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虎汤:伤寒派的清热名⽅
⽩虎汤
【名⽅出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使⽤历史】约1900年。
【主要成分】⽯膏(碎),知母,⽢草,粳⽶。
【整体药性】寒凉。
【功能主治】清热⽣津。
【典型征象】⽤于⾼热⼤汗,⼝⼲⾆燥,烦渴引燥,脉洪⼤有⼒。
【禁忌⼈】脉沉、不渴、不出汗者禁⽤。
⽩虎汤,最早记载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名著《伤寒论》⼀书。⽩虎汤问世以后,其良好的药效被历代中医奉为解热退烧的经典名⽅。中医认为“⽩虎”是西⽅⾦神,对应着秋天凉爽⼲燥之⽓。以⽩虎命名,⽐喻本⽅的解热作⽤迅速,就像秋季凉爽⼲燥的⽓息降临⼤地⼀样,⼀扫炎暑湿热之⽓。因此,外感热病,清热
泻⽕,当推⽩虎汤。
⽩虎汤虽然只有4味药,却互相配合,在充分体现了中医配伍特⾊的基础上,成为清热泻⽕的经典名⽅。本⽅以“四⼤”(即⼤热、⼤汗、⼤渴、脉洪⼤)典型症状为依据,但实际使⽤中遇有脉数有⼒、⾼热、⼤汗、烦渴者即可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虎汤除了具有解热作⽤外,还有增强机体免疫作⽤。
快速去除伤寒,定⽤⽩虎汤
有⼀句民间谚语“若是他⼈母,定⽤⽩虎汤”,据说这句谚语的来历与清代苏州名医叶天⼠医治母病有关。
叶天⼠是清代苏州名医,因医术精湛、医风严谨、医效卓著⽽声名远扬。有⼀次,叶天⼠⼋⼗⾼龄的母亲重病(后疑是伤寒),虽然他精⼼诊治,但母亲的病⼀直没有痊愈。其实母亲发病的时候,叶天⼠就想⽤⽩虎汤,但⼜害怕母亲年迈,难胜药⼒,所以犹疑不决,迟迟未⽤。后来侍药的弟⼦⽆意给他母亲服⽤⽩虎汤之后,母亲的病竟然有了起⾊。叶天⼠这才⽴即配药煎好让母亲服,叶母服药后很快就康复了。叶天⼠知道⾃⼰由于⾝为⼈⼦,犹豫不决⽽致贻误⽤药,侍药弟⼦没有这种顾虑反⽽令叶母好转。于是,“若是他⼈母,定⽤⽩虎汤”这⼀句民间谚语,也就流传⾄今。
⽅剂歌诀“⽩虎汤清⽓分热,⽯膏知母草⽶协”说的就是中医名⽅⽩虎汤的功效及药物成分。⽩虎汤在中医之祖张仲景《伤寒论》中⾸次出现。为何取名⽩虎汤还有⼀个引⼈深思的故事。传说那是在汉代,由于封建迷信活动猖獗,巫医、巫婆、神汉、⽅⼠、道⼠到处胡乱⾏医。张仲景四处奔⾛,呼吁⽣病后不要巫医⼤神,不要⽅⼠、道⼠,不要求神拜佛,但在强⼤的封建迷信势⼒⾯前,他深感⽆能为⼒。有⼀天,张仲景的弟⼦卫讯告诉他,有⼈说有个道⼠给⼀个⾼热不退的病⼈捉“⿁”后,配了⼀副“⽩虎⼤仙”送的“仙药”,结果病⼈服⽤后,病很快就好了。据说这个道⼠已⽤此“仙药”治愈⼤量病⼈。这件事情传得沸沸扬扬,四⾯⼋⽅的病⼈都去他治病。凡是他“治病”的⼈都说他的“仙药”灵验,。张仲景听说后,深感疑惑,于是他让卫讯装作病⼈的样⼦去治病取药。卫讯装病去道⼠那⾥弄来“仙药”,放在张仲景⾯前。他俩把药物⼀⼀分开,发现这4种药物分别是⽯膏、知母、⽢草、粳⽶。这些药物中竟没有⾹灰、⼟⾯等成分。为了看到疗效,张仲景将这4味药在临床中给⼀些⾼烧的病⼈特别是伤寒病⼈应⽤,结果治愈⼤量病⼈并挽救了不少危重病⼈。
后来张仲景把这个药⽅写进他所著的《伤寒论》中,将此药⽅称作“⽩虎汤”。
中医⾥的伤寒,是指外感热病。伤寒多发于秋冬⽇,⼈们经常会被伤寒感冒所侵袭,如头痛脑热、流⿐涕,⾼烧不退。典型伤寒发病初期会出现低热、周⾝不适、头痛、咽痛、咳嗽、恶⼼、⼝渴、⾷欲不振等症状。体温呈梯形上升,1周左右升⾄39~40℃。伤寒症状还可出现昏
睡、精神错乱,腹痛、腹泻、便⾎、肝脾肿⼤、肝功能异常等表现。伤寒病⼈特征性的表现是⾼热的病⼈并不是脉搏加快,⽽是脉搏缓慢,据统计有30%~40%的患者出现相对缓脉。部分病⼈还会在前胸和上腹部出现2~5毫⽶⼤⼩、红⾊的玫瑰疹,数⽬常不到20个,2~4天后消退,但可再发,由于持续2~3周39~40℃的⾼热,病⼈极度虚弱,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然病程约4~5周,⽽不典型伤寒则病程长短不等,轻型1~2周可愈,重症患者症状重、并发症多,如不及时抢救,可能在1~2周内死亡。
因此,如果确诊为伤寒,可服⽤⽩虎汤,解除病患。
外感热病,辅助退烧
⽩虎汤除了能够伤寒感冒以外,还能够解热退烧。特别适⽤于⾥热证,⾥热证是由于病邪内传或脏腑积热所致。证见⾝热汗多,渴欲引饮,⼼烦⼝苦,⼩便短⾚剌痛,⾆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热证有外感六淫,⼊⾥化热和内伤七情,《景岳全书》卷⼀:“热在⾥者,为瞀闷胀满,为烦渴喘结,或急叫吼,或躁扰狂越。”服⽤⽩虎汤之后有明显的清热退烧疗效。
虽然⽩虎汤只有4味药,但是却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中医配伍特⾊,奠定和遵循了⾥热实证的原则——清热泻⽕,因此成为清热泻⽕的经典名⽅,能迅速地解热退烧。
⽩虎汤中的⽯膏味⾟、⽢,性⼤寒,能胜热,有清热泻⽕、除烦⽌渴的功效;知母味苦、⽢,性寒,质
润,能清热泻⽕、滋阴润燥,泄肺⽕;⽯膏、知母相须为⽤,相得益彰,使清热泻⽕、除烦⽌渴之⼒更强。⽢草和粳⽶养胃⽣津,⽓味温和,既有益于⽌渴除烦,⼜可防⼤寒之药伤胃。四药配伍严密,同时起到清热泻⽕、⽣津除烦作⽤。《伤寒来苏集》记载:“煮汤⼊胃,输脾归肺,⽔精四布,⼤烦⼤渴可除矣。
临床医疗曾经报道,⽩虎汤加减⽅主要⽤于⾼热、流⾏性⼄型脑炎、流⾏性脑脊髓膜炎、流⾏性出⾎热、⼤叶性肺炎、流感、肠伤寒、夏季热等疾病过程中临床表现出属于伤寒阳明热盛,或温病热在⽓分证者。临床⽤时很少保持原⽅不动,常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加减药味。⼀般来说,外感热病,常加清热解毒药,如银花、连翘、板蓝根、⼤青叶等。
虽然⽩虎汤确有良好的解热作⽤,但并不是所有发热都是本⽅的适应证,因此最好在医⽣的指导下服⽤。如果发热有以下⼏种情况时,不得使⽤⽩虎汤:轻按既感觉到脉搏跳动,且脉搏紧绷如按琴弦为浮弦脉、脉沉、不渴、不出汗。《医⽅考》曾有记载:“⽯膏⼤寒,⽤之以清胃;知母味厚,⽤之以⽣津;⼤寒之性⾏,恐伤胃⽓,故⽤⽢草、粳⽶以养胃。是⽅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之。若⾎虚⾝热,证象⽩虎,误服⽩虎者死⽆救,⼜东垣之所以垂戒矣。”
清热泻⽕,夏季解暑也能⽤
《医⽅集解》曾记载过两例典型的临床⽤药:。
病例⼀:某⼉,8岁,中暑,⾝灼热烦渴,四肢懈惰,⼀医与⽩虎汤,⼆旬余⽇,犹不效。先⽣⽈:某医之治,⾮不当,然其所不效者,以剂轻故也,即倍前药与之(贴重10钱),须臾发汗如流,⾄明⽇善⾷,不⽇复故。
防暑降温病例⼆:史某某,⼥性,38岁,农民。急诊时病⼈已陷⼊昏迷3⼩时,发热已2⽇,急性热性病容,体质营养良好,全⾝多汗,⽪肤湿润,体温40.5℃,⼿⾜微冷,⼼跳急速,⼝腔⼲燥,⽩⾊薄苔,脉滑⽽有⼒,腹诊腹壁紧张度良好,⽆抵抗,压痛。来院后静脉注射25%葡萄糖100毫升,为处⽩虎汤原⽅。6⼩时后病⼈诉⼝渴,给饮凉开⽔少量,次⽇神志清楚,诉头痛乏⼒,体温38.5℃,续服前⽅,病情续有好转,第3⽇恢复常温,⼜5⽇痊愈。
这两例临床医疗事件证明,⽩虎汤确有清热⽣津,解暑毒,解内外之热,清肺⾦,泻胃⽕实热的功效。⽩虎汤中的⽯膏和知母都性属寒,可以清热泻⽕、降炽热。⽯膏具有解肌清热、除烦⽌渴、清热解毒、泻⽕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热泻⽕、⽣津润燥的功效,有外感热病,⾼热烦渴,肺热燥咳,⾻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作⽤,⼆者相⽤,清热泻⽕,与⽢草和粳⽶相配,成为夏季必备的解暑药⽅。
夏季,在⾼温(⼀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曝晒下从事⼀定时间的劳动,⼜没有⾜够的防暑降温措施,常易发⽣中暑,有时⽓温虽未达到⾼温,但由于湿度较⾼和通风不良,也可发⽣中暑。体
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失盐,穿着紧⾝、不透风的⾐裤以及发热、甲亢、糖尿病、⼼⾎管病、⼴泛⽪肤损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应⽤阿托品或其他抗胆碱能神经药物⽽影响汗腺分泌等常为中暑的发病因素。
全⽂完。感谢您的耐⼼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