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说明》详细解读
考试之后高考其实是有一定周期的选拔性考试,出题内容有规律可循。
在高考命题组专家的眼里,高考是有一定周期性的,其变化又与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有关,所以高考不仅要选拔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学生,还得有利于学生进入高等院校以后的学习。
从表面上看,高考命题有很大的随意性,实际上,看似扑朔迷离的高考命题有相当的确定性,有规律蕴含其中。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就可以发现那种看似无形却有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高考命题规律,从而引领学生脱离题海,走上高效的高考复习之路。
如果不去分析高考题的特点,不去琢磨高考题的规律,一味地在题海战术里打拼,不仅学生累得头脑昏昏,老师也累得叫苦连天,最后的结果还往往是,一拿到高考卷子,老师感叹这一年的力白出了,学生感觉高三这一年似乎就是不做那么多题目,也能得这么些分。这些都说明,由于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大家竟然把研究高考动向、高考规律这件最重要的事耽误了。
利用考试说明摸清高考内容
怎样提高高考的复习效率呢?
我觉得,第一件应该做的事,就是认真研读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高考的题型分布、难度分布、考试重点、考试难点,都明明白白地写在考试说明中。
高考被定义为选拔性的考试,它的特点就是要让前20%的人拉开
差距,所以高考题肯定是有相当难度的,对此还请大家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幻想高考题要是简单了怎么办。
另外,国家规定高考题的难度系数应该维持在0. 6左右。如果某一年由于把握不准,题目出得简单了,第二年肯定要调整一下,这个调整是围绕着高考的难度系数0. 6进行调控的,这些信息都写在了考试说明中。进入3月,各个省市的考试说明基本上都已经颁布了,我们应该抓住考试说明,认真落实到高考前的复习中去。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做好三项工作!
第一,认真学习考试说明
不光是老师,学生更应该掌握考试说明。如果让学生知道该怎么考,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复习的过程中审慎地加以取舍,根据自己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搞清楚侧重点,并进行定点突破。
比如说,有些题目,一定要考,就得重视;有些题目,虽然在高考范围内,但是已经超出了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他就可以暂时放弃。遗憾的是,考试说明颁布以后,有些老师自己都不看,所以学生就更不知道了。于是,这些老师就顺着自己固有的、教条的,甚至是落伍的那一套思路,领着全体学生走了一条盲目复习的路,这种损失是非常大的。
一旦高考考试说明颁布,教研组的老师就坐到一起,集体研究,集体学习,然后根据大家共同的学习心得集体备课,再一位专家,把全体学生召集在一起,领着学生一字一句地去学习、分析、解读。
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作为老师,你完全可以利用你的课堂,领着
学生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考试说明。这对学生的后续复习行为也是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的。
在学习考试说明的过程中,我会发现,考试说明对很多问题都做了明确的规范。比如,考试说明中明确强调,高考要“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时候听一些老师讲课,他们为了追求一题多解,给学生总结了很多方法,甚至为了方法去设计题目,但是这种方法本身不是“通性通法”,不在高考要求之列。我们不能为了方法、为了技巧去探讨这些东西,而应该围绕着高考的要求来展开复习。
第二,要看今年的考试说明和去年的相比,它的变化在哪儿。
每年的考试说明,和上一年相比,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调整的地方,往往就是高考命题组专家认真考
虑要出题的地方。我了解到别的学校的做法就是,新的考试说明出来了,一位老师读今年的,一位老师拿着去年的,把那些有所变化的地方,哪怕是一字一句,都出来,因为其中潜藏着高考命题组专家的一些动意,应该认真分析。
第三,读完考试说明之后,还得看看它和近几年高考题的吻合程度。
因为高考题是围绕着考试说明来落实的,所以我们应该分析近5年的高考题对考试说明的落实情况。这样一分析,你就会发现,高考题真的是严格按照考试说明来出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要分清重点,因为考试说明的颁布一般都到3月了,高考已经迫在眉睫,我们不可能全面展开,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得把一些核心的东西挖掘出来。
高考数学对每个知识点有三个层面的要求,第一个层面是了解,第二个层面是理解,第三个层面是掌握,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考查难度。
根据了解的信息发现,数学有130个左右的知识点,但是它们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每年高考都考的,它们应该是高考的重中之重。
分析了一下,近5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主要包括:集合的运算,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函数的最值,函数
的极值与导数,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椭圆的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应用,线面垂直,二面角,还有古典概型等。
不分析不知道,一分析吓一跳。高考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会对一些支撑数学体系的骨干内容进行重点考查,要增大它们的考查比重,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特别到了第二轮以后,就不能刻意地去追求“撒密网,抓小鱼”了,而是应该对这些非常核心的地方,进行重点把关。
第二类是有些年考、有些年不考的,这些内容也不能放弃。
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说高考的应用题,有时候考函数的应用题,有时候考数列的应用题,有时候考概率的应用题,有时候考不等式的应用题,考查的内容不一样,我们对这些内容是不能放松的。
第三类是每年都不考或者很少考到的题目。
这种知识点大多就是在考试说明中要求了解的,对这些知识点可
以有选择地放弃。但是,对个别的地方还不能完全放弃,因为虽然这个知识点不考,但它是别的知识点的铺垫和基础。比如,三角函数符号的判断,这个知识点几乎每年都不考,但是整个三角函数学习的基础,放弃了它,三角函数就会成为拦路虎,所以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