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长安三万里》有感作文500字
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观《长安三万里》有感作文500字”,可能你现在正在为范文而烦恼?写作时,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先好的范文。一篇优秀的范文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不要吝啬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观《长安三万里》有感作文500字【篇一】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由诗组成的电影,用168分钟的片长,不仅完整展现了李白的一生,也呈现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节点。这虽然是一部动画电影,但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一部唐朝版的《大明劫》。
影片的第一组镜头,给了在战场上与吐蕃厮杀的西川节度使高适,也是本片的第一男主角。
为什么要以高适为第一男主,而不是李白?
导演给出的解释是,李白是一个天才,普通人很难带入进去,所以要选一个和李白关系亲近,但又更像普通人的主角。
而我还觉得,只有以高适的视角,才能更好地呈现大唐由盛转衰的内因。
高适同样是唐朝著名诗人,但更像李白的反面。他没有李白的天赋,却懂得勤能补拙;他和李白一样仕途坎坷,却终于大器晚成。
李白想要寻仙问道,高适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李白询问“入赘一事当否?”,并最终选择了“当”,而高适留下一个大大的“否”。
李白是潇洒的谪仙人,有幸生于盛唐,可以尽情地沉溺于声犬马。
高适则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务实主义者,他纵然能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逍遥自在所感染,却也能看到这大唐浮华之下的满目疮痍。
二人的性格差距还体现在对永王李璘的看法上:李白稀里糊涂地以为李璘是对自己行“三顾之礼”的明君;而高适只用一张地图,就看出李璘是偏安守成之主,难成大事。
李白是一个艺术家,他放荡不羁,但这样的性格终究不适合仕途。
影片的前半段,随着老年高适对往事的回忆,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张旭、王维、岑参等明星诗人一一登场,展现着盛唐炙热的文化活力。
而到了后半段,随着安禄山、郭子仪、哥舒翰等名字的出现,影片的基调急转直下,昔日的明星纷纷陨落,有的被贬,有的被流放,还有的含冤而死。
乱世注定是郭子仪、高适们的舞台。大厦将倾,生灵倒悬,唯有这些将星才能力挽狂澜,匡扶社稷于危难之间。
此时的诗人才子们,纷纷被战乱的洪流裹挟:
李白投靠永王李璘,犯了谋逆之罪;
杜甫被安史叛军俘虏,侥幸逃脱;
同样被俘的王维被安禄山带到范阳,接受了伪职,成为一生的污点……
清平调 李白
而高适却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他与哥舒翰镇守潼关,全军覆没,也面临被叛军俘虏的风险,却凭借一身武艺杀出重围。那个在盛世沦为舞台表演的杀人技,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他目睹了长安陷入一片火海,目睹了黄鹤楼沦为一片废墟,目睹了流离失所的黎民百姓,目睹了战场上的白骨累累……
那些在太平盛世纵情声、放荡不羁的文人骚客们,或许想象不到大唐会有这么一天。
但高适肯定想到了,他早就写下那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唐,已经烂到根子了。
大唐为文人墨客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文人墨客们用自己才华装点大唐。
筵席散后,杯盘狼藉,高适则是那个留下来收拾残局的人。
此时的影片,更像是一部《高适传》。
李白还是幸运的,至少他的大半人生都在盛世度过。比他年纪更小的杜甫,只能在乱世中苟延残喘,写下那句著名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高适的后半生,则在戎马中度过,平永王、救睢阳、战吐蕃。从一个小小的掌书记,晋升为西川节度使,也是大唐诗人中功名最盛的一位。
《旧唐书》评价:“君子以为义而知变,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高)适而已。”
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自然不如诗仙的文章璀璨,但平息战乱,解救万民的功绩,同样值得世人赞叹。
影片有两段高潮,一段是李白的《将进酒》,用如梦似幻的奇观场景,呈现了诗句的华丽洒脱;另一段则是高适的大破吐蕃军,用恢弘壮阔的场面调度,勾勒出战场的热血与激情。
这两段分别代表了两位主角的人生轨迹,一文一武,相衬相映,出世入世,相得益彰。
看完整部影片,感觉这168分钟一点也不长。那么多才华横溢、青史留名的人物,浓缩到168分钟里,可能只剩三言两语,或者一个背影。相比历史的长河,他们就像转瞬即逝的流星。
观《长安三万里》有感作文500字【篇二】
电影《长安三万里》,以高适、李白为两条对立的线索,穿插了杜甫、王维等盛唐诗人。高
适的人间之路,与李白的仙人之道正相对应。影片结尾,高适大破吐蕃建功立业,而李白投机永王身陷囹圄,影片的褒贬取向一目了然。虽然结尾借高适和侍从的对话,肯定诗人们为黄鹤楼、长安城所写的诗,高于物质的楼与城,作了退两步、进一步式的调和。
回家翻了翻周勋初的《高适年谱》,发现高、李、杜三人的人生差异,远比电影中所展现的小,从中看不出人间路与仙人道的对应。当然电影是虚构的艺术,并不影响,这里无关好与坏。
高适比李白、王维大一岁,比杜甫大十二岁。高、李、杜三人,在开元、天宝年间的生活相去不远,同样四处游历,争取达官的援引,但都同样的不得志,生活时常陷入困窘。略有差别的是,高适确实去过东北边陲,亲历边塞军中生活,对军中士卒的遭遇有所了解,实际经历比之李、杜丰富一些。
753年(天宝十二年),高适远赴河西,入哥舒翰幕府。次年得到哥舒翰的赏识,成为掌书记,以文职在军中有了容身之地。高适与哥舒翰颇为相得,作诗吹捧哥舒翰,还一起接受了密宗的灌顶。一直到此时,高适、李白、杜甫的人生分水岭还没出现。此时高适已55岁,仕途有好转但也难言得意。
两年后安史之乱爆发,东北边防军的叛乱只能靠西北边防军来平定,河西陇右军人的地位明显水涨船高。高适随哥舒翰守潼关失利后,回到了长安。此时唐皇室仓皇丢弃了长安,玄宗西逃,肃宗在灵武继位。高适谒见的玄宗,面陈形势。杜甫投奔肃宗,成为了右拾遗,一个很清贵的小官。肃宗和玄宗父子的对立,埋下了巨大的政治隐患,按照后见之明,肃宗的灵武朝廷最终获胜,玄宗自身未来也将失去自由。显然是投奔肃宗的杜甫更有希望。
但有意思的转变发生了,当玄宗试图用永王出镇来分肃宗之权时,高适表示反对,获得了肃宗的欣赏,当年十二月擢升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而灵武朝廷的谏官杜甫,因为上疏救房琯,忤逆了肃宗的旨意,被贬官外出,他的仕途希望也到此终结了。这是高适、杜甫的分水岭。
永王出镇,李白参与了永王之乱。前来讨伐的高适尚未出兵,永王就兵败了,李白因此下狱,高适似乎并未伸出援手。后来高适转任彭州、蜀州刺史,被贬的杜甫此时也来到了四川。两人多有唱和,高适曾前往杜甫的草堂作客。杜甫在四川生活,得到了高适的诸多帮助。
763年(宝应元年),高适出任剑南两川节度使。吐蕃进攻唐朝,蜀地是战场侧翼,结果高
适大败,西山诸州陷落,杜甫《王命》诗云,“汉北豺狼满,巴西道路难。血埋诸将甲,骨断使臣鞍”,说的就是其诗。史书评价高适,“言浮其术”,最后以文人习气盖棺定论。此后,高适虽然官位很高,但政治军事上再无表现。
高适一生六十六岁,比李、杜稍长寿几岁,三个人人生前80%的轨迹高度重合。随着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几近倾覆,三人的政治分水岭由此展开。最终高适得意上升,李白身陷囹圄,杜甫流离蜀中,这当然有三人政治嗅觉与能力的区别,但也充满了命运的偶然,所处位置、所结君上同僚,以及运气。如果只看《年谱》,好像人间之路与仙人之道的差别,并没有那么远。
观《长安三万里》有感作文500字【篇三】
《长安三万里》惊艳至极,完全是一部成人向的史诗电影。高适之于李白,就像资质平平,也不够幸运的我们之于那些放荡不羁,天生才情,能够轻易得到所有人喜爱的他们。我们不知道是不想成为他们,还是不知如何成为他们。有趣的是,众人醉到狂喜的《将进酒》一幕是电影中唯一绚烂的几分钟,却转瞬即逝,并不是结局。结局中的李白是狼狈的,必须承认自己除了诗作再没有一个胜利的舞台了,等着旧友与好运来拯救的,凭着自己给点阳光就灿
烂的自信开心余生。而结局中的高适是清醒的,用自己一生的克制与努力从一个资质平平的孩子成长为扭转乾坤的干将,在晚年成就事业。
他们都以长安为梦,也在两相径庭的人生中产生惺惺相惜的友谊。中年时依然是大胸男的高适和已经成为大肚男的李白摔跤的一幕,将古代男人间的友情写的精彩又含蓄。高适总怀疑,自己是李白最好的朋友吗?当然是,尽管总被簇拥着的李白每次都忘记和高适的约定,却不做声的把他写在《侠客行》中;在外人面前做谪仙的李白,只告诉高适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承认自己小时候也读不懂书;是李白告诉口吃且有阅读障碍的高适,你胸中的锦绣,终会有喷涌而出的一天。那个人,与你如此不同,他的只言片语,却总成为改变你人生的巨大偶然,当他邀你的时候,你总会奔赴,这怎么不是最好的朋友呢?长安,对于青年的高适来说,是可“指叩天子门”的鹏程理想国,对于晚年的高适,流转的都是和李白共度的时光,那些未实现的理想,属于鲜活的生活过的每一个诗人。李白的诗真的写的好——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