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黄帝内经》之一
学《黄帝内经》起居有常20条
防暑降温王廷治四川省剑阁友好医院主任医师
“起居有常”是轩辕黄帝的长寿秘方之一,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一年是这样,一天也是如此。若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朝应人春则人气始生。日中为夏,日中应人日中则人气长。日入为秋,秋应人秋则人气始衰。夜半为冬,夜半应人冬则人气入脏。起居有常,养生养性也即是藏养人的生活习惯和习性也,年年如此,天天如此,就逐渐形成了人体生物钟。
起居有常才能健康,有健康才能长寿,《健康享寿》提出健康生活20条。
1、辨识体质,个性养生
辨识体质的目的就是根据不同的体质采用不同的养生保健、调养方法或措施,使健康人保持健康,亚健康者回归健康,有疾病者恢复健康。但是要进行日常养生保健,我们需要通过
《体质测试评分》来进行体质的自我判断,然后针对不同体质,采用相应的《健康养生指导》方法而强身健体防病!
2、起居有常,享受生活
《黄帝内经》认为,“顺应自然”就是顺从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气指气候、节气,候指时候、物候。一年分四季,即“春、夏、秋、冬”。一天分四时,昼、夜、慧、旦,也如一年一样。自然界的四时变化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一天之中如四季,是旦温、午热、晚凉、夜寒。这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3、法于阴阳,和于数术
大自然赏赐给人类太阳和月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就决定了人体的生物钟是“日出而作,月出而息。”白天养阳,即白天上班工作、学习和劳动。夜晚养阴,黑夜回家团聚、休息、睡觉,储蓄能量。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这种生物钟定势就是:早晨6~7点起床,晚上9~10点钟睡觉。一日三餐也定时、定质、定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按部就班,对人体就会有大大的好处。
4、白天养阳,随时而动
阳气就好比太阳,我们经常会说:“太阳出来了,好暖和啊!”自然界,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适宜的地方,动植物生命力就强。相反,日照时间短,天寒地冻的地方,生机就不足,植物枯萎,动物冬眠。人也是一样,有的人精力充沛,活力十足,有的人精神萎靡,连话都不愿意说,这些都与阳气的作用有关。阳气很重要,养生专家说“阳气若强千年健。”
5、夜晚养阴,因静而眠
只有跟着太阳走,“天睡我睡,天醒我醒”,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借天力以还人力”,这样才符合“天人相应”的自然规律,使身体处于正常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亚健康状态。一天24小时,工作8小时,吃饭休息8小时,睡眠8小时,这是很科学的。睡眠能养阴养神,人白天劳累了,消耗了体力和精力,夜间就应该休息,应该恢复其体力和精力。
6、春夏养阳,护阳为上
一年之中,春天的太阳最柔和,夏天的太阳最毒辣,最佳的养阳时间就是春天。春夏阳令也,春时阳生,夏时阳盛。春时阳始生,风寒之邪尚为患,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不宜过
早减衣,“春捂秋冻”以养人体之阳。夏时阳极盛,暑热邪盛,大热耗气,气者阳也,故大热亦伤人体之阳。夏夜人们喜欢纳凉,也极易感受寒凉之邪而伤人体阳气。夏季炎热,人们喜冷饮,饮食太过则易伤阳……阴凉伤阳生冷也伤阳,春夏养阳护阳更重要。
7、秋冬养阴,贮藏物质
秋冬阴令也,秋时阴收,冬时阴藏。秋冬养阴,贮藏阴精物质是很有必要的。故说“贴
秋膘防秋躁”,“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气之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秋时渐寒,冬时寒盛,人们喜食辛辣好饮酒以御寒。辛辣之品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饮食过躁则伤阴。因此,秋冬之时既要避免燥邪,又要避免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伤阴。
8、三餐均衡,饥饱调匀
早饭要饱﹐午饭要好﹐晚饭要少。从营养角度看,早饭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到了中午阳气正旺,消化功能最强,人们经过一上午的活动,从早餐中得到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应当及时进食。另外,中午还要为下午的工作活动准备需要的热能,因此中餐一定要吃饱。
到了晚上,阳气已虚,消化功能减弱,进食量应该减少。
9、荤素合理,减少疾病
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结果导致了荤素比例的失衡,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很多变化,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大幅度提高。从饮食结构上讲,本应该是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荤素搭配,人类饮食的荤素黄金比例应该为2:6,即2分荤6分素。素食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只有全面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即平衡饮食,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
10、寒热调适,顺应生长
《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阳主热,阴主寒,就是春夏天要顾护体内的阳气,不可太贪凉;秋冬天要养护体内的阴液,不能太温燥。也就是夏不贪凉、冬不恋热;冬不蒙首,春不露背。现在恰恰颠倒了,夏天衣服过于暴露,冷饮瓜果吃得过多,空调开得太低,而冬天足不出户,吃不离火锅,歇不离暖气,结果成了腊月酷热直淌汗,六月寒冷打哆嗦。这样寒热颠倒,夏则伤心,冬则伤肾,精神不济,萎靡不振。
11、春令助生,“夜卧早起”
《黄帝内经》:“春夏养阳,夜卧早起。”春三月,春季春回大地,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养生重在养“生”长之气。尽可能早睡早起,衣着宽松,勤洗头发,舒缓身体,在庭间漫步或在野外踏春,以应春季的初生阳气。初春乍暖还寒,应“春捂秋冻”,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尤应审慎,不可骤减。
12、夏令助长,“夜卧早起”
《黄帝内经》:“春夏养阳,夜卧早起。”夏三月,夏季重在养“长”,自然界昼长夜短,阳气旺盛,烈日炎炎,阳气易损,使人感觉疲劳,甚至高温可使人中暑昏迷。故应加强防暑降温措施,但切勿贪凉。夏日天热多汗,衣衫要薄一些,勤洗勤换。
13、秋令敛收,“早卧早起”
《黄帝内经》:“秋冬养阴,早卧早起。”秋三月,秋应肺气,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转向收藏,人应早睡而顺应阴精的收藏。秋季天气寒热多变多燥,重在养肺,使阳气收敛。“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天气候转凉,穿衣要有所控制,遇凉不要立马添衣,适当秋冻是一种有效
的养生方法。
14、冬主闭藏,“早卧晚起”
《黄帝内经》:“秋冬养阴,早卧晚起。”冬三月,冬三月,天寒地冻,阴气极盛,阳气潜伏,以闭藏为本。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防寒保暖,护阳固精。节制房事,蓄养阴精。《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
15、木梳梳头,养神护脑
古时人早起第一件要事是梳头,结合养生,发需常梳,因为为既可以梳去灰尘头屑,保持头发的干净和发根间空气的流通,还可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脱发和延缓白发滋生。《摄生要录》认为,每天梳发一次,可以疏通血脉,散风温。《五杂俎》说:“每天梳发一千
次,则固发去风,容颜悦泽。由于梳头的神奇作用,故称为“神仙洗头法。”
16、饭后漱口,睡前刷牙
漱口目的是清洁口腔,防止口齿之疾。《千金要方》说:“食毕当漱口数过,令口齿不败,口香。”《老老恒言》说:“食后微渣留齿隙,最为齿累。”“如食甘甜物,更当漱。每见年未及迈,齿即落者,乃甘甜留齿,渐至生虫作慝。”食后漱口,尤其更要甜食后漱口。传统养生认为饭后漱口,睡前刷牙有清洁口腔,保健牙齿的作用。
17、温水洗足,护心护脚
头和足是人体顶天立地的上下两个极端,临睡前用长温水洗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暖足护膝补肾,安稳睡眠。《贵耳集》记载:郭尚贤倡导“梳头浴脚长生事,临睡之时小太平。”从诗中可以看出,梳头浴脚不仅有益长生,确实还是人生临睡之时的一大享受。《养生经》说:“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尤其是对那些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泡脚是一个极好的方法。
18、新陈代谢,定时排便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小便常每间隔2至3小时一次,入睡后则因新陈代谢减慢而减少。大便最好每天一次,养成习惯。定时大小便,能促进新陈代谢。除特殊情况外,平时千万不要强忍
小便和憋大便。《撮生要录》告诫人们“忍尿不便成五淋,膝冷成痹,忍大便成五痔。努小便足膝冷,呼气。努大便,腰疼目涩。”“忍”和“努”的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
19、与日俱兴,道法自然
与日俱兴,起居有常。道法自然,夏长冬藏。《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说“起居有常与日俱兴可增寿,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可增寿。”起居有常,顺应自然是生活规律的诠释。《黄帝内经》认为,“顺应自然”就是顺从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顺四时为养生的第一条,顺四时则生,顺之疴疾不起;逆四时则亡,逆之灾害生。
20、夫妻和谐,家庭幸福
夫妻和谐就家庭幸福,社会则安康。幸福快乐是指一个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幸福快乐有三个境界:第一生存活着,对没有生存能力的,国家要为你提供低保和保障房。第二健康快乐,你有病国家就提供医保,让你最少带病到平均寿命76岁。第三上寿120,人人都希望“上寿120”,皇帝还想“万万岁”。
起居有常:春天人的气血从内脏向四肢调动,到夏天,所有的气血都调动到外面去了,而内
里是空虚的。所以夏天容易闹肚子,原因不完全是细菌和病毒,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外面来了,你里面是最弱的。中医说至虚之处必是致病之所。秋风一起,人的气血开始从外面向里面走。到冬天,人的气血都藏到里面了,而外面不足,就容易外感(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