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继续听钱志亮教授的报告《回到原点看人》。钱教授阐述了一个教书育人的道理:感激生存,敬畏生命!珍惜缘分,用心感动!倾心相助,引导生活!激发潜能,促进发展!人的先天能力可以有差异,但做人的标尺应该相对一致。
  我很赞同专家观点,教育者一定要从孩子的起点、家长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我们面对的是众多个孩子,他们都不是教育者管辖的对象,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每一个孩子都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在父母的心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100%,都是寄托了父母全部情感和满心期望的宝贵生命。
  学生是完整的个体的认识,是21世纪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正确出发点。一个教育者心中有了正确的学生观,才能有正确的教育行为、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这次报告,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钱志亮教授向每一个教育者发出的由衷呼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差异,包容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接纳和帮助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
  1、接受差异,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人是万物之灵。从每一个孩子在母胎中孕育到呱呱坠地,就有了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孩子无
法选择的特性,这种差异造就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这种差异形成了他们在认知、判断等方面的不同水平。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学生中心论”: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只能作为“自然仆人”去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能多加干涉。教师在教学中只应充任“看守者”(watcher )和“助手”(helper),不应站在学生面前的讲台上,而应站在学生背后。
  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但不是无视孩子的个性差异,进行整齐划一的训练。希望教育者不要迷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不要在主观认识上把教育的影响看得太重了。“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才是我们倡导的教育观。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要求面对我们的孩子,鼓励孩子在一天天进步的过程中感受到成长的愉悦。
  2、敬畏生命——每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都不易。
  芸芸众生,每一个生命都是伴随着母亲阵痛、分娩,从鬼门关闯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母子平安,我们应该为他们感到庆幸。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做人要厚道,一定保护他们的尊严,哪怕是孩子的不足。
  钱志亮教授说得好:
  几亿的精子中只有他成功了——当年他是上亿中最杰出的一个
  他不是每两个受精卵中胎死腹中的那个——他逃过了生命中的重大劫难
  他不是每二十五个中先天残疾的那个——他经受住了病毒、辐射等的考验
  他不是遇到如难产、急产、窒息等出生困难的十五分之一——他顺利降生了
  他不是每四十个中5岁前就夭折了的那个——胜利渡过生命磨合期
  他的父母很爱他,他是父母的骄傲——没有被遗弃
  他没有经历离异、家庭纷争、灾害、监禁、饥饿……的那个
  他没有生在兵荒马乱、历史动荡、文化浩劫、人心叵测的时代——命好。
  因此,教育者要珍视每一个宝贵的生命。我们能和孩子们今生想见,生活在同一空间,并成为孩子的老师,这是前世修来的不能选择的缘分。这个孩子让你省心也好,那个孩子让你
费心也罢,我们都应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老师们,让我们怀着一颗平常心,投入和学生沟通学习的教学工作中去吧,珍惜每一个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教育契机和合作缘分,把每一个孩子都当做上天安排给我们研究生命的宝贵资源,呵护孩子的个性,心甘情愿地做好孩子生命中的贵人。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节,弯下腰去和每一个孩子心,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这时,你将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可爱,你也会享受到那浓浓的师生情,感受到教书育人的快乐和幸福。
  3、善待生命——激发每一个孩子不断努力
  我第一次认识了“育”的造字艺术—— 上面是一个“倒立的子” ——意喻“逆子”,有着“贪性 、惰性、任性(恶习)”人的本性。“教育”就是把逆子教育到正过来。虽然,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不同的命中注定的生存基础,但运气需要自己的努力可以争取来的。所以,有了“学而时习之”的古训。其中的“习”,不是“温习”、 “复习”,而是塑造良好的习惯。
  帮助孩子“时习之”是我们教育者的神圣的职责。《佛经》里说:只有上辈子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当老师。可见,教师这个职业,是社会对其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期望值很高的职业。人们
寄托教育者,教会孩子学会做人的道理,让孩子尽量缩小人的生物属性的同时,不断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也就是激发学生不断努力,塑造人的理性精神:有清醒态度,能独立判断;遵循伦理——不泯人性;独立人格——坚持信仰……具有以下美德:向上、求真、致善、尽美;仁爱、道义、礼仪、勤劳;智慧、诚信、公正、理性;清白、自由、希望、热情;勇敢、信仰、气节、精神。
今天听了钱志亮教授关于“回到原点看人”的讲座之后,让我反思对教育的理解。他说:“人是有理性精神世界的高级灵长类的动物。”并深刻地阐释了一个教书育人的道理:感激生存,敬畏生命!珍惜缘分,用心感动!倾心相助,引导生活!激发潜能,促进发展!人的先天能力可以有差异,但做人的标尺应该相对一致。
钱教授对于“人”字的解读,很有深意,特别是从基因学的角度来解决人从何处来,娘:影响情商,决定习惯,爹:影响智慧,决定人格,他在报告中指出:人一生下来就存在差异,就应当默默承认并接受“命”的不公。并从遗传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女性的智力对家族的影响是巨大的,女人决定孩子的习惯。我们应当注意改进我们对学生家长的引导,强调家校合作,强调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作用。
“人”的先天差异,人的发展差异,家庭社会背景的差异,用一把尺子去评价学生显然是不行的,对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规划。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但不是无视孩子的个性差异,进行整齐划一的训练。“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是不科学的,不要在主观认识上把教育的影响看得太重了。“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才是我们倡导的教育观。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要求面对我们的孩子,鼓励孩子在一天天进步的过程中感受到成长的愉悦。
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成功。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科学,用科学发展观去教育孩子,钱教授的观点是充分利用吮吸反射、抓握反射、探究反射这三大反射来教育,让孩子在“通、灵、聪、明”等几个方面有所发展,让孩子做一个正直的堂堂正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