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札记作者:黄玉峰  时间:2009-12-14 15:57:28  来源:haikebuhei 转发  人气:293
  本以为这篇文章很容易教,只要扣住“朴素”二字便可大功告成。然而当我仔细阅读课文时,却发现其中有很多疑点没有解决,有很多东西远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于是便反复阅读、理解字里行间茨威格要表达的情绪,再由此拓展去查阅有关托尔斯泰和茨威格的资料,这才渐渐解开了某些词语背后的谜。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这次旅行是怎么去的?谁邀请?邀请者出于什么目的? 
  原来,1928年是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苏联政府通过高尔基邀请茨威格等,目的是要让这些学者、作家、记者向世界介绍新生的苏维埃。在这之前,萧伯纳、威尔斯、纪德等人都已去过,他们对新生苏维埃的印象截然不同,有的觉得“热情满怀”,有的感到“失望沮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茨威格早就想去看看,这是一次好机会,于是,他欣然接受邀请,到苏联进行了14天的旅行。 
  然而,他看到了什么呢?14天里,“他有时赞赏,有时厌倦,有时欢欣,有时生气,始终是一股介于冷与热之间的交流电”。他看到了人民被激发起来的神秘热情和无法遏止的冲动,但又看到了混乱、无序和狂躁;他更看到了很多虚假的东西:“还不怎么识字的马车夫手里拿着书,那仅仅是因为那是书。”“12岁的小姑娘的课桌上放着黑格尔的著作”,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是把虚假的东西装给别人看。这是在欺骗他们,并非要人们了解真正的苏维埃。他又看到他们的忙忙碌碌而毫无效率,看到官吏们忙于批条子、签文件,该办
的事杂乱无章。 
  然而,茨威格不急于直接发表意见,他还要看一看,想一想。但是,他把俄国的躁动、夸饰与托翁墓地的宁静和质朴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感受。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为什么劈空而来的第一句,就带着这样强烈的感情?“再没有比”是与谁比?他所见到的“景物”是什么? 
  冬宫不宏伟吗?克里姆林宫不宏伟吗?红场上的列宁墓不宏伟吗?他是不是与这些“景物”相比?看来,他这样说确实是有所指的。 
  “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将被”,那就是说,现在还未被人“敬畏”“朝拜”。“敬畏”,为什么要“畏”?“远离尘嚣”,“尘嚣”指哪里?“孤零零”,为什么不用“静悄悄”?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推敲吗?托尔斯泰反对宗教的狂躁,
被东正教开除教籍;反对沙皇暴政,他的学生被捕;反对暴力,宣扬人类之爱,被革命者讥讽;他要把财产分给穷人,遭到家人抵制。托尔斯泰是孤独的,只能“孤零零”地躺着,然而这正是他所希望的。 
  童年的故事是那么美好、温馨。古老的传说有着大智慧:“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什么是幸福?金钱、地位、追名逐利不是幸福,幸福是朴素,是平凡,是和谐,是平平常常的生活,是回归自然! 
  到了晚年,在“饱经忧患”以后,他突然获得新的、更美好的启示。这新的、美好的启示是什么?那就是回归平凡,回归自然。死是生的继续,生前占有太多,无法摆脱,死后也要摆脱。伟人爱因斯坦有同样的感受,他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强烈地向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只有与大众一样地平等、平凡,相互尊重,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 
  读到此句,我为托翁松了口气。--托翁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是文中第二次出现坟墓的意象。三个“没有”,要细细体会。在这个问题上,连莎士比亚也未能免俗,他为自己写了墓志铭: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祝福;迁我尸骨者,将受亡灵诅咒!实在是够狠的。 
  然而,托尔斯泰什么都不要,连名字都没有。人来到世上本来无名,要它干甚。让一切归于“无”,归于自然! 
  “开满鲜花”是整篇文章素雅背景下的一个亮。开满鲜花,何等美好。她令我想起了弘一法师临死前对自己的评价:“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又想起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些诗人都有着对朴素、对人类之爱的共同追求。真正的诗人都有一颗大爱之心。 
  “逼人的朴素”,朴素而逼人,可见其力量。 
  素--本,就是自然;朴--没有任何修饰。 
  《诗经》有句:“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老子提倡“抱朴守素”,托翁是中国文化的崇拜者,更是老子的爱好者,曾翻译了老子的《道德经》,自然能领悟其中奥秘。禁锢:唤起你内心的良知,逼着你不这样做。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一个。” 
  多么朴素,多么和谐,又是多
么美丽!世上还有比这更美丽的坟墓吗? 
  大理石有清风美吗?奢华的装饰有和暖的阳光美吗?高大的建筑有白雪美吗? 
马车夫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纪念。 
  它的美丽、崇高,唤醒了人内心的道德律。康德说,最让我神往的,是夜空的星斗和人们内心的道德律。此时此刻,人们怎么可能去摘花,怎么可能去破坏他的宁静呢! 
  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每个人内心都有对幸福和爱和渴望,对自由、民主、平等的渴望,每个人内心都深藏着一种“人,生而平等”的信念。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是那么渺小,那么平凡。人从自然中来,就要回归自然,灿烂之极,归于平淡,这个真理是朴素的。 
  回归平凡,回归大众,回归自然的声音,萦绕在托尔斯泰的墓地,回荡在前来朝拜的每个人的内心中,没有人能不为之震撼! 
  没有人能不在托尔斯泰的墓前拷问自己的灵魂:我为这个世界做了些什么?我应该如何对待人生?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茨威格在托翁墓前深深地震撼!为和平,为人类之爱,呼喊、奔走、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积极反战;流亡国外,到处救助,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在巴西双双自杀身亡,他的遗嘱中,最后写道: 
  我向所有的友人致意!愿他们度过了漫长黑夜之后,能见到朝霞!而我,一个格外焦急的人先他们而去了。 
  那么,我们呢? 
  文章的核心是爱。托尔斯泰的爱超越了自我,超越了国度,超越了宗教。看来,最后一定要归结到这一点。 
  对文本有深入理解后,决定采用串讲式。一面读一面讲。一面讲文本,一面结合内心的感受,联系我的经历,把自己放进去,把我们的时代放进去。 
  课是上完了,总觉得还有许多遗憾,一个就是太满了,想把自己想到的都告诉学生,反而使学生少了思考的空间。自己平时爱作画写字,字画最讲究留白,而我上课时恰恰忘了这一点。看来,还是教艺不高超,以后再教时,要舍得扔! 
  最后,我觉得,我的这堂课是为了让语文教学归真返朴。正如《诗经》中所说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附录: 
  教 学 简 案 
  一、教学目标 
  1.走近托尔斯泰,走近茨威格,了解托翁伟大的人格及其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即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大爱。了解本文告诉我们的是对民主、自由、平等、平凡的追求,对回归自然的追求,以及对俄国新政权的怀疑和不满。 
  2. 理解文章写法:“无法中
有法”“行于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3. 体会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 
  二、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两个人物:托尔斯泰和茨威格。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身于名门望族,一生始终不渝地致力于探索公正、合理的理想社会制
度,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连他的死也是一生探索的继续。他是人类的道德领袖,人道主义的守护神。 
  高尔基称他为“人类中的人”,茨威格称他是“真正的人的模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思想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他在小说、人物传记、短论和诗歌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他是托尔斯泰的精神继承人。 
  导入 
  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深深地陷入了两个巨大的精神痛苦中。一是由于与革命者之间的矛盾,一是由于与妻子、家人的矛盾。他同情穷苦人,也同情革命者,但反对使用暴力,宣扬人类之爱。他把财产分给穷苦人,却遭到家人反对。他的妻子索菲亚与他结婚48年,几乎为他一个字一个字誊抄了全部著作,但后来也不能理解他。他想离家出走,怕丢弃了自己的责任,伤害了妻子、家人,使他们痛苦。这个矛盾整整折磨了他30年。 
  1890年,托翁开始写自传体剧本《光在黑暗中发亮》。他写了整整20年,直到去世都没完成!因为他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不知道路在何方! 
  茨威格不愧是托翁的精神继承人,在托尔斯泰死后,他以托尔斯泰最后的出走为蓝本,为这个剧本写
了最后一章,名曰:“逃向苍天”。 
  朗读剧本的片断。 
  ▲在托尔斯泰出走前一天晚上,一激进的大学生闯进了他的书房,要托翁站在他们一边。下面是一段对话: 
  大学生甲:列夫托尔斯泰,如果你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要通过爱就能改善,那么你错了。我告诉你,这个世界将遭到血洗,不仅那些老爷们要被打死,碎尸万段,连他们的后代也不能幸免,以免让他们的后代将来再给这个世界造孽。 
  托尔斯泰:即使是罪人,也还是我们的兄弟。 
  大学生乙:即便他是我的兄弟和我母亲生的孩子,只要他给人类带来苦难,我也会把他像一条疯狗似的打倒在地。 
  托尔斯泰:年轻人,通过暴力,不可能建立一个符合道德的制度,因为任何一种暴力不可避免地会再产生暴力。一旦你们掌握了武器,你们也会很快建立新的专制主义。你们不是破坏专制,而是使它永存下去。 
  大学生丙:你这是麻痹人民的药酒。 
  托尔斯泰:我对你们再说一遍,只要你们不承认对所有
的人都应怀着兄弟般的仁爱,那么我就拒绝同你们站在一起! 
  这是托翁第一个矛盾:与革命者的矛盾。他与家人也发生冲突,请看他与家人的对话: 
  托尔斯泰(对秘书说):我的妻子和儿子是不会尊重我这最后的意愿的,他们会把我的著作拿去做肮脏交易、谋取厚利。明天,我就要写遗嘱,我要写得清楚明白,不让发生歧义,而且它要有约束力,我要在遗嘱中把我的全部著作的收入以及从稿费存款中得到的利息--这些肮脏的钱,统统捐献给大家,捐献给全人类。 
  索非亚,直到今天我也不明白,你的这种信仰有什么意义。你自己擦炉子,自己挑水,自己补破靴子……不,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这种清清白白的生活,勤劳、节俭、安静、朴素的生活,突然之间变成对别人的罪孽呢?不,我不能明白! 
  这就是托翁的两个矛盾,两个无法挣脱的痛苦,两个矛盾、两个痛苦又互相联系。 
  继续导入 
  1910年10月28日,在夜的隐蔽下,一辆马车载着一位83岁的老人,逃出庄园,前面是茫茫苍天。十天后,托尔斯泰死在一个小火车站,像一个真正的流浪汉! 
  茨威格是理解托翁的,他是托翁的知音。 
  茨威格早就想去看一看托翁的故乡,去亲眼目睹用托尔斯泰所反对的暴力建立起来的新的苏维埃政权到底怎么样,早就想看一看托尔斯泰的坟墓。今天机会终于来到了,他终于来到了托尔斯泰的坟墓前。 
  那么,此时此刻,这位同样伟大的人物在想些什么?他又说了些什么?哪些话是他想说而又没说的?他要告诉我们的到底是什么? 
  ▲打出篇名“世间最美的坟墓” 
  思考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含义,用两个字概括自己的感受,并思考为什么有这种感受? 
  读全文 读完后,稍停片刻。 
  问:听了茨威格的文章,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根据不同回答应对) 
  问:对文章中的词句还有什么不理解的?(目的是让学生思考,以便在串讲中加强针对性) 
  串讲课文(略) 
  问:本文顺序? 
  本文没有顺序。怎么想就怎么写,“行于当行,止于不能不止”,随感情的起伏行文。这是一曲颂歌,是一首赞美诗。不能看作游踪。比如第一句劈空而来,最后一句戛然而止;再比如一再出现“小小的土丘”。不能用任何顺序去规范它,这才是大师!如果一定要编什么行文的轨迹,可以用下图指示: 
  感受--墓地--由来 
  照办--墓地--平民 
  保护--墓地--震撼 
  对比手法 
  1.外界的尘嚣与此地的偏僻比。(只有风儿低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