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永葆教育初心的实践思考与感悟范文10篇
教师永葆教育初心的实践思考与感悟篇1
  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我们这些老教师而言,确实是极大的挑战,多年来,早已习惯了站在讲台上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突然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可望而不可即的线上教学,这迫使我们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调整。不忘初心,积极应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网上授课以来最深刻的感受。
  为此,备课就成为极为重要的环节,工作量成倍增加,备课时不但要充分了解学情,还要考虑到学生在没有老师监管的情况下他们的学习状态,所以备课时对知识点的整理、重难点的确定,就需要反复推敲,做到集中而精炼,尽量使得初一的小孩子在短暂的有效注意力期间完成知识的学习。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在内容的设计上尽量贴近他们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让学生也参与完成一部分备课内容,让他们学会上网搜索资料,利用网上资源来解决基础的知识点,借此机会让他们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学习。网课期间我深深的体会到,应教会学生使用远程资源,学会使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能够远距离获取信息,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从而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学习方式,这对提升学生的学
习力,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极为重要的。
  同时,科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也是正当其时,这能很好地保证网课的质量。比如在新课的预习作业中,让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批注,这样,学生带着自己初步的理解和发现进入新授课,本身就带有对课堂的一种期待,这是提高网课的参与度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
  网课的过程中,由于空间条件的限制,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受到很大影响,但我尽量还是创造课堂互动的环节,引发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争论,促进他们的思维,尽可能吸引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和关注,积极主动的参与。比如上课过程中对学生的批注进行展示交流评价,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环节,在网课的过程中,学习软件更便于学生自学成果的呈现,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展示交流和传统的展示交流相比较,更直观、更高效,学生由听得见变成看得见,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交流和表达的愿望,深化了思维的过程,提升了交流的质量。交流评价是批注阅读的一个“加油站”,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相互激发、相互促进,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与提升。这个过程也是教师积极参与,发挥作用的契机,给予恰当的点拨和指导,可以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课后作业是网课的重要补充,目的就是让学生边学习边理解消化,网课的作业要求少而精,针对每节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利用各种资源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并及时评改,采用了一课一练,一单元一测试的方法趁热打铁进行检查,有效地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课后利用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小组的优势,进行组内互评或小组长评改,对作业和测试进行评价整理,课代表和小组长做好记录,这不仅帮助学生养成了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而且培养了他们互帮互助的优秀品质。
  网课期间我有意识地利用网络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比如必读名著《骆驼祥子》,让学生上网查资料,制作PPT和板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同时,我还注重对阅读结果的考查,在每次的单元测试中都进行相关内容的设计,保证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网课之初最担心的是课外古诗词积累会受到影响,但组内安排的早读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利用早读时间,继续进行上学期开始的课外古诗词背诵,完成课内外知识的联系和扩展。比如本学期课内涉及到杜甫,刘禹锡,王安石,陆游等人的作品,在早读学时间安排学生背诵这些作家相关的课外作品,并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检查,比如班与班之间竞赛
、古诗接龙、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竞猜等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积累古诗词的的兴趣和热情,一些原来懒于背诵的同学开始积极的参与其中,现在学生积累的课外篇目已达上百首,而且这样的积累还要一直进行下去,这不仅仅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更是传统文化的积淀,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兼容的气度,灵动的智慧,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传承民族的文化的责任,这是语文教育的根基所在,也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网课期间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信奉的基本原则。在国家和社会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担当起自己的职责,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我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教师永葆教育初心的实践思考与感悟篇2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通过师德师风文件和宣传资料的学习,自己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党爱国。学习宣传并实践马列主义,关心时事政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热爱教育事业。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这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三、热爱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四、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对一切危害教师、危害学校、有损师德师风的行为,必须予以坚决斗争,才能为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六、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工作积极,就是要勇挑重提,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因此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七、团结互助、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另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廉洁从教,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乱收费,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不赌博,不斗殴,不酗酒,爱护公共卫生,语言规范健康,禁止粗俗言辞,衣着朴素端庄,随时以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教师,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
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是,选择了教师,我无悔地站在三尺讲台,无悔地耕耘于课堂。
 
教师永葆教育初心的实践思考与感悟篇3
  这几天,既忙碌又充实,既疲惫又紧张。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收获是丰硕的:我们进一步掌握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精神,知道怎样进行园本课程、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观察幼儿,通过设计实操的小组研讨活动来了解不同园所游戏开展情况;强化了我们的专业意识,阐明了我们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看着自己记录的听课笔记,翻着自己随手记下的的批注,心中感到十分的高兴和充实。我深深地知道外在的知识要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就必须用理性的思维,挑战的眼光去审视、吸收、创新。本次培训老师们的“点化”和“引领”,就像教师成长道路上的那盏明灯,使我豁然开朗。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园本教研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了全新的理解。曾几何时我在忙碌中逐渐放弃了自己对专业的刻苦钻研;在忙碌中开始麻木倦怠;在忙碌中给自己借口。这次骨干教师培训就是为我及时点亮前进方向的灯塔,专家的精彩介绍,又一次点燃我专业学习热情,激发了我在专业发展之路中的追求。应该感谢所有的授课老师,是他们针对一线教师的需求用心良苦,精心设计的课程,让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幼儿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作为骨干教师,不仅要踏实认真地埋头苦干,同时要勤于笔耕、及时反思,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层次。
  研究对一线教师而言就是意味着学习,有了不断的学习,教师就有了不断获得新知、不断更新观念,从而不断地促进其专业的发展的可能。事实表明,优秀的幼儿教师都是在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地开展着教育教学的研究,使自己从经验型逐渐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大胆实践敢于创新、从注重研究的形式到关注研究内涵。
教师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