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鉴赏的方法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辨明标题的含义: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灵魂,是统帅。辨明标题,可以初步感知诗的内容,情感、物象的象征义等。如《再别康桥》,“再”,第二次,“别”,标明诗的题材范围表明作者对康桥的留恋之情;《我爱这土地》,“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饱含作者对祖国赞美的强烈情感;《死水》、《老马》明显有象征意义。
2、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鉴赏新诗,要注意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有关经历、作品写作年代及当时社会背景、作品的风格等,它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闻一多先生说过:“我认为诗同一切的艺术应是时代的经线,同地方纬线所编织成的一匹锦。”最能体现闻一多诗歌特的,莫若《死水》一集,最能代表《死水》特的,又莫若《死水》一诗。要了解“死水”的象征义,首先要把握它创作的时间、地点与诗人当时的思想和情绪。(见《教师教学用书》《死水》的三重象征意义)了解闻一多诗歌“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就可以从外形和内在韵律方面把握《死水》一诗的风格,感知诗歌的外在美和内在美。闻一多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在《七子之歌》《红烛》《洗衣歌》《醒呀》《太阳吟》等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抓关键词句,领会诗意:在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些关键词和句子,能帮助读者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理清思路,领会诗意。鉴赏《沁园春•长沙》,要抓住“看”、“怅”、“问”、“忆”显示思路的关键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关键句有的首尾呼应,有的反复出现,有的在结尾点明诗意。《再别康桥》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句子,最后一节连用两个“悄悄的”句子,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母校眷恋的情感。《死水》诗中反复表明“这是(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最后总结“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诗人满怀激情,揭露死水真面目,期望创造新世界。
二、局部推敲,品味诗意
1、推断意象的内容:一首好诗,有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鉴赏新诗,需要推断意象的内容、象征的意义、品味诗歌的意境。《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写了一组具体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分别从农业和工业方式的原始、落后,说明了祖国长期以来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表达出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心情。《我爱这土地》诗中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黎明一组意象,隐喻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
2、推敲关键词蕴含的意义:关键词在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推敲关键词,领悟诗蕴含的意义。《我爱这土地》中,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嘶哑一词十分传神,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充满着因沉痛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老马》中,动词的运用精彩传神,,准确、生动、逼真,有力地表现出老马受压迫的深重,平易中见神奇。
3、体会表现手法的效果:鉴赏新诗不能仅仅停留于意象和象征手法的把握上,还要注意表现形式和技巧,如对比、衬托、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的效果。《死水》,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三,极尽联想,驰骋想像
1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的跳跃性大,给读者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具体表现在时间、空间、意象内容、情感变化等方面。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全诗四个意象,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
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
    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感受不同,鉴赏诗歌存在差异性,理解可能超过或有别于作者的原意。鲁迅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集外集拾遗补编》)臧克家也曾说过:从表面上看,《老马》写的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但几乎所有的读者和选本的注释家,都说写的是受苦受难的旧社会的农民。其实写这首诗,并没有存心用它去象征农民的命运。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全相同。诗贵含蓄,其中意味听凭读者去品评。难怪有人说: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姆雷特。
2    联想与想象:诗歌是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样式。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有多种途径和方法。联想和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是一对孪生妹。好诗的品读是有难度的,需要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增补诗中没有说出的内容,表达独特的感悟,缓缓咀嚼出诗歌的滋味来,其创造的快感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学习《沁园春˙长沙》,欣赏万山红遍的景象,可以让学生联想有关枫叶的诗句,扣住字,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二个比喻句,感受其景、领会其情。
四、反复诵读,揣摩情感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鉴赏新诗需要反复诵读,揣摩诗意,体会情感。
1、诵读能激发情感:诵读,实际上是读者和诗人心灵对话的情感交流过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以情感人,读者很容易受到感化,激发情感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应突袭。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
  望秋野之悲凉气氛、枯藤 老树 昏鸦,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 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 时不交运的昏鸦,呱呱呱,声声催 人心魄,把秋日黄昏的氛围一下子 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
  冷冷清清,座落的小桥,似给旅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人铺路,又似让旅人沉落。路漫漫其 修远兮,官宦仕途又几何。零汀的 人,纶巾青衫,满身风尘,踽踽独行。 “流水”“人家,似喜似怨;万里原野, “流水是意境,人家是夙愿,却难 赋深情,一双哀淡的秋目,拂袖欲断 水,愁绪任横流。驿站飘失了,残留 古道依然通向天际,功名利禄, 仕途失意,难耐凄凉,是是非非,融进 萧萧悲凉的西风。瘦弱羸马,驮着 书卷,催着旅人,行吧行吧。人生失意常八九,文人的落魄,漂泊的流离,谁道世事不唯艰?
《沁园春·长沙》教案
的诗:《立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诗词是伟大的篇章”。的确如此,我们从初中学过的
《沁园春·雪》中已经感受到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让我们以通过诵读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同时感受感受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二、写作背景介绍。
    这首词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请同学们重温历史的画面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三、教师范读。
    接着,大家同学们边看课文边看录像画面,通过视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二:“朗读”]
四、朗读、领会,品评、鉴赏。
    师: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明白地读懂诗句的意思,还得靠读者自己通过想象,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本词的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是这样。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生:在深秋时节,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师:说得不错。“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
      (生: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师:对。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辑。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诗人身处险境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唐朝柳宗元有一首题为《江雪》的绝句,谁还记得吗?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背得很好。这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之后,被贬永明,身处逆境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是“独立寒秋”,意境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生:“万类霜天竟自由”)
      师:对,共7句。在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出这种领字。我们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上阕的领字是哪个?(生:望。)
      师:对。也是控制7句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大家推荐一位朗诵水平高的同学来读一下。(生1读:“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竟自由”7句)
      师:哪位同学能读得更好一些?(生2再读)
      师:个别地方处理得还不够理想。“看”是领字,要稍加停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还要注意关键字的重读,要情绪饱满,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师范读此7句)。现在大家再齐读这7句(生齐读)。这几句诗人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湘江秋图。(文字投影:“山红”“林染”“红碧”“舸争”“鹰击”“鱼翔”“万类竞”)
      师:这几句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极有特。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是怎样看的?(生:放眼望去。)对,是“远眺”,你能模仿一下吗?(生模仿)这写的是“远景”。接下来两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人的视线又怎样?(生:收回来。)这是“近观”,你再模仿一下(生模仿)。这写的是“近景”。“鹰击长空”怎样看?写的什么景?[生:“仰视”,写的是“高景”(生模仿)]“鱼翔浅底”怎样看?写的是什么景?[生:“俯瞰”,写的是“低景”(生模仿)]
      师: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啊!现在请同学们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放?秋的情景,把观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咱们班谁的表演能力最强?(生上台演示)的“手”该怎样是倒背好,还是插腰好?(生:插腰。)“视角”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生:慢点好。)对。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走马观花。你刚才视角转换得就太快了点。现在我读着这几句,你再来表演一遍好吗?(生演示)神态自然,从容多了,颇有点伟人的气度。
      师:拉下来让我们完整地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看谁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谁具备这种最杰出的本领。让我们微微闭上双眼,放飞自由的心灵,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伴着音乐的旋律,飞入这个绚丽多姿,生机勃发的世界吧!(放音乐)
      “远望千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漫江水碧,千帆竟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抬望眼,雄鹰展翅,矫健勇猛,翱翔长空;低眉处,鱼水戏水,自由轻快,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