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伤害分五级,冬病夏治,“内调祛湿”正当时!
冬病夏治,是我国中医药疗法中的特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
很多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气温寒冷,內寒+外寒,两寒夹击。如果在冬天治寒症,就好比是下雨天晾衣服一样,是很困难的。
然而在盛夏之际,骄阳似火,阳气旺盛,体内的寒湿就很容易被赶出来。
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适合冬病夏治的时候。
三伏天,天地间阳气极盛,人体的阳气也达到高峰。此时如果运用中医手段,顺应节令将身体中的寒湿邪气排出体外,可以起到很好的冬病夏治的作用。
寒湿五个等级
人体内的湿气,极易阻遏人体气机运行,损伤阳气,危害人体健康。根据轻重程度不同,可将寒湿分为五个等级。不管是哪一级对我们的健康都会有影响,如果到了第五级,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一级寒湿——在表皮
橘子味的夏天
症状:皮肤骚痒,起湿疹,长痘痘、粉刺、痤疮等。
二级寒湿——在肌肉
症状:浑身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肥胖等。
三级寒湿——在骨骼
症状: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变天时关节痛等。
四级寒湿——在脏腑
症状:以畏寒肢冷、腹痛腹泻、周身浮肿、月经不调、带下淋漓等为主要表现。
五级寒湿——全身受累
中医认为,寒湿内蕴,凝结不通,日久化痰成瘀,成为痰瘀互结之证,这类人易患结节、囊肿、息肉等,为寒湿留聚成痰所致,且容易再长或复发。
防微杜渐,治标又治本
其实,祛湿最关键的就是要防微杜渐,一旦发现自己体内有湿气,就要及时调理。否则,等湿气发展为三级以上,就很危险了。
古语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这句话点明了湿气的特点:黏浊难祛除。就像是面粉里混进了油,想要将它们分离开,很不容易。
这也反映了祛湿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要慢慢的将它从身体里边拔除,没有办法求快。
祛湿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一边祛湿,一边生湿,不光要从饮食上注意,一朝一夕的生活习惯也要格外留心。
饮食调理
宜食
· 食疗:红小豆、炒薏米、莲子、山药、茯苓、芡实、糙米、绿豆等。
· 调味品:葱、姜、蒜、胡椒、花椒、小茴香、肉桂等。
· 蔬菜类:青菜、南瓜、苦瓜、黄瓜、萝卜、山药、冬瓜等。
· 水果类:木瓜、橘子、橙子、西瓜、柚子、甜瓜等。
忌食或少食
· 少饮酒:酒助湿邪,平时少碰为好。
· 甜腻食物:“甜腻化湿”,所以喜欢甜食的人要注意忌口。
· 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脾胃运化,导致水湿内生。
· 生冷食物:生冷及凉性食物,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宜过多食用。
日常生活调理
· 少熬夜,尽量11点前上床休息。
·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淋雨后要及时换上干衣服。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干燥,避免居住环境过于潮湿。
·
保持衣物干爽,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被子褥子要经常晒。
· 洗完澡(头)后要及时擦干水分,避免湿气通过头皮进入体内。
· 夏天不要贪凉睡地板,地上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饮食与日常生活的细节,算是防微杜渐,防止湿气内生和外感湿气。对于体内已经有湿气的小伙伴,就要内调体质,从根本上祛除湿气了。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祛湿的食疗方——孟余堂九香平
此方选用蒲公英、甘草、茯苓、人参、山药、阿胶、玉竹、莲子、陈皮等九味道地药材,又加入了生姜、红枣两味药材,扶正纳气,健脾祛湿。其原方出自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世誉为“食疗鼻祖”的孟诜(shen)所著的医药专著《必效方》,原文如下:
治湿邪驱下,重浊黏滞,或四肢酸凉,面不华,精力不济,食欲不振,口腻不渴,便溏胸闷,好怒烦躁。取蒲公英、甘草、茯苓、人参各四两,山药、阿胶各三两,玉竹、莲子、陈皮各一两。上九味药研为细末,过罗,每次取五钱,加生姜一片,大枣一枚,水煎温服。
孟诜《必效方》清方·九香平
孟余堂甄选道地药材,经古法炮制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制成了“清方”——九香平。
九香平与传统祛湿茶包最大的区别有两点:
一是:冲泡方便。“孟余堂”将古法传承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将九香平制成了携带方便,冲泡简单的固体饮料。每餐饭后冲泡一杯,直接饮用即可。避免了传统茶包反复冲泡,不停喝水的麻烦,也省去了自己熬煮汤药的步骤,让祛湿变得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