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练习(一)
班级:        姓名:
(一) 郑板桥爱子
郑板桥不仅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而且是深深懂得家教的教育家。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
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6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郑默代为抚养,郑默对小宝十分宠爱。小宝常炫耀道:“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侮人家的孩子,这些事(使、替、让)郑板桥知道了,心里非常焦急,就给弟弟写信道:“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但教更重于养。”他要求弟弟对孩子严加管教。
当郑板桥病危(后、时、了),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父亲病床前时,父亲已经断了气。小宝悲痛地大哭,忽然发现旁边有张纸条,上面写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炫耀”中的“耀”字,用音序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应查(      ),再查(    )画。这个词语中“耀”应取第几种解释(    )         
“耀”的解释  ① 光荣 ②  夸耀 ③ 光线强烈地照射。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焦急(      )        清贫(        )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了郑板桥爱子的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写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给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关公有一个侍卫叫周仓。这个人力大无比,办事粗心大意,不动脑筋。关公想开导开导他,可总不到机会。
    这一天,关公骑马,周仓步行,两人来到一棵树阴下休息。见树下有一蚂蚁在爬,关公便对周仓说:“周仓,你打这些蚂蚁看看。”周仓挥起拳头,用力一砸,蚂蚁却没事,接着又用力一砸,地面凹进去了一块儿,手疼得他哇哇大叫,蚂蚁还是若无其事。关公看在眼里,心想:这个粗人,今天我得让他开开窍,打蚂蚁还用得着拳头。想着想着,关公笑着走了过去,“看我的。”只见他出食指,轻轻一捻(niǎn),蚂蚁一下死了好几只。周仓看得目瞪口呆,关公便对他说:“做事只有勇气和力量还不够,还要懂得运用智慧和谋略,智勇双全,才可称得上英雄,才能做大事,成大器。”
    周仓听了关公的话连连点头,更加敬佩关公了。后来他跟随关公南征北战,屡立功勋(xūn),成了关公手下的一员大将。
  1. 从文中摘录三个成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 用横线画出一句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并用“△”标上表示动作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
3. 请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三)日日草
一株日日草生长在路边,它矮矮的身材,平凡的叶子,普通的花朵。
她每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抱怨上帝对她不够公平。
有一天,来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看见日日草垂头丧气的样子,便问道:“小妹妹,你在叹什么气呀”
“我在埋怨,上帝怎么不让我开出美丽的花朵”
“好,我就让你实现这个愿望。”
老人嘴里喃喃念诵。
日日草便立刻开出绚丽的花朵。
“谢谢老伯伯,您使我变得这么美丽。”
“不谢。”老人微笑着走了。
下午,一孩子发现日日草开出漂亮的花,便一朵朵摘回去。
日日草痛得眼泪直流,后悔不该拥有美丽的花朵。
过了两天,那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又经过这里,看见日日草在伤心流泪,便又问道:“小妹妹,你在伤心什么呀”
“我不要拥有美丽的花朵,我要长高。”
“好,我就让我实现这个愿望。”
老人嘴里又喃喃念诵,日日草便立刻长得好高。
“谢谢老伯伯,您使我长得这么高。”
“不谢。”老人微笑着走了。
晚上,刮起一阵风,把日日草吹得东倒西歪,打得她浑身都是伤。日日草痛得哇哇哭叫,后悔真不该有非分的要求。
不久,慈眉善目的老人再度出现在日日草跟前,看见她哭得好伤心,便问道:“小妹妹,你又在哭什么呀!是不是再想要什么”
“我再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啦,(    )能马上恢复本来的样子,我(    )心满意足了。”
“这可是最后一次机会呀,你不要好好思考一下吗”
“老伯伯,现在我什么都不想要,我考虑过了,还是原来的我最好。”
“好吧,我就让你实现最后一次愿望。”
老人又一次喃喃念诵,日日草便马上恢复了她原来的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在文章最后一段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
2、    写作时,同一种意思常常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本文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请从文中出下面三组这样的词语。
立刻——(      )  美丽——(        )  思考——(      )
3、    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
4、    文中共有三处写到老人“喃喃念诵”,请想象下他三次都会念诵些什么,然后写在横线上。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用几句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_____________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要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个实验。
一天,她招来小梅等三名小学生,她把一只瓶子放在地上,分给三个学生每人一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让他们握住绳子的一头,先后把小锤放进瓶子里。
她告诉学生:“这个瓶子代表‘井’,现在‘井’里没有水。你握住绳子连着的铅锤代表自己,现在你们正在没有水的‘井’里玩,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记住了吗”
三个小朋友齐声回答:“记住了!”
她拿出茶杯向“井”里灌水,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小梅低声对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教育家刚喊到“三”,三个小朋友很快地把三个小铅锤依次提了出来。
教育家问小梅:“刚才你说了什么”小梅如实告诉了她。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小梅不假思索地说:“发生危险,当然应该先想到别人。”
这位美国教育家激动地说:“在美国,这个实验我做过多次,但每次都是由于孩子们争先恐后拉铅锤,而把瓶子拉翻了。今天,这个实验终于在中国成功啦!”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危险 (        )    成功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假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第三节,回答问题。
瓶子代表__________,铅锤代表__________,铅锤在瓶子里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美国教育家做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要检验中国小朋友的(    )
(1)知识水平  (2)道德水平    (3)应变能力
5、用横线画出最能反映中国小朋友优秀思想品质的一句话。
6、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五)__________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人简直惊呆了,为了看一看这昂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美妙的声音,他们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至。
高朋满座,音乐家开始演奏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声音,使听众如痴如醉……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往椅背上用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碎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台,那和刚才差不多的美妙音乐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再也不屈注意乐器的价格,而是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    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到前面的横线上。
2、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许多身份高贵的朋友都到场了。        (          )
(2)完全陶醉在某种境界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