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国现代诗二首》(一)第一学时
                      死水
学习目标
一、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三、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学习重点
1、体会《死水》的“三美”及反讽手法的运用。
2、《死水》的象征意义
3、理解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绮及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学习难点
学习闻一多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预习指导:
师生分头查相关资料,了解作者闻一多的生平经历及其写作风格。可以阅读闻一多的其他作品以及对其作品的相关评价。
交流: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6再别康桥写作背景7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死水》创作于1925年4月,即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准备提前回国的前夕;发表于闻一多先生回北京后的1926年4月;《死水》诗集出版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也破灭了。
学习过程:
一、初读《死水》,整体感知。
    引导题(只思考,不必回答):
1 说说读这首诗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2 说说读这首诗想到了哪些画面。
3 你觉得作者意在表现什么样的情感?
2、在反复吟诵作品的基础上,把握诗作。
(1)阅读第1小节
1、“绝望”、“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突出死水的什么特点?
2 “不如”、“爽性”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阅读第2、3、4小节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描绘死水的?
2、作者在描绘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这几个小节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4、何为“意象”?分析第二、三小节涉及的意象?
(3)阅读第五小节
1、作者为什么说“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四)何为“象征”手法?“死水”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五)以《死水》为例,师生讨论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的体现。
课题:《中国现代诗二首》第二学时
《再别康桥》
学习目标
1、了解《再别康桥》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二、学习徐志摩用评议的彩笔向读者展现康桥秀丽的风光,创造空灵、飘逸意境的写法。三、体会《再别康桥》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四、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学习重点
一、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二、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学习难点
一、诗人独具特的意象选择;
二、《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预习指导:
康桥:康桥就是剑桥,风景秀丽的剑桥镇因英国著名的皇家学院——剑桥大学而世界闻名。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剑桥的31个学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只有10万人左右的小镇里,著名的康河横贯其间。
徐志摩: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攻读博士学位,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311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途中飞机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人亡,时年36岁。其主要诗歌作品有《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等。
3.写作背景: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地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