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原因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特别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历史试题中最频繁出现的就是要求回答历史事件的各类原因,有的要求回答根本原因,有的要求回答主要原因,有的要求回答具体原因,有的要求回答客观原因,有的要求回答主观原因,有的要求回答内因,有的要求回答外因等等。要全面准确的回答好各类原因,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掌握各类原因的准确含义及其答题的技巧,另一方面要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分析问题。下面我就这问题作简单的分析。
1几种原因的含义及其解题技巧
在不同的原因中,最常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就是分析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重要原因。弄清这两种原因的含义及其解析要点对原因类历史问题的解答是很关键的。1.1根本原因: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结果的各种原因中起关键作用的、决定作用的原因,是导致事物发生的最本质的因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反映的是客观历史规律的要求,在语言上往往采用比较抽象的表达方式,例如通常所说的“历史根据”、“社会根源”、“经济根源”、“必然性”、“最主要”、“最重要”、“内因”等。
解答根本原因可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引起历史事物变化的重大方面去理解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等,其具体的分析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1.1.1从政权性质、社会性质、阶级性质方面进行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由此可见,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其政权的社会性质或者是该政权所属的社会性质而决定的。
例一:为什么明朝后期存在着土地兼并、宦官专权、农民负担沉重等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试分析产生这些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
A封建专制统治衰落时期地主阶级剥削的加剧
B外来侵略带来的危害
C统治阶级争权夺势斗争的结果
D农民反抗斗争激烈的结果
解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从明朝时期的社会性质和时代背景来回答,一方面明朝是封建社会,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决定了他们必然强占、兼并农民土地并残酷剥削农民。另一方面,明朝时我国的封建社会已经衰落,封建制度更加的腐朽。同时,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活跃也刺激了地主阶级的贪欲。因此正确答案为:A
例二:南京临时政府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南京临时政府害怕与帝国主义决裂
B帝国主义的胁迫
C不平等条约的危害不大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其不可能同帝国主义决裂
解析:此题是典型的从政权性质和阶级本性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的题型,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府,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决裂,因此临时政府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正确答案为:D
例三: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A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残酷剥削,使农民无力购买产品
B地主阶级抵制资本主义经济
C过重的苛捐杂税阻碍了商品生产和流通
D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可以从社会性质的角度进行分析,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A、B、C、D四项都是原因,但D项包含了A、B、C项,A、B、C项都源于D项,因而得出正确答案:D
例四: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
A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充分B中国的社会性质
C西方列强的挟制D封建势力的压迫
解析:社会性质、社会环境决定阶级特性,由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和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又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因此,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双重性的阶级,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性,但又缺乏彻底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勇气而带有软弱性。因此答案为:B
1.1.2从客观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此方法主要针对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方面调整的原因。主要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中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例一:西汉初期,统治者调整统治措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战争的推动B社会经济的贫困
C欲图长治久安D皇帝的英明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客观物质决定主观意识。当时经济经过长期的战争,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经济贫困,西汉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因此正确答案是B.
例二:造成西汉初年“王国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分封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B休养生息使诸侯国的经济实力增强
C封建经济自身的分散性
D中央放松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解析:经济决定政治,经济上的分散导致政治上的分裂所以正确答案为C。A项是对分封制的评价不是原因,D、B项都是诸侯国出现以后的状况不能成为原因。
例三: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苏俄社会主义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经济封锁所致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失所致
D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所致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时苏联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与当时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战时共产主义已无法实行,故正确答案:D
例四: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乘胜追击临时政府军队
B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
C没有发动广大人民众
D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还没有达到在欧洲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程度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还相对弱小。因此,正确答案:D
例五:《汉书.食货志》载:“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负担重,生产积极性下降
B春秋后期诸侯争霸,土地疆界遭到破坏
C封建土地私有制盛行,西周井田制瓦解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发展
解析:解古代史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要具备的前提是读懂材料,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末期,王室衰微,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瓦解的现象。根据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故正确答案为:D
1.1.3从主观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此方法主要针对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方面,主要运用“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性”这一原理,此时的客观原因仅仅是重要原因了。
例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B拜上帝教不符合中国国情
C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解析: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无法完成新的历史时期反封建反侵略的历史任务,故正确答案:A
例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王明的“左倾”错误思想
B国民党军力过于强大
C红军装备落后,作战方法过于落后
D没有人民众的支持
解析:主观意识的作用答案:A
注: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中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区分点在于:事件前(事件兴起之因客观原因(与目的有关,事件后(事件结果之因主观原因(与教训有关。例: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事件前是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不可调和。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事件后是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
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
1.2主要原因:有时也叫重要原因指事物发生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或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在命题中,有“主要”、“重要”、“主要依据”、“主要因为”等提示语。
例一: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徘徊”的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事”的方针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职务还没有完全得到恢复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阐释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这句话是针对什么而发的?要破除那些东西。B、C两项与“徘徊状态”有关,但只是“徘徊状态”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原因。正确选项应该为A项
例二: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最重要的原因是:(
历史的选择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B美国是头号的经济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