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达摩洞导游词
达摩洞位于河南省 登封县 少林寺西北约2公里五乳峰下的阜丘上.建筑物仅存一座大殿,两间小亭和一所重修的千佛阁。大殿建于宋 宣和七年(1125年),深广各三间,是河南现存最古的木结构建筑。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少林寺达摩洞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少林寺达摩洞导游词1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山是举世闻名的中华五岳(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山西的恒山,湖南的衡山)之一,被称为中岳。嵩山风景区有36座山峰,绵延60公里,主要由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大山组成,最高的山峰海拔1494米。
嵩山风景区人文景观众多,计有十寺,五庙,五宫,二观,四庵,四洞,三坛及宝塔270余座,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闻名于世的少林寺便深藏于嵩山的怀抱。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珍稀的地质遗迹相互辉映,构成了嵩山地质公园立体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迷人景观。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含构造)
的组成部分,主要的地质风景包括独特的风化腐蚀后的结构以及石灰岩喀斯特的景观。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
嵩山主峰地区的玉寨山、峻极峰、瓦指岭、尖山等,多为石英岩组成,加之构造运动所致,使诸峰向土拔地而起,立壁千仞,险峻清秀,奇峰异谷遍布全区,形成独特的地形和地貌。石头书
公园区内居住有汉、回、普米、白、彝、苗、维吾尔、蒙古八个民族,形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各少数民族节庆之日,地方政府与汉族同胞与之共同庆贺,充分展示其民习,民俗,民风等民族文化,享受少数民族的习俗乐趣。
风景区内还有许多名胜景点和历史文物。在享誉中外的少林寺里,少林和尚苦练气功和少林功夫(武术)除少林寺外,这里还有不少其他寺庙,如中岳庙,别称“小宫殿”;法王寺和慧山寺,两座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寺庙;以及两座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天文台(观星台)等等。
嵩山还有大量的碑文石刻,共计2000余处,由著名书法家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和米芾等等。
举世闻名的少林寺坐落在距河南省会郑州西南100公里处的嵩山西麓,它不仅仅是中国的个重要佛教圣地,也是古代中国功夫的训练中心。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是北魏孝文帝元洪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建造的。公元537年,又有娜位名叫菩提达摩的印度僧人来到这里,据说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又创建了套简单的徒手格斗规则称作“形异拳”他曾在少林车后五乳峰上的石洞里终日面壁达九年之久。
这就是少林功夫的最早由来。7世纪初,一支山13个少林和尚组成的小部队因打败了当时隋朝的整支军队并从狱中救出了后来的唐朝皇帝李世民而名声大振。李即位后,对少林一寺大加封赏,赐田地千顷,水碾一具,参战僧人也各有封赏。少林寺从此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也成为全国的功夫大师训练中心,在鼎盛时期,这里曾驻扎着3000多僧兵。
由于少林寺一直是反叛人士或行为的活动中心,它曾三次遭到大火的焚烧,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38年,一场大火烧了40多天,烧毁了寺庙中几乎全部的经典文献和记载文字。
如今的少林寺内亭阁殿堂林立,占地约4047公顷。最有意思的历史文物为东厅里的壁画,描绘着一组组苦练功夫的和尚。
来到少林寺的山门前,你看到山门门额上悬挂着少林寺匾额,这是清朝康熙帝御笔亲书的。
此外,少林寺以西山脚下的“塔林”是唐朝以来少林寺历代主持僧的葬地,约250余座,是我国最人的塔林。
少林寺达摩洞导游词2
想必大家都看过《少林寺》这部影片吧?片中少林弟子精湛的武艺及少林寺庙古朴的风味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从这部影片一炮打红,少林寺名声大振,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我们河南以武为媒,大力发展旅游,每两年还举办一次“少林国际武术节”,不仅吸引海外众多武术团体前来参加,还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少林寺位于登封市西北约13公里处的嵩山西麓,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传播佛教而建此寺,因为它坐落在少室山的密林从中,所以得名“少林寺”。32年之后(527年),另一位印度高僧达摩到少林寺,他信奉大乘佛教,主张普渡众生,他在少林寺广集信徒,
首传禅宗,后来,禅宗播及全国,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的祖庭。隋末唐初,少林寺因13棍僧救助唐王李世民有功,收到朝廷推崇,少林武术从此名扬天下,寺院也发展很快,号称“天下第一名刹”,这些就是少林寺出名的原因,如果用两个自来概括,就是“禅”和“武”。
禅宗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派别,他是融合了中国本土的宗教和儒家思想而形成的,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禅”就是平常心,情不附物,排除一切杂念,不执着的意思。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道理,赵州禅师一生去游天下,传播禅法,他自己说:“小孩子如果能胜过我,我便拜他为师,老人如果不如我,我便教诲他。”一天,一批僧人前来礼拜,赵州问其中一位“你到这儿来过吗?”“来过”。赵州说:“吃茶去。”又问第二位,回答说:“我还没来过。”赵州也说:“吃茶去。”院主就不明白了,问师父,来过的没来过的,你为什么都叫他们吃茶去?赵州禅师仍说:“吃茶去!”这就是说,禅在日常生活之中,禅不是学来的,是悟出来的,挑水砍柴,吃饭喝茶,无不有禅机。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心,淡泊宁静的情怀,才是人生的真谛,这时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好,刚才我们所讲的是禅的意思,那么禅宗的.修行方法是什么呢?对,是静坐修心,就是面壁静坐来排除杂念,传说禅宗初祖达摩经面壁9年,以至他的影子深印在对面一块石壁上。可是一个人坐的久了自然会很疲乏,精神不振,于是达摩就创造了一套体操,教给徒弟们锻炼身体,当时少林寺地处深山老林,野兽出没,所以又加进了一些
实战招术来防身,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又融进了中国各大武术门派的精华,就行成了独一无二名震天下的少林武术了。咱们今天到少林寺,一是领悟“禅”,二是欣赏“武”,相信在游览之后大家不但会了解佛教禅宗,也会来个三招两式的。
好,少林寺的概况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关于少林寺常住院的情况待会到了之后,少林寺的导游将为大家作详细的讲解。好,游客们,少林寺马上就要到了,情大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车。
少林寺达摩洞导游词3
如今的少林寺不仅因其陈腐神密的释教文假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深的少林功夫而举世闻名,“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环球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
列位来宾,我们如今要去观光游览的地方便是中国禅宗发源地-----少林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布置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 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
摩历时三年抵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而,少林寺被世界释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底子上迅速生长,分外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失掉了唐王朝的高度器重,赢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少林寺景区照旧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2000年,少林寺景区被国度旅游局首批认定为我国目前最高级----4A级旅游区。少林寺景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主要旅游景点。如今的少林寺不仅因其陈腐神密的释教文假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深的少林功夫而举世闻名,“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环球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如今我们起首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掌管僧人和执事僧举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如今我们起首看到的是:山门:山门便是少林寺的大门,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天子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空门的气派,又意味着镇邪与祥瑞,山门外两侧另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各人看,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们的到来。我们把弥勒佛称为“端庄端庄山门喜看世间灿烂照,笑哈哈迎来人祝愿极乐无量”。山门殿佛龛背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
它手持金刚宝杵,掩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宁静。我们看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它不仅纪录着寺院的兴衰状态,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讨代价,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合计有碑刻108通。
天王殿我们如今看到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好友三废弃。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世。人们凭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 钟楼前这块碑刻为《天子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扬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天子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反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叙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根据。
《李世民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记叙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
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它的反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下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此碑反应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表现了三教合流的紧张头脑。再往北我们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