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摘要与提纲...............................................................................1
2. 李白的生平介绍.......................................................................2
3. 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3
4. 李白山水诗的漫游...................................................................4
5. 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4
5.1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5
5.2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溶,韵味悠长......................................7
5.3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9
6. 参考文献...................................................................................15
论文提要
提起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故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如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等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关键词:李白,诗歌,山水诗,意境

浅谈李白与他的山水诗之间
【摘要】提起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许多疑问和话题。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如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等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
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提纲:
    一、李白生平介绍
    二、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
    三、李白山水诗的漫游
    四、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一)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二)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溶,韵味悠长
李白的诗风是
    (三)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一、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又关心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浮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四十多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很兴奋,以为可以辅弼君主,当时的玄宗沉湎于歌舞酒,政治黑暗腐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无法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活在草野间的人)”?于是,他待在长安不满两年,便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1]。李白的诗歌创作于是趋于成熟,名篇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