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个国家、⼀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平同志指出:“⼈们提出这样⼀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道路,中国⼈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泽东思想,⾛⾃⼰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命搞成功了。”这⼀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战争以后,中国⾛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和解放,他们向西⽅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孙中⼭领导的⾟亥⾰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不通。⼀⽅⾯,封建主义不愿意⾛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帝国主义势⼒不允许中国⾛资本主义道路。⽑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中国的⽬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的经济势⼒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
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个独⽴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的能⼒,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存、发展。因⽽,靠中国资产阶级的⼒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个独⽴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正当中国⼈民为救亡图存⽽感困惑的时候,⼗⽉⾰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从俄国⼗⽉⾰命的胜利中,
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
义⽽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命⾛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民历尽千⾟万苦才到的,是中国社会⽭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命胜利后,中国当时的出路有三条:⼀是限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资本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长期平⾏发展;三是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三条道路中,中国的近代历史已经表明,第⼀条道路⾛不通;第⼆条道路实际上也⾏不通,不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惟有第三条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产关系⼀定要适应⽣产⼒性质这⼀社会发展的规律,⽽且新民主主义⾰命也为中国⼈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确⽴了⼯⼈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了⼯农联盟。在经济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转化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因此,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最深刻的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所以,邓⼩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中国⾰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也没有统⼀。”
⼆、正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有着⽆⽐的优越性
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产⽣的⼀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越性。
第⼀,社会主义的产⽣,彻底改变了⼈民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产阶级
和劳动⼈民成为国家的主⼈,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民、知识分⼦和⼀切爱国⼈⼠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和他们的民主权利。
第⼆,社会主义不是建⽴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产
⼒,从根本上解决了⽣产的社会化与⽣产资料私⼈占有之间的⽭盾,从⽽为⽣产⼒的发展开辟了⼴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式,不断扩⼤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并⽤低价商品摧毁弱⼩国家的民族企业,⽤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的附属,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不等价交换。⽽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更⽣,艰苦奋⽃,实⾏对内改⾰,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本⼟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
当然,由于社会主义⽬前还处于实践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上述认识,还是⼗分传统的,是不全⾯的、肤浅的。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对其优越性必将会有新的更加全⾯、深刻的认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场、观点和⽅法,要想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和信⼼,正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基于以下前提:
1、由于社会主义是⼀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因此,对其优越性的理解我们不可能是“先知先觉”,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对其进⾏全⾯的描述,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体验、去总结。
2、衡量和⽐较哪⼀个社会制度优越,决不能离开具体国家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地从现有的经济发展程度来看,⽽应当主要看它是不是体现了⼈民的根本利益,⽣产关系是否符合社会⽣产⼒发展的要求,⼈民的地位和⽣活是否得到改善。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这些⽅⾯是资本主义制度远远⽆法⽐拟的。虽然⽬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和科技⽔平,⼀般⽐社会主义国家要⾼,这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
各⾃发展的基础和起点不同所造成的,决不是有的⼈所说的是由于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所决定的。
3、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相⽐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还⽐较短暂,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资本主义制度从英国资产阶级⾰命算起,已有⼏百年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第⼀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命算起,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全⾯建⽴才⼏⼗年的历史。所以,相⽐资本主义来说,社会主义的发展⽬前还不完善,还不充分,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应有的优越性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我们不能拿拥有⼏百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来⽐拟和衡量只有⼏⼗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
历史的选择4、马克思指出,“⽆论哪⼀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产⼒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新的更⾼的⽣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新社会制度代替旧社会制度,或者建⽴和完善⼀种社会制度,从来不会是历史的瞬间,它需要经历⼀个漫长的历史发展
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不会是⼀帆风顺的。邓⼩平同志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代⼈、⼗⼏代⼈甚⾄⼏⼗代⼈的努⼒。我们要充分估计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只要基于上述前提,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乃⾄挫折就会有客观、公正地认识,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及其优越性就不会产⽣信仰危机。
三、正视伟⼤成就: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邓⼩平同志指出:“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个烂摊⼦,⼯业⼏乎等于零,粮⾷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分混乱。我们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政统⼀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了⼤规模经济建设。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们说,你们搞什么社会主义!我们说,中国搞资本主义不⾏,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什么道路才能发展⽣产⼒,才能改善⼈民⽣活?这就⼜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的⼈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的⼈⽣活富裕的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实⾏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贫富过⼤的差距。再过⼆⼗年、三⼗年,我国⽣产⼒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这就是⼀代伟⼈向世⼈昭⽰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我们说,衡量⼀种社会制度是否符合⼀个国家、⼀个民族的利益,最根本的是看在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产⼒的发展和⼈民⽣活⽔平的提⾼。
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到“⽂化⼤⾰命”结束,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尽管在⼀段时间,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经历了严重挫折,但所取得的巨⼤成就,是中国以往历史上任何⼀个
时期都⽆法⽐拟的。我们在⼀穷⼆⽩的基础上,独⽴⾃主,⾃⼒更⽣,艰苦创业,建⽴了⽐较完整的⼯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出⼀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觉实践。以邓⼩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发展⽣产⼒,⾼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促进社会全⾯进步的全⾯发展的道路;
是⼀条坚持全⾯改⾰和开放的道路;是⼀条现代化建设分“三步⾛”,历时70年,跨越两个百年、两个千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全⾯振兴中华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创造出举世瞩⽬的伟⼤成就。我国的经济建设成绩卓著,⼈民⽣活⽔平⼤幅度提⾼,科技事业⽇益进步,国防建设更加巩固,⼈⼝素质全⾯提⾼,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发展,外交事业谱写新的华章,“⼀国两制”伟⼤构想已成功实现。全国⼈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振奋、⽣活幸福。⼗多亿⼈⼝的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且⼈民⽣活总体上达到了⼩康⽔平,千百年来⼈们⾐⾷住⾏⽆忧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伟⼤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个新的⾥程碑。这⼀切靠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巩固和发展。
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民进⾏长期探索的结晶,凝聚了⼏代共产党⼈对现代化理想的追求。这条道路,已经初步振兴了当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全⾯振兴,只能由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实现。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