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印树叶真有趣
教材分析:
《拓印树叶真有趣》这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拼摆及拓印手段,大胆自由的把生活中常见的树叶围绕如何运用它的形状、彩、叶脉等天然之美进行再创造,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并藉活动本身及作品传递、交流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教材中的图文以大量的树叶拼摆的图形和有趣的拓印作品体现了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的要求,在学习中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和乐趣,通过图片显示孩子们置身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收集、观察、拓印树叶,不知不觉地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本课的文字说明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如作业要求及思考题均提示了在明确学习目标这一前提下,如何自主探索拼摆、拓印、添加,通过作品欣赏、观摩学习解决更多的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叶形的观察与组合,进而引发学生对树叶与不同的事物进行奇妙的联想;
2、用不同叶形组织出新颖别致的造型,并进行拓印与添画,创作出漂亮的作品;
3、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叶形的组织与相似形的联想。激发学生创作出造型、彩别致的装饰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叶形的原始状态进行创造性的组织。
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树叶、彩铅笔、纸、水粉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星期,老师带同学们在校园里寻美丽的落叶,请同学们回家整理好,今天的美术课带来。
请问,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
告诉大家你收集到了什么叶子?它的颜和形状是怎样的?
(请两位学生到台上,利用实物投影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
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片特别的树叶,看!
(教师出示一片拓印的树叶,请大家欣赏)
二、探讨交流
师:这片树叶是老师同你们一起捡回来的吗?
生:不是。
师: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生:拓印。
教师出示板书:拓印
回忆:对,它是老师拓印出来的。在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拓印身边的痕迹”。我们拓过硬币、剪刀、梳子等,甚至还把脚上穿的鞋子脱下来拓印鞋底。(实物投影出示“拓印身边的痕迹”的图片)
师:那请你来说说看,这些物体为什么能被拓印出来呢?
学生说一说,教师小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表面比较粗糙,有纹理或图案。
三、感知启示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那现在让我们来试着拓印今天的主角——树叶,好不好!
(板书出示:树叶)
师:先把树叶放平,你们觉得树叶应该正面朝上放,还是背面朝上放呢?
生:背面!因为背面的叶脉比较清晰!
师:是的!我们可以摸一摸,感受一下!大部分的叶子,背面的筋脉会比较清晰!
叶子摆放好,把纸盖在叶子上,左手摁紧树叶,右手握笔,笔头放平,尽量向着同一方向排笔,进行拓印。注意,拓印时,最好选择颜较深的笔,拓到树叶边缘和凸出的叶筋时可着重拓一下,这样拓出的树叶外形和脉络会更清晰。
(教师根据学生回忆简单演示,主要是帮助同学直观地回忆起拓印的要点,让学生先看老师示范)
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比一比,谁能掌握拓印要点,以最快的速度,拓出一片最完美的树叶来!前五名可以得到奖励哦!开始!(学生动手试一试)
选几幅作品展示,点评。
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拓印的树叶,说说,哪幅作品拓的比较到位,哪幅还有点欠缺的?(学生互评)
拓印树叶挺有趣的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拓印树叶真有趣 》(展示完整课题)
师:其实,对于我们三年级的同学来说,拓印树叶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细心耐心、掌握方法,都能拓好!但,要怎样才能创作出有趣又具有创意的树叶拓印作品来,这就需要我们好好的来动动脑筋了!
老师先要跟同学们来“预热”一下脑细胞。同学们有没有看过“超级变变变”?我们要像那些喜欢动脑筋的人一样,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把生活中的A事物联想成B事物、C事物,挑战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现在我们也来玩玩“超级变变变”吧!
1、老师这儿有一片树叶,根据这片树叶的形状,你能联想到哪些东西呢? (教师出示一片树叶)
(学生描述自己的联想)
(1)老师做了最简单的想象,加个树干,像一棵树;(见图1)
(2)这样想象真有趣转个向,如果有两个叶柄就像一只蝴蝶了;(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