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春》与《半生缘》之比较
中央电大学习中心(南海)02春汉语言文学(本科)班
内容提要
Introduction
   
  《十八春》和《半生缘》是张爱玲于1950年、1968年分别发表在上海《亦报》杂志和台湾《皇冠》杂志的两部长篇小说。由于两部作品中所写极其相似,许多读者在提到这两部作品时都很容易把二者混为一谈。本文结合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作家张爱玲本人的生活经历,通过对两个文本的尽可能详尽的比较,从张爱玲两次婚姻影响下的爱情观这一角度,分析了导致两者出现差异的原因,从而试图寻文本变化的系列答案。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十八春》与《半生缘》因为诠释着不同的爱情观而各具经典特质,两部小说的艺术魅力都是恒久的。
   
  "18 Springs" and "Half Life Fate", the two novels written by Zhang Ailing, were published in Shanghai "Yibao" and Taiwan "Crown" separately in 1950 and 1968. Because they were extremely similar, many readers are likely to jumble them when they mention these two novels. From the angel of the love philosophy which was caused by Zhang Ailing's two marriages, unifying two works' writing background and Zhang's life, this article is attempted to find out the serial answers for the differences of these two novels and what caused the changes of the two novels by detaile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e believe that "18 Springs" and "Half life fate" both have classical characteristics to make them permanent in artistic field because of their illustration on different love philosophy.
   
  关键词:十八春半生缘比较张爱玲
  Subject: Eighteen Springs, Half Life Fate, Comparison, Zhang Ailing
《十八春》与《半生缘》之比较
  引言
  《十八春》是张爱玲第一篇完整的长篇小说,19503月开始在上海《亦报》连载。1955年,张爱玲由港赴美,次年与美国作家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病逝。1968年,张爱玲对《十八春》进行再创作并改名为《半生缘》在台湾《皇冠》杂志连载,次年出单行本。由于两岸文化缺少交流,中国大陆鲜有知道《半生缘》的读者,直到1986年,《半生缘》由广州花城出版社翻印出版,《半生缘》才日渐为大陆读者认识。然而,即使在电视连续剧《半生缘》不断热播的今天,仍然有不少人把《半生缘》和《十八春》混为一谈。[1]我在互联网搜索《十八春》和《半生缘》电子版时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新浪网的读书频道和小说网的现代文学作家名集分别以《半生缘》(十八春)[2]《半生缘》(又名:十八春)[3]为名提供在线阅读和电子图书下载。很明显,这两个网站都不约而同地把《半生缘》与《十八春》等同起来。实际上,新浪网提供的版本是17章的《半生缘》,而小说网的则是18章的《十八春》,这一现象说明了《十八春》和《半生缘》在走进消费领域的同时也被商家有意
无意地划上了等号,误导着非专业阅读的观众和读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单纯从文字删改的数量来看,字数不多;二是由台湾知名女演员林心如主演的《半生缘》大受华语观众欢迎,商家出于商业炒作的目的有意为之;三是学界甚少专著涉及这两部作品的对比。
  大陆的张学研究始于198111月张葆莘在《文汇月刊》发表的《张爱玲传奇》,然后逐渐升温。海外张学研究者受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分析这两部作品时很自然地把两个版本出现的原因归于政治。受海外研究成果影响,大陆学者大多讳莫如深,如19927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四卷本的《张爱玲文集》就只收入《十八春》没有《半生缘》。在张派传人不断涌现、张学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的今天,有关《十八春》与《半生缘》的研究依然相当贫乏。即使有论者提及,也大多各说各的,鲜有把两个文本进行详细对比的文章;有的论者虽然对《十八春》和《半生缘》的差异及其原因作了分析,也提到了文本的差异和张爱玲的生活对作品的影响,却难以摆脱海外张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大多从张爱玲传奇本的回归方面去论述。如中南民族学院的王朝彦教授就在《读张爱玲的〈十八春〉和〈半生缘〉》一文中指出:我只希望日后有意把它改编电影或电视剧的编导,千万别把《十八春》的尾巴回来,因为这不是张爱玲的本意,这是肯定的。[4]和别的论者一样,王教授在论述这两个文
本时也提及胡兰成、赖雅,但是并没有从这两个男人对张爱玲爱情观产生的影响这方面去分析文本变化的原因。本文试图在王教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进行尽可能详细的比较,结合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从张爱玲两次婚姻影响下的爱情观这一角度寻文本变化的系列答案。
  一、《十八春》与《半生缘》文本比较
  《十八春》写的是顾曼桢与沈世钧这对青年男女相识相恋水到渠成的爱情故事。因为曼桢的曼璐与夫鸿才强盗式的介入,恋人间一时的赌气成了劳燕分飞的导火线。十八年后,二人久别重逢,上海还是那个上海,人已不是当年那对情投意合的恋人了。最后,在大时代的召唤下,二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东北开始新生活。《半生缘》与《十八春》最大的区别在于把《十八春》里齐赴东北的光明尾巴去掉,故事到曼桢与世钧重逢那天戛然而止。从相识相恋到分手再相遇,这长长的十八春到了《半生缘》,也摇身一变,化作恍恍惚惚的十四年。短短的四年之差,把曼桢与世钧的相遇从解放后提前到战后,男女主人公在大时代的感召下齐赴东北的热闹场面也顺理成章地在《半生缘》里消失了。然而,从十八章的《十八春》到十七章的《半生缘》,并不是简单地把最后一章删除,从十二章祝鸿才在曼璐设计下强暴曼桢开始,改动慢慢渗进每一个章节。
  《十八春》第十二章,对鸿才强暴曼桢的过程并没有直接描写,除了对鸿才受伤的肖像描写外,只用鸿才一句话轻轻带过:他直到现在还有几分惊愕,再三说:真没看见过这样的女人。会咬人的!简直像野兽一样!他却没想到这兽性的形容词通常是应用在他这一方面的。[5]到了《半生缘》,就加了一段描述强暴的过程:他直到现在还有几分惊愕,再三说:真没看见过这样的女人。会咬人的!他被她拖着从床上滚下来,一跤掼得不轻,差点压不住,让她跑了,只觉得鼻尖底下一阵子热,鼻血涔涔的流下来。被她狂叫得心慌意乱,自己也被她咬得叫出声来,结果还是发狠一把揪住她头发,把一颗头在地板上下发狠劲磕了几下,才把她砸昏了过去。当时在黑暗中也不知道她可是死了,死了也要了他这翻心愿。事后开了灯一看,还有口气,乘着还没醒过来,抱上床去脱光了衣服,像个艳尸似的,这回让他玩了个够,恨不得死在她身上,料想是最初也是最后的一夜。[6]
  对《半生缘》增加的这段描写,有论者认为:对于曼桢被祝鸿才的性暴力场景的描写,也像免除了某种禁忌而(相对地)发放开来了。[7]也难怪某些商家(新浪读书频道)独独把此段引出作为《半生缘》的卖点吸引读者的眼球。然而仅仅理解为某种禁忌发放未免流于俗套,从《十八春》简直像野兽一样!调侃式的反讽到《半生缘》对暴力场景的描写实际上是作家艺术追求上的再探索。把死命反抗的曼桢砸晕然后施暴,这个过程无疑
把祝鸿才残暴的兽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从生理上为曼桢怀孕产子埋下伏笔。曼桢的刚烈也在这段描写中表露无遗,令人痛惜。
  到了十三章,文本的对比更加强烈也更为关键。叔惠受同事影响,对共产主义十分向往,准备到西北参加红军北上抗日。临别前他对世钧说:
  这人在宿舍里跟我住一个房间,人非常好,我总是跟他借书看,也喜欢他长谈,所以我跟他认识以来,我倒是觉得我和夫的那些事——思想上起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并没有注意到我。我也不是个共产党,我还没有那个光荣。我不过想着,像我们这样一个工程师,在这儿待着,无论你怎样努力,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还是上那边去,或者可以真正为人民做一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