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教学案例
书籍装帧设计的起源和演进
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课程地位
书籍装帧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化内涵和设计创意比较高的一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类设计的创意及表现能力。书籍装帧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透过外在的装饰,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概括的获取该书内在的信息容量和质量.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使学生对书籍设计这门课有系统的认识,了解书籍艺术的历史,清楚的知道书籍设计的任务,知道作为一名平面设计师做书籍设计时他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应该如何展开自己的工作。能够把以前基础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综合应用,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创作能力和使用平面设计软件的能力,并对国际和国内的书籍装帧设计界能够有一定宏观的把握,理清设计思路,发掘自身的设计风格。
教材分析
本课程选择《书籍设计与印刷工艺》一书,这是一本兼具文化内涵、设计创意和工艺技术的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书籍设计与印刷工艺》以服务书籍出版的策划、设计和成型的实际需求为课程开设依据,以书籍整体设计从创意构思、方案设计到印刷装订的全过程作为课程设计内容。
根据设计师的认知能力规律和书籍整体设计流程、书籍元素、版面编辑、印刷工艺、印刷承印物几部分来构建本书内容。
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使设计师得以了解书籍设计,以及设计的前沿动态,实现与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触。参考书籍为《书形138种创意书籍和印刷纸品设计,王绍强》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已进行了PS、图案、线描、平面构成、设计概论、版式设计等一系列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训练,具有一定的设计和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书籍设计”是对中华书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书籍设计的历史、概要、设计内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兴趣与热
爱;
3.技能目标:调研市场上所有出版书籍的形式
教学重点书籍设计的历史、概要、设计内容
石头书教学难点对中国书籍文化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分组教学法等
教学准备教案、教材、课件、资料等
一、最初的探索
文字是附着于载体的。文字与承载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往往被称之为“书”。那么、回溯汉字一步步发展的脚步,我们可以追寻到遥远的过去,那书籍形成的痕迹。
引入谁知道最早出现文字的是在哪上面?
在我国,距今有五六千年历史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简单的刻画符号。
据学者推断,这可能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字,也是中国书籍发展史上人类迈出的第一步。
公元前11至16世纪的商代,统治者以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并将文字视为神的文字,在遇到祭祀、征战、田猎、疾病等无法预知的事情时,先人就用笔将文字书写于龟甲或兽骨之上,并用刀锲刻,而后煅烧,通过占卜来寻求来自上天的启示,这就是甲骨文的由来。人们往往还称其为“骨头书”。
甲骨文字的排列,直行由上到下,横行则从右至左或从左到右,已颇具篇章布局之美。甲骨卜辞的摆放似乎也有一定的顺序。《尚书·多士篇》说:“惟汝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其中甲骨文“册”字的含义似乎就是甲骨刻上文字后,串联在一起的称呼。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说:“许多龟板穿成册子。”这样穿成的册子便称“龟册”。“典”和“册”的象形,形象地表明了那时的装帧形态。那么,在甲骨上穿孔,再用绳子或皮带把甲骨一片一片缀编起来,是需要技术并具有一定审美水平,这应该称得上是装帧艺术的源头吧。
青铜器至西周已发展至鼎盛时期。用于记事的铭文常常被铭刻在器物的内壁和器盖的
背面。这些关于战争、条例、典礼等政治活动的文字记录之所以刻在金石上,是古人深恐其他材料不能永久保存而使后世子孙不得而知的原故。西周初期的铭文篇幅很短,《大保方鼎》仅“大保铸”三字,而后期的《毛公鼎》则有铭文490多字。
而盛行于秦汉的石刻文字,以碣(在天然形状的石头上刻文字)、碑(在加工成长方形的石料上刻文字,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苜刻题额,碑身刻正文)、摩崖(在天然的岩壁上刻文字)的形式记录着
经典著述与帝王的丰功伟绩,已具有了供大众阅读的功能。
我们今天所见最早的刻石书作,是秦国的石鼓文,它是将文字刻在十个天然鼓形的石
头上而得名。每石刻一篇四言诗,记录着秦国国君选车徒、备器械以及狩猎等不同的事件经历。
东汉熹平年间的《熹平石经》则常被称为中国第一部规模庞大的石头书。是以蔡邕为
首的几个书法家用汉隶书写的儒家经典,作为经书的标准范本,刻于46块石碑上,立于洛
阳的太学门外,供人们阅读、传抄。据《后汉书·蔡邕传》记载:“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街塞陌。”可谓盛况空前。
还有古埃及的石碑文书上P8
二、书籍的形成
中国书藉的形成和发展,可以书藉制度进行划分,
(一)简策制度也称简牍制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周代至秦汉)
(二)卷轴制度(公元4世纪至公元10世纪,六朝至隋唐)
(三)册页制度,其中由卷轴装演变为册页形式,包括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公元10世纪至公元20世纪,五代至明清,有的形式至今还在沿用)。
竹简木牍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著于竹帛谓之书”。简背面写上篇名及篇次,当简册卷起时,文字正好显露于外,方便了人们检阅和查,这可以说明现代书藉扉页的渊源。简册的最后一根简叫“尾简”,收卷时以这根尾简为中轴,自左向右卷起。简策收藏的方式是把每册卷成一卷存放,然后用一种柔软的丝织品如帛之类,做一个囊袋把“书”装起来。
从简册开始,古代的书藉开始具有了一定的形制,这对中国书藉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如:后世书藉一直沿袭的自右至左、自上而下的文字书写顺序;现今仍使用的一些书藉单位、称谓、术语等,以及版面上的“行格”形式,都可远溯至此。
和竹简常相提并论的木牍,其长度也因功用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长度有二尺、一尺五寸、一尺,也有长五寸的,其宽度一般为长度的1/3。因此,行文往往采用数行并写的形式。
记载在木牍上的文字,常被称为“方”或“版”。“犊”,《说文解字》释为:“犊,书版也。”故后人也称“方版”为“版犊”。由于版牍面积大,地图、书信之类在古代常使用版犊,地图因之被称为“版图”;书信因定制为一尺,则被称为“尺牍”。
缣帛卷轴装缣帛的使用,跨越了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5世纪的漫长岁月。缣帛质地轻软,便于携带保存,其品质的优良较竹木为强。缣帛的种类也很繁多,清汪士锦,《释帛》中说:“凡以丝曰帛,帛之别曰素、曰文、三采、曰缯、曰锦、曰绣。古重素,后乃尚文。”其中,“素”的朴实无华,"绢"的轻薄如纱,“缯”的经久耐用,大致是以织物表面的粗细、轻薄、洁白程序来进行划分的。写在这些丝织品上的书,也就分别叫帛书、缣书、素书、缯书等。缣帛有许多简牍无法替代的优点,如:书写面积大、易于携带、墨迹清晰等等,但因其价格的昂贵,往往只用于珍贵经典、神圣文书的书写和图画的绘制。
帛的织遣长度为40尺,帛卷的长度可视文字的长短而定,如需要更长的材料时,可加以缝接。《汉书·食货志》中记载:“太公为周立九府法,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据考证,汉代已有专门生产制作图书用的缣帛,上面织进或画上红、黑的界行.叫乌丝栏或朱丝栏.书写完成后,便用一根细木棒做轴,从左向右春起来,这便成为一卷,由此形成了卷轴蓑的形式。
由于柔软,缚帛保存时可卷可折,但是以卷轴为主要的形式.“卷”自然也就成了缣帛的大量单位。缣帛的另一种折叠存放形式,见于1934年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楚缯书”,是被折为八叠存放于漆盒内的。
“缣贵而简重”,真实地道出了缣帛和竹木作道为书藉材料的不足之处。为了取代昂贵的缣帛和笨重的竹木,中国人在西汉就已试用各种纤维造纸,东汉的蔡伦总结各种造纸经验,于公元105年发明了造纸术。因造纸的原料充裕,成本低廉,使大量生产纸张成为可能。
时至东晋,纸的使用日益普及,于是桓玄下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子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于是,竹简遭废弃,书籍开始一律采用黄纸。因纸是简牍与缣帛的代替品,应用于书写之后,依然沿袭着卷轴的形式。
古纸的宽度约24厘米,相当于汉制的一尺,长度约自41厘米至48.5厘米不等,约等于古制的2尺。因此,卷轴形式的书高度普遍为一尺,纸张可根据需要逐张粘接,一般在9至12米之间,最长可达32米。为了模仿简牍的形制,古纸上都划有行格,恰好能书写一行文字。在纸与纸的接合处。往往有押缝和印章。
随着纸的广泛使用,图书传抄的作法相当盛行,对书籍装帧也开始进—步考究起来.春
轴装书卷的末端往往粘在轴上。轴多为刷漆的木轴,也有用象牙、珊瑚、玳瑁、紫檀木以及
黄金等贵重材料制成的。当书卷成一卷后,书的卷首就露在最外边,因此,常在卷首以锦缎(一般用纸为多)制成“褾”,也叫“褙”或“装背”,现代人称之为“包首”,来加以保护。“褾”头再系上丝带,作为捆扎之用,叫做“带”,带常为丝质,带的颜亦因书籍内容的不同而相异。
卷轴装的书是横着插在书架上,一侧的轴头向外,因此,韩愈才有“邺候家多书,插架三万轴”的诗句。为了方便检索,古人就在外向的轴头上挂上一个小牌,写明书名和卷数,这叫做“签”。《说文解字》云:
“衺”,书衣也”衺即帙字。卷轴的书,通常都以不同花的书衣(或称帙)包裹保护,每个书衣一般包裹五到十个卷子。帙的材质有麻、丝,也有用细竹帘做的,并在里面衬以绢或布。
纸卷的书通常单面写字,此时卷面上已出现了“眉批”和“加注”形式的注释文字;在卷的末端,也多留有题跋的位置;敦煌遗书中,有的还在卷尾加注抄写日期以及抄写、校阅、监督等人员的姓名,已初具一些现代书籍的形制。
三、书籍形式的演变
纸的发明,对我国书籍发展的影响是划时代的;而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不仅加速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书籍的形式,促使书籍不断地变换着自身的模样,或卷、或折,一路发展而来。
经过长期的使用,卷轴装舒卷不易的缺点渐渐让人感到不方便,尤其在查对某个文字、某个记载时,就需要把书卷全部或部分舒展开来,既费时又费力,因此,人们就不断探索改良卷轴装的方法。
隋唐时期,佛学极为兴盛。大量佛教经典由印度传到中国,都是狭长的单页梵文贝叶经的形式。贝叶,是印度一种贝多树叶的简称,贝叶经的装法是将若干树叶,中间打孔穿绳,上下垫以板片,再以绳子捆扎而成。受这种装帧形式的影响,古人发展了汉文“梵夹装”。“梵夹”亦即佛经的意思,它是将一张张纸积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
不过,梵文是由左向右横着书写的,这种形式和我国自上而下书写的习惯很不相适,因此,就将书写格式改为垂直竖写。
一般认为,书籍的发展是由卷轴直接转变为折叠,再转变成册页的形式。实际上,其间还经过了这个叶子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