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抒情散文
很早就想写一写,只是一直不知怎么下笔。同时,一说就自然而然想起爸爸,一想起爸爸,我就会泪水涟涟。和爸爸,在某种意义上于我而言就是同义词,或说关联词,牵一发动千钧。所以一直不敢写。
我的,很普通的一个人。身高不足米,体重不足45公斤,改革开放后较早一批的下岗工人,是兄弟妹中唯一没有上过大学的。
年长我两岁,排行老大。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是学校的“五好”学生,模范团员,和优秀学生干部。没上大学,是因为高中毕业时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
七十年代子女的就业政策是,“老大留城,其余下乡”。那时候就业是实行统一分配的,但可以自行选择行业。本来可以是公务员不下岗的,分配工作时,父母建议她选择医院事业单位或政府行政部门,但自己偏偏选择当工人——进了一个生产的军工厂。70年代,工人阶级的身份还是相当高的,更别说是军工厂了,那时候,“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人”呐,能进入军工厂工作是件很荣耀的事情,也是当时许多有志青年、热血男儿梦寐以求的职业。
“天有不测之风云”。谁知,好景不长,几年后的军工
厂,由于国家计划指令,被迫下马,改行为轻工厂。也由生产制造的一名流水线军工,变成了一位跟铁疙瘩打交道的钳工。无论是军工还是钳工,依旧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俗话说,“紧车工,慢钳工,不紧不慢是电工”,你可别小看这慢钳工,它是车工和电工里面最最有技术含量的一个工种。有时候跟聊天,说,你别看医院的手术要求那么严格,其实工厂的产品的合格率标准更严格,要求更精细。她说,其他行业的要求大都以百分、千分、万分比来要求,我们工厂对产品却精准到丝米,甚至微米和纳米。那些铁家伙在的手里,服服帖帖,简直就像她手头的毛衣针绣花针一样,娴熟自如,每每她的产品合格率都在百分百。记得工厂搞劳动优化组合时,哪个车间和班组都争抢着要。
由于天资聪慧,再加上原本吃苦耐劳、扎实能干、善于钻研的本性,的技术在上千人的工厂里可是名声大噪,只要参加技术比武,一定是拔得头筹,人送外号“常胜女将军”。所以,每当提及的名字,小县城里那些稍稍上了年纪的人们都会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在工厂一干就是20多年,直至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在国企深化改革中,她所在的工厂经历了转行改制等阵痛折腾,最终导致工厂停摆-破产-全员下岗的结局。也从此由一名学有专长、技艺精湛的优秀“主人”,一夜之间冷不丁变
成了国企改革的“弃儿”。却笑言道,“俺没上过大学,正好可以开启‘家里蹲大学’模式啦”。
我和夫的那些事我的,一个平凡的人,却有着不平凡的闪光点,她用“孝、巧、勤”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彰显了高尚的品格。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千年的品德和传统。像千千万万个普通的中国妇女一样,多少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孝敬父母。下岗以来,十多年的时间先后伺候过三位生病的老人,直至他们百年,我们的爸爸,她的公公和婆婆。
1998年秋天,爸爸突发脑血栓,当时口眼歪斜,失语、偏瘫,经过一个多月的及时,康复很快,最终没有落下后遗症,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病魔也开始三番五次来犯。几年后爸爸的脑血栓病症再次发作,且一次比一次来得频繁和凶猛,期间,由于我们都要工作,不能经常请假全天候陪伴服侍爸爸,只能周末去照顾,便请了保姆帮助妈妈一起照顾爸爸。到XX年,爸爸已全身瘫痪不能下床了。妈妈多年的心脏病一直困扰着,身体状况也很是不好。那时,已经下岗数年,为照顾爸爸,经常往返于济南与长清之间,在济南爸妈家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但自己的家中还有公婆和孩子需要照顾。周末,我们姊妹几人也都排班、轮流值日来照看爸爸。有值白天的有值夜晚的,那段日子全家人都很疲惫。因为照顾老人是场持久战,战线距离拉得过长,首先是消耗兵力得不偿失。面对此情此景,
和夫一商议,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更为解除兄弟姊妹的后顾之忧而在职场上放手去打拼,决定把照顾爸爸的重担独自承担下来,于是,在XX年的春天,夫将爸爸妈妈接到他们家里一并照料。
日复一日,这一照料就是十个年头。在XX年春天,爸爸在脑血栓的病体上又突发脑溢血,经医院开颅手
术全力抢救后,生命是保住了,但爸爸从此失去了意识和知觉,变成了植物人。夫照料植物人爸爸整整六年。爸爸浑身上下不仅没有一点褥疮,脸上也不见一丝皱纹,且皮肤白里透红,嫩得简直像婴儿的皮肤。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甚至医院的专家、护士,谁见了谁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有着六年植物人病史、患有脑血栓与脑溢血病症的八十多岁高龄老人。
在伺候爸爸的日子里,变成了一个无师自通的医生和家庭“ICU”病房的专职护士。家里的手摇医用病床、氧气瓶、吸痰机、雾化器、导尿管、胃管、灌肠器、听诊器、水银血压计应有尽有,还有剃头推子、刮胡刀等护理专用工具。为给爸爸增加营养,所有的食物都要先压榨成碎末、然后熬成流质,用灌肠器通过鼻食插胃管的方式,将流质缓慢的推进胃里。六年的时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里,用坏了四个榨汁机,灌肠器更换了不下二十个,而鼻食插管和导尿管的用量得用箱来计算。在天长日久的护理生活中,还学会了打针输液等只有医院的护士才具备的业务本领。平
素里给爸爸的静脉注射和输液,都是亲手操作。吸痰、雾化,插鼻食胃管和导尿管,的动作轻柔娴熟专业规范,连家人中真正的医生和护士也都无不佩服的手法专业至极无可挑剔。
爸爸卧床六年之久未长褥疮,得益于每天两个小时一次的翻身,和不间断的按摩。每次翻身,都要帮爸爸轻柔身体各个部位,并用空心手掌有节律地叩击爸爸的背部数次,以防积痰。白天这样,夜晚也是如此程序,雷打不动。爸爸的面红润皮肤细腻,得益于营养丰富、一日多餐的悉心照料。每天
固定一个小时喂一次水,上下午各一次水果,每天四至五餐。所有这些,都是鼻食灌注。鸡鸭鱼肉、时令蔬菜水果,海参对虾,鸡蛋牛奶,营养干果应有尽有。植物人的爸爸不会自主吞咽,但在打完鼻食后,还会经常将酸奶,或是西瓜、橘子等有滋味的水果汁,少许往爸爸的嘴里放一点点。说,虽然知道爸爸的病情不可逆转,之所以还坚持这样做,就是想让食物的滋味通过味蕾唤醒爸爸的知觉、想帮助爸爸恢复到从前。
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给爸爸从头到脚仔仔细细的洗漱一遍。洗脸洗手擦头,刮胡子,用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晚上泡脚加足底按摩,天天坚持经年不断。定期给爸爸修剪手脚指甲和洗澡。有一年的夏天,一次给爸爸洗澡,正好夫出差不在家,一个人在家,她看天气热,就决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