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起源与发展
一、 服装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服饰起源的原因,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有三说:御寒防暑说,羞耻说,服饰和美观说。这在中外古代文献中和考古发掘中有文字记载和出土实物作证明。
中国古代典籍《礼记•礼运篇》记载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未有见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这一说法就是御寒防暑说。这里所说的“昔者”,即人类服饰起源的时间,当在人类脱离了动物境界的猿人时期,距今约五、六十万年。这一时期,人类从事渔猎,采集等工作,冬天将猎获的兽皮来遮盖保护身体以御寒保暖,夏天则裸体或以树叶、兽皮遮掩阳光免受炎热。这可以说是人类最原始的服饰雏形了。
至于西方的古文献记载,则有基督教的《圣经》。《圣经•旧约•创世纪》中有一则故事,说是上帝耶和华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用泥土造了亚当和夏娃两个人,亚当是男性,夏娃是女性,他们结成夫妻。两人在蛇的引诱下,偷吃了伊甸园中生命树上的果子,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体,为了遮盖,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造了裙子。耶和华神无奈之
下,用皮子做衣服给他们穿。这一传说在西方很流行,这就是服饰起源的羞耻论。在该论,这已是人类有婚向对偶婚发展的过程中,才具备的羞耻心理,这也是人类伦理意识的最初觉醒。在服饰起源的时间上,要晚于御寒防暑说。
有意思的是,东西方古老的服饰起源说,都先说到裙子,也就是裹腰的兽皮或树叶,这说明人类下装的出现早于上装。至于有裙子发展到裤子,那是以后游牧民族为便于骑马射猎而发明的。
事实上,中国古代文献中早已是把御寒防暑说于遮羞说结合在一起来讲人类服饰起源的,这在古代名称上就看的很清楚。现在农村人还讲服装为“衣裳”,我们不要笑话人家土气,“衣裳”一词还是古汉语呢~古人说:“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赏,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刘熙《释名•释衣服》)
最近,“五一”黄金周期间,中央电视台10频道科学教育栏目有一档节目叫“祖先爱美”,其中有一辑叫“我们的祖先穿什么,”就形象的解说了人类的祖先由裹兽皮、编草裙到发明骨针,用骨针缝制上衣下裳的过程。节目里说到,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就发现了骨针,这说明我国在一、二万年以前,就可以使用骨针来缝制衣服了。更晚一点,人类发明了石头
陶制的纺轮,磨制骨针技术进一步提高,人类开始用植物纤维和蚕丝来纺成线和织成布帛,使衣服的原料上进了一步,也就使服饰更加完备和丰富多彩了。节目中还说到,我国甘肃出土的七千年前辛店时期的彩陶陶绘中,就有了上衣下裳或衣裳相连的形制;上衣的形制也更为完善,已经有了衣领和衣袖。由于领子和袖子对衣服的提携与统领作用,于是人们
马车夫把体中的具有权威性的带头人称作“领袖”。可见服饰的形制对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辛店服饰已很合体,显示出了舞蹈者的优雅舞姿,服饰对人体美化,已经一目了然。 关于服饰的起源,我们可以小结为三点认识:
1. 人类服饰的发生与起源有着久远的历史,并且与人类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里的发展紧密相联。
2. 人类服饰从产生之日起,就兼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 3. 人类服饰的原始形制,即上衣下裳或衣裳相连的形制,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大多数民族至今沿袭的服饰的基本形制。今日的服装设计不管怎么变化创新,不管怎么时髦流行,总不能跳出这样上衣下裳或衣裳相连的基本形制,这是由人体本身的自然形态所决定了的。我们搞服装设计千万不要在服饰基本形制上做反科学的盲目突破。
关于服饰的发展,其发展原因无非是两方面:一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二是人类社会的不断丰富。
一方面,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为服饰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服饰用料和缝纫技术上进一步精益求精;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尤其是精神生活的发展,为服饰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内涵,诸如国家的产生,阶级分化的出现,贫富差距的拉开等等,使人们的服饰能体现出上下尊卑的等级区分,并逐步形成了一种服饰制度或约定俗成的习惯;与此同时,宗教观念、政治信仰、民族习性、时代风气,又赋予服饰以更多的文化意
义。
人类服饰的发展,最重要的内容是服饰制度的形成。由这种制度的形成,穿衣问题就再也不是个人的私事,而变成了政治大事。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社会中人如果违反了当时的服制,是要受到法律的追究的,弄不好,有身家性命之忧。
一部“二十四史“,这是中国古代的所谓正史,差不多每一个封建王朝都有自己的《舆服志》,“舆”是指车马制度;“服”就是指的服饰制度。其中按照等级、职务、身份、尊卑的区分,
对服装的质地,颜、款式、图案等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因此可以说,服制的产生,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者为建立其统治权威而确立的制度。
历朝历代服制的不同,构成了一部中国服饰史,这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这里无法一一介绍,这就单讲“布衣”这一个词吧。什么是“布衣”,这是指古代的平民百姓。历朝历代的服制虽然有所不同,但对老百姓的衣着的规定却都相同,就是只许老百姓穿“布衣”,这个“布”最初是指麻布,不是棉布,棉花的种植在中国要到宋代才开始普及。这个“布衣”,是在服装的质地用料上作的规定。“布衣”又可以称“白衣”,因为布衣的“布”不许染,这又是在服装的颜上所作的硬性规定。你们看旧小说,旧戏剧,连那些没有考中共鸣的读书人,也自称“一介布衣”,别人则称呼他为“白衣秀士”。这都是在服饰制度下产生的名词。
从历史上看,一旦改朝换代,服制也随之改变,特别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国,还用政治暴力来强制推行服饰的改革。最突出的例子是满清统治者入关以后,即强行推广清代的服制,首先是对汉人强行剃发。按照满人的习俗,男子理发只剃去头顶四周的头发,中间的头发留长,并从后脑起分成三绺编成一根大辫子,拖在背后。汉族则不然,崇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儒家信条,除非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否则不得剃发。清朝统治者以武力推行
“剃发令”,以至酿成“留发不留头”的人间惨剧。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后来因为反对者实在太多,清朝统治者才接受明朝遗臣金之俊(一说是汉奸洪承涛)的“十不从”建议,才缓解了这一矛盾。“十不从”的内容是“男从女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仕官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赋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相对于汉族统治时期官员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服装,清代官员则是“雀儿顶,马蹄袖”,这是为了便于骑射。反清的人民于是就从服饰这一角度,嘲骂清朝统治者是“雀儿顶,马蹄袖,衣冠禽兽~”这是在服饰问题上所表达出来的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
说到汉族官员的宽袍大袖,我们再说一个成语“两袖清风”。这是形容官员的廉洁的,过去汉官的袍子上是没有口袋的,袖子的宽大就有代替口袋的作用,官场上金钱的贿赂就袖笼来袖笼里去。两只袖子里不藏金钱而装满清风,正表明做官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