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赛获奖感言发言稿4篇
  教学大赛获奖感言发言稿篇1  在刚刚结束的奥林匹克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中我所指导的班级有四人获奖,其中李玉秋同学获得一等奖,梁宝华获得二等奖,陈力源、林海松获得三等奖,这与学生努力的学习和老师正确指导分不开的,也凝聚着我的一份辛劳。我得知自己荣获优秀指导一等奖后,心里非常高兴、非常激动。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感受:
  众所周知,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不能在实践中应用的英语不能成为交流工具。语言能力是学生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出来的。我在平时日常教学过程中就把重点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到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主动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打下较强的自我提高应用能力的基础。英语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增强了实践性。我在词汇教学中采用了相关联想的办法,适度拓展,集中识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如改编对话,撰写英语小作文, 辅导他们课外阅读,每周检查一次 。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更是从听、说、读、写全面指导,严格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
教学所探讨的热门话题,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意味着在教学中将教师的“一言堂”改为学生和教师的“言堂”,尤其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的目的、学生学习的难点,从而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并为学生欢迎的课堂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有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时间更多、效率更高,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取得更大的进步。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决定学生如何做,何时做,做什么。
  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学生是学习的主人,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not from teachers but with teachers.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要把这一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身上,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我相信有更大收获的。
   教学大赛获奖感言发言稿篇2  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公共基础课赛课教师发言。回忆一个多月的参赛历程感慨万分,仿佛有许多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但我最想说的两个
字是感谢,感谢学校领导组织了这届“龙华杯”课堂教学大赛,为我们中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在比赛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师德、师术和师艺,感谢同行们在参赛教师最困难时给予的无私关心和帮助,使我们能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回顾自己的参赛过程,我也曾有过犹豫和抱怨:自己在学工办从事学生工作,同时兼任09机电(1)班的班主任,每周还有14节课,平时的时间就很紧了,自己还有精力去认真准备吗?如果没上好会不会难看,会不会给部门抹黑?就在这时部门领导和同仁适时的给予了我许多鼓励和开导,让我懂得了,赛课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
教师感言  思想上没有了顾虑,我便全身心投入其中。按照教学进度我上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来哲学原理就深奥晦涩,加上又是新课改第一年使用这本教材,可借鉴的东西非常有限,如何上好这节课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我不愿轻言放弃。认真研读教学大纲,苦苦寻教学素材,,耐心准备学生探究活动,细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哪怕是每个细小的过渡环节都经过反复斟酌思量。整节课我尝试着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来作为课堂的精髓贯穿其中,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游戏以及同学们亲自动手制
作的小创新小发明来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结合小组探究活动归纳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把每年的省级创新大赛紧密的融入到了教学当中,尽量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也让公共基础课中饱含着许多专业知识,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更生动、更贴近专业。课堂上的我在快乐的教,学生在快乐的学。教育原本就该是快乐的,快乐是课堂永远的主题,我希望把我的快乐带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健康、自信、向上,不断地进步,当他们进入社会时能成为一个好公民。
  此刻的我心中总有一份不安,虽说这次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但我深深明白在教学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同行们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去学习,也需要自己不断的去在业务上刻苦钻研,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扎实。
  经历过这届教学大赛,在不知不觉中,我的视线延伸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教育视点也由此提升了。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我们的生活是忙碌的但绝不枯燥,工作是紧张的但绝不乏味。只有在努力进取中才能发展,成功其实就是自己在打磨自己,自己在超越自己。我深深的体会到一种团队合作氛围的重要性,只有在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和谐团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的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的书。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老师。”希望能和众多的年轻教师一起借助学校搭建的这个赛课平台,使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多一份志向、多一份精神、多一份素养、多一份品性,向“完美老师”拼搏努力。同时也祝愿学校的明天更美好!
  教学大赛获奖感言发言稿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好。2011年11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第四届上海市民办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的复赛,获得了大赛语文组一等奖。前两天接到学校通知,让我在今天的大会上谈谈自己比赛的一些体会。接到这个任务我真是诚惶诚恐、惴惴不安。因为真不知道到底该说些什么。回顾为了准备比赛一路走来的历程,那么今天我就借此宝贵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赛前、赛中、赛后的诸多感触吧。
  感触一:三尺讲台令无数英雄竞折腰,我们既要脚踏实地,更要充满自信。
  我还记得,我们张校长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面带着微笑向我道恭喜,说这次凭借着《一碗阳春面》的教案和录像课打入了复赛,并贴心地嘱咐我要好好准备接下来的复赛等等相关
事宜。我短暂的高兴和激动过后,心情却倏地变成了那天的天——灰暗。因为前年——当时在高三年级任教的我就曾参加过第二届大奖赛,因为种种原因当时没能进入决赛。我们都知道,大奖赛是由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牵头,注重民办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和实际能力的一次考察青年教师业务功底的竞赛。赛会组织形式新颖,要求和规格都很高。一路比赛的辛苦是自己早就有所体会的,而且,这一次的参加,目标有点“远大”,摆明了要冲着一等奖去的。再加上当时正好也和职称评定的一些程序在时间上有些“撞车”,既要准备职称考试的笔试面试说课,还要准备职称考试的一堂公开课以及评定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