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
1.材料阅读。
材料一:
彭士禄:一辈子只做两件事
彭士禄是广东籍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年3月22日,他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一个漆黑的夜里,奶妈背着我逃难”,彭士禄回忆,“我3岁时母亲牺牲,4岁时父亲就义。奶妈背着我东逃西藏。”彭士禄14岁便独自出门寻革命队伍,在惠州加入东江抗日游击队;15岁辗转来到延安,于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世纪50年代,彭士禄赴苏联留学。1956年,彭士禄即将毕业,被正在苏联访问的国防部副部长陈赓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陈赓告诉他:“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坚定地回答。自此,他的人生与核动力结缘。
20世纪50年代末,学成回国的他被安排在原子能所工作,主攻核动力。1958年,我国启动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1959年,苏联以技术复杂、中国不具备条件为由,拒绝为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没有图纸资料,没有权威专家指导,大多数人也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自教自学”,这是彭士禄和同事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为了大量获取前沿知识,他带领团队恶补英语,用两年时间攻克了英语阅读关,摸清了国外核电站、核动力装置的基本情况。“每天晚上,彭士禄办公室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一位同事回忆说。
1965年,核潜艇项目正式启动。彭士禄告别妻子儿女,走进深山,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没有电脑,仅有一台手摇计算器,靠拉计算尺、打算盘计算。但仅用6年,1970年8月30日,中国建造的1:1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启动试验,实现了满功率运行。仅约4个月后,1970年12月26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艇上零部件4.6万个,需要的材料1300多种,但没有用一颗外国螺丝钉。中国由此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79年,彭士禄被任命为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1983年,他又被任命为中国首座大型商业核电站建设总指挥。从军工领域转到民用领域,彭士禄为我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关键作用。他还提出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任秦山二期核电站董事长时,他提出股份制,建立董事会制度,是将招投标制度引入核电工程的第一人。
工作中的彭士禄,获得了“彭大胆”“彭拍板”的外号。他常对科研人员说:“做实验,用数据说话,最后,我来签字。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
有人把彭士禄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核电站创建人”,彭士禄坚决不同意。他说:“中国核潜艇研制成功绝不是一两个人的作用所能及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
从踏循父辈足迹追求光明进步,到投身我国核动力事业,彭士禄走在了时代前沿。他似竹石,经千磨万击仍坚劲向上;                   
(选自《羊城晚报》,作者董柳,有删改)
材料二:
      晚年,彭士禄在自述中谈“明白与糊涂”时说:“凡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做一个明白人谈何容易?他要有超前意识,对问题有新思路、新见解……但当一个糊涂人则更难,难得糊涂。凡对私事,诸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1)材料一以      为顺序,依次介绍了彭士禄院士一辈子只做的“两件事”:          
(2)下面对选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生红家庭、从小就投身革命和所接受的教育,对彭士禄一生影响深远。
B.苏联拒绝为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落后的研究条件,衬托了核事业的艰难。
C.坚决不接受他人给自己取的任何外号、称号,体现了彭士禄倔强的性格。
D.彭士禄的回忆、自述和同事的话语,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真实而且生动。
(3)仿照前文,把材料一最后一句补充完整。
结合选文内容,写出彭士禄院士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两点精神品质。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两位小保姆
刘醒龙
小时候住在山里,每当黄昏来临,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就会出神地望着远处山腰上的那棵大樟树。传说黄昏是一天当中灵魂开始出没的时候,月光落地,清风入夜,这些都是它的背景。
女儿尚小的那几年,家里前后请过几位小保姆。之所以做不长,多是因为她们思家心切,但也有两位例外。
早来的那个女孩,初中毕业。朋友特地介绍说,她家离大樟树只有两里路。大樟树是一棵有名的树,那地方原本叫满溪坪。也就二三十年的时间,作为地名的满溪坪就没有人叫了,而换成了大樟树。女孩来之前在山上采茶。一见面我就问她,那棵大樟树还在不在。女孩回答说,在,已被县里列为重点保护的古树了。
女孩一来就明确地表示自己最多做半年。我开始还不太在意,以为是想家的另一种说法,后来才发现女孩是当真的。她之所以愿意出来,是想挣钱给父亲治病。从中介绍的朋友先前就说过,女孩的父亲患了食道癌。所以,女孩拿到第一份工资后就委托我们替她存起来,连一分钱都舍不得花。
女孩来我家正好半年的那天晚上,她突然对我们说,她要去汉口中山大道的某个地方买能治食道癌的药。女孩要买的那种灵芝做成的药,已不止一次在媒体上被披露,其治癌的功效是假的。女孩言之切切的样子让我们不好直接提出忠告,我只好答应说,我先去看看情况,然后再带她去。我费尽心机地将披露相关情况的文章出来,放到她的房间里,希望她看过后能改变主意。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女孩反而更加迫切地反复催问我们,何时让她去汉口买药。从汉口回来后,她一分钟都不肯等待,当即就要去车站。她说:“我要给父亲送药回去。”
送别的路上,我有些恍惚。坦率地说,这半年我们对女孩的表现并不是十分满意。在车站里,她上了车后,回头默默看我的那一眼,突然让我感到心酸极了。
几年后的某一天,在东湖边的一家咖啡馆里,很静的时候,忽然听到邻座的人轻声提及一
个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女孩走后不到一年,这种曾名噪一时的所谓特效药,便从社会信息传播途径中全面消失了。邻座的人说,他父亲生病后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不肯吃药花冤枉钱,也不知为什么,大概是广告做得太诱惑人了,父亲突然同意试试这种药。他花了几万元买回来的药,父亲还没吃完,就走了。其实,他明白那药是假的,可是父亲都病成那个样子了,做儿子的还能做什么呢!他的声音听起来十分深情,但从面容上看,他十分平静,就像长在几里外的大樟树,即使风暴来袭,也吹不动它一片叶子。
乡村的大樟树是一种活生生的哲理。在远处遥望樟树的人,内心比每天都能享受樟树荫蔽的人还要丰富。明白真相后,我们的内心变得格外无助。
之后来家带孩子的第二个女孩,心地十分善良,女儿和妻子十分满意,过年时,我还专门开车送她到离家最近的小路口。说好过完年她就回来,并且我将回程的车票钱都给了她。我远看着女孩穿着妻子送给她的那件红呢绒大衣,在冬日的原野上一路走走停停。我们一直等她到正月底,仍没有任何音讯。难得这个女孩让全家都很满意,她的不辞而别,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打击。我们决定不再小保姆了,家务事请钟点工来做,孩子则由自己来带。这样过了半年之后才听说,那个女孩非常想再来,却没有钱搭车来,因为连同我们给的
返程车票钱,她都给了母亲,一半用作长期卧病不起的父亲的医疗费,一半用作年后弟弟上学时的报名费。我得到消息的时候,女孩已再次来到武汉,跟着同村人一起在离我们家不远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做零工。
几年之后,妻子还时常提起这个女孩,想不通那个工地离我家如此近,她到武汉后,即便不来打个招呼,怎么也不肯来个电话呢?或许,是那张返程车票梗在中间,成了打不通的大岭关山。
其实,真正惭愧的是我们,我们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中过得久了,用以体察周围的智慧锈蚀了。灵魂出现在我们身边,并非总是伴随命运的起承转合。有时候,它宁可成为一张车票,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借灵芝之名的药。
(摘自《读者》2020第8期)
(1)阅读全文,依据提示,梳理作者对第一个小保姆的情感变化过程。
不是十分满意——       ——格外无助——       
(2)文章第段用较多的笔墨写邻座的人的经历有何作用?
(3)联系上下文,揣摩第段中女孩再次来到武汉却不和我们联系时的心理,以第一人称描写。(60字左右)
(4)阅读全文,品味“锈蚀”,理解结尾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记叙文的顺序
3.阅读《那一年吃过的藕》回答问题。
那一年吃过的藕
陈艳平
那一年是1985年。那一年我9岁,正上小学三年级。
那一年父亲还在汉寿县洲口的水电站上班。一直到农历腊月廿八才回家。收收捡捡后,忙碌的一天过去了,夜墨一样黑。乡村的夜晚自带几分深沉。偶尔几声狗吠相互呼应,勃勃生气在夜中弥漫。堂屋老树蔸的火苗调皮地一蹿一蹿,全家人围坐一处,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刻。妹妹在烤糍粑,我和们叽叽喳喳,在火边打闹。父亲和母亲在商量着过年的菜谱。
我忽然想起中午时,隔壁龚家奶奶炖了藕。她的孙女把藕穿在筷子上,想吃的时候随时咬上一口,像握着一串珍宝。我眼馋嘴也馋。
我脱口就说我要吃藕。话一出口,我就为自己的莽撞懊恼。老家虽然在湖区,我们村却没有藕塘,挖藕要到对河的隔壁村。村里的壮劳力大都三五人结伴而行,天未亮便早早过河,再约好返回的时间让船夫来接。何况现在都已经过了挖藕的时节了。很少会有人在除夕的前一天出去挖藕。
父亲和母亲对视了一眼,再也没有说话。那一夜我们破例早早睡了。
第二天还在睡梦中,就被母亲催促着起床。屋前屋后都没有发现父亲的身影,母亲淡淡一句:“挖藕去了。”我安静了下来。那一天几妹都老老实实地跟在母亲身后忙碌,为第二天年夜饭做准备。
冬日光阴短,黑得早。吃晚饭的时候父亲还没有回来。母亲把饭菜放在锅里,把灶膛里的火用灰埋上,给饭菜保温。然后母亲又跑到河边央求船夫“再等一等”。如果没有船直接过河的话,父亲要绕道十几里路才能回家。一等再等,父亲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夜越来越深,河风也开始肆虐。船夫无奈地表示,他不能再等了,因为也要回家过年。
母亲步履踉跄地回来,坐在堂屋的火堆旁,火光忽明忽暗,映照在母亲脸上,忧思的神又添了几分。家里的小黑狗,一有动静就站起来摇尾巴,门一次次被打开,风一次次灌了进来。全家人都在沉默中等待。
终于,门外响起父亲的声音,我们雀跃起来。父亲进门就放下担子,脱下防水服,一屁股歪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父亲显然累坏了,脸上溅满泥巴,身体几乎被冻透,把手放在火上烤一下,火苗都怕那份寒气,斜逸着躲开。等父亲缓过神来后,母亲示意我们去睡,她陪伴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