简称,并没有那个“相”字。那“尚书右丞”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官位呢?
首先来看看唐朝的官制。
唐朝时并没有“丞相”这一明确的官职。很多人将“丞相”和“宰相”混淆,但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丞相”是明确的官职,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秦汉时设立,后世多个朝代则并没有这一官职,明初曾设,后被废,并立下了不得设丞相的祖训;“宰相”则是一系列官职的总称,指代近于丞相的众多官职,比如魏晋时期的大司马、隋唐的三省长官、明清时的内阁大学士等。
唐朝其中之一的宰相职位是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但因唐太宗登基前做过这一官职,后来就不再设置,以副职左右仆射总领六部,负责行政,也就是说左右仆射才是副宰相的官名。再其下设
左右丞,左丞正四品,负责吏部、户部、礼部,右丞从四品,负责兵部、刑部、工部,主要担负监察职能,没有什么具体的行政权力。
所以“尚书右丞”只能算是不小的官,却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离副丞相更是差得远。
其实,纵观王维整个仕途乃至人生历程,其有别于其他诗人的关键词不是“高”,而是“顺”。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少年时到长安便名动京华,“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721年中进士,可谓年少得意。初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济州司仓参军,这也算是王维仕途上仅有的挫折了。张九龄执政后,拔擢王维,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给事中等,其间奉命出塞,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著名诗句。
这段时期,无论是仕途还是人生路,王维都算得上是平静而顺遂——身处盛世、年少成名、仕途平顺。所以无论是田园诗的恬静还是边塞诗的旷远,都是此时王维心境的写照。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叛军攻陷长安,来不及逃脱的王维被捕。“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迫为给事中”。在此期间,王维写下了一首《凝碧池》: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这首诗的传播成为
王维思念朝廷的表白,也成为日后得以免罪的关键。
叛乱被平定后,王维被赦免,仅被贬太子中允。相比因参与永王李璘之乱而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的李白,王维简直幸运之极。其后王维又历任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761年,王维病逝,临终之际索笔作书,舍笔而绝。
论诗者曾评价,王维的诗艺术性甚高,而思想性则远远不及李杜,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王维的人生经历远没有李杜二人挫折、坎坷有关。在整个唐朝诗人中,王维都算得上是少有的好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