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样式是文本的自然属性
作者:潘文彬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07
        作者简介
        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国家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委。在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100余篇,出版《走在语文路上》《潘文彬讲语文》《守护儿童的天性——潘文彬讲作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潘文彬教学主张与实践智慧》等专著。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能够关注文本的体裁特征,上出较精彩的语文课。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忽视了文本的体裁特征,出现了不少问题。难怪有人会说,现在的阅读教学出现了三个一个样: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阅读教学一个样,低、中、高学段的阅读教学一个样,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一个样。其实,文本的体裁样式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重点,也就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开掘阅读教学资源,彰显文体特点。
        一、诗歌及其教学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诗歌教学要教出诗歌的味道就得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复现或还原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从而获取诗歌的意蕴,体味诗歌的情感。
        对于诗歌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有明确要求。从有关表述中不难看出,课标对于诗歌教学特别关注诵读和想象两点。先谈第一点诵读。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策略。这是由诗歌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因为诗歌语言凝练含蓄,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诗歌教学唯有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充分感受作品的韵律之美,增强语感,促进思维。其二有很多诗歌的意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教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精湛,而是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诵读,每一次诵读都有明确的目标,在诵读中明晓诗意,在诵读中复现画面,在诵读中体悟感情。再谈第二点想象。诗歌教学需要想象的介入,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境,还原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这样,诗歌的
文字才会活起来,学生的眼前才会浮现意境,诗歌中的情感才会流溢出来,学生的心灵才会与诗人的心灵相通相融。如教学《水乡歌》的时候,引导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江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学生从”“”“一个连一个”“处处”“片片”“”“一箩又一箩等词语中,感受到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更从荡清波字读出碧波荡漾的无尽余韵,从飘满湖面飘满河字读出船只往返的轻盈愉悦。如此,在诵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品味,自然会把学生带入到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中,体悟到诗歌的韵律之美和语言之美。
        二、说明性文章及其教学
        说明性文章,顾名思义,就是说明事物情况或道理的文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说明性文章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以介绍事物或景物特征为主的写景状物的文章,如《雅鲁藏布大峡谷》《变龙》;一类是以介绍科普知识为主的科学小品文,如《恐龙》《黄河象》;还有一类是以说明学习、生活、做人为主的简单议论文,如《说勤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关于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由此可见,说明性文章的教学最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要体现语文自身的特点,应该充满着语文味,切不能上成常识课。对于此类课文教师要关注文本的语言,捕捉特殊的词句和语言形式,以充分挖掘文本的语文元素。这就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关注几个方面。第一,说明的顺序。文本的表达顺序是作者叙述思路的表征,是作者独具匠心的体现,这同样需要读者去认真发现,并形成读者、作者间的认知共鸣。如《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按游览先后顺序运思成文,说明双龙洞的秀丽神奇;《三亚落日》作者按日落过程的时间顺序布局谋篇,说明海南三亚夕阳西下时的景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体会事物的特点和知识的理趣。第二,说明的要点。任何一篇说明性文章都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作者总是从几个方面抓住几个要点来加以说明。如《石头书》这篇课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有关岩石的知识,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第三,说明的方法。说明事物有多种方法。教学说明性文章,除了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介绍那种事物特征、本质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如《神奇的克隆》的作者在具体介绍克隆的时候就采用了多样说明方法:一是把深奥的话通俗地说——“《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孙悟空可以快速克隆自己。二是把深奥的话对
比着说——“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如果不经过两性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三是把深奥的话举例子说——“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这些形式多样的说明方法,把神奇的克隆说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用这些方法来说明什么,使用这些说明方法好在哪里等。第四,词句的运用。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确切、简洁、通俗,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句与句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来。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存的,这仍然是一个谜。这种带有推测性质的问题,作者锤词炼句,非常考究,运用了推测”“可能”“只要…………”“如果等词语,保持着一种缜密、严谨的科学态度。该文中还有家常便饭”“集体大逃亡等形象鲜活的词语,这些词句准确、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火星上关于的来源和消失的推测,运用精准妥帖,使得原本深奥难懂的科学语言变得通俗化、趣味化了。教师就是要紧扣这些语言,引导学生品味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匠心。
        三、叙事性作品及其教学
        叙事性作品是一种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寓言、小说、散文、故事等都属于叙事性作品。阅读叙事性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对各个学段叙事性作品的教学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石头书        叙事性作品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场景、人物和细节,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经历以下的阅读过程。第一,观其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观文入情”“瞻言见貌的观点。这里的”“表示的是在文本读解的初始阶段读者对文本进行审美感知的心理活动。读者只有首先接触文本的语言文字,感知文本的外观形式和形象,才能由观文入情,因瞻言见貌,从而最终把握文本外观形式所蕴含的内在情趣和韵致。这里化用先贤的观点,姑且把阅读叙事性作品的第一个过程称之为观其貌。所谓观其貌就是让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凭借自己的心智和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直接的审美感知。由于叙事性作品是以语言为媒介来塑造形象的,因此在感知文本的时候,还得依靠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的心理功能,将文本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内心的视觉形象,从而对文本进行间接的审美感知。第二,寻其味。任何一篇叙事性作品
在语言文字的背后都会蕴藏着深远悠长的情趣和无限深邃的意蕴。因此,在阅读时绝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表层徜徉,而要把审美的触角进一步向文本的深处延伸。学生需要调动和发挥自己那稳定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咀嚼玩味,反复吟咏文本的语言,以求得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把握。第三,悟其道。所谓悟其道就是在揣摩体会文本的过程中,心灵与文本所传达的内在生命结构之间产生的深层次契合,从而进入一种豁然开朗、心领神会、赏心怡情的境界。它是一种瞬间的顿悟,在这一瞬间学生不仅体味、捕捉到了文本微妙至深的情趣和意蕴,而且实现了对文本最高灵境,即对的把握。
        观其貌、寻其味、悟其道这三个阶段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寻文本真谛的过程,是由文本外部向文本内部,由浅层感知向深层领悟逐步深入的递进过程。(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msdh@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