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学的发展与经典作品(1)
⼉童⽂学的发展与经典作品
⼀,世界⼉童⽂学发展概论
通过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童⽂学发端于欧洲,就世界范围⽽⾔,⼉童⽂学始于何时,说法不⼀。
就⽬前掌握的史料看,世界⼉童⽂学的发展,⼤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7世纪以前,⼀般称为史前期;
◆17世纪末、18世纪是⼉童⽂学萌芽、诞⽣和开始发展时期
◆19世纪,⼉童⽂学迅速发展,进⼊第⼀个繁荣期;
◆20世纪,⼉童⽂学在诸多⽅⾯有所突破,进⼊了它的第⼆
个繁荣期。
(⼀)史前期的⼉童⽂学
在⼉童⽂学的史前期,⼉童只是作为成⼈附庸存在,特意为⼉童创作的⽂学作品当然也就不可能产⽣。
但⼈类社会只要有存在,孩⼦们就要听故事,唱歌谣及欣赏⽂学作品,历史也必然会有供他们欣赏的⽂学出现。
从历史事实看,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是是流传于民间的⼝头创
作,它们也确实含有今天所说的⼉童⽂学的许多因素。
民间⽂学⼤体分叙事(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和吟唱(如⼉童歌谣)两⼤类。
民间⽂学充满了神奇的幻想,洋溢着欢乐和幽默,天然成为⼉童⽂学的母胎之⼀。
民间童话故事动作感强,活泼轻松,往往有成功的悬念设置;常⽤超⼈的表现⼿法,如魔法、宝物,使故事神奇荒诞,惊险刺激,其内容常常是抑恶扬善,能唤起⼉童的正义感,⽽且都有⼀个令⼈满意的⼤团圆的结局。这些都与⼉童的⼼理喜好,欣赏能⼒相契合,所以孩⼦们特别乐于接受。
下⾯我们介绍⼏部史前期的经典作品:
1、《伊索寓⾔》:
古希腊民间⼝头流传的寓⾔,在公元前6世纪相传有⼀个萨摩斯⼈的家奴伊索编集成书,取名《伊索寓⾔》。
它⼤多以⼀个简短的动物故事来说明⼀个道理或道德教训,形象⽣动,活泼风趣,不但赢得成⼈读者的赞赏,⽽且也博得⼉童的喜爱,⾃它问世以来,⼀直被⼉童看作是⾃⼰⼼爱的⽂学作品。
它也曾被古希腊奴⾪社会⼯商界和⽂化最发达的国家—雅典的奴⾪主家庭普遍⽤作教育⼉童的⽂学教材。它对于外国童话史来说,⽆疑有着开创的意义。
介绍⼏个经典的故事:《狼和⼩⽺》说明暴君总是不缺少理由的;《农⼈和他的孩⼦们》说明团结的重要性;《驴和骡》说明帮助⼈家
某种程度上也是帮助⾃⼰的道理;《龟兔赛跑》说明不能骄傲;《驮盐的驴》说明局部的经验不能绝对化;《好开玩笑的牧⼈》说明撒谎终将危急⾃⾝;《衔⾁的狗》说明贪得⽆厌的危害;《狐狸和葡萄》什么贬低⾃⼰得不到的东西是⼀种普遍存在的丑陋⼼态;《乌鸦和狐狸》说明不能听信奸佞的⾔语;《北风和太阳》说明⼯作⽅法和⼯作成效有着密切的关系,等等。
《伊索寓⾔》在17世纪初期开始推向世界,从⽽被公认是⼀部世界⽂学名著。
2、《列那狐故事》
这部长诗融会了希腊和罗马的动物寓⾔,以及东⽅诸古国、北欧和⽇⽿曼的动物故事,以列那狐故事可视为东西⽅动物故事的精华。
故事说,列那狐诞⽣于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之时,上帝给他们⼀根棍⼦,只要拿它去打击海⾯,他们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动物。亚当要了些有益的动物,夏娃却要了两个有害的动物——列那狐和依桑格仑狼,列那狐和依桑格仑狼的⽃争成了长篇童话的主要冲突,也是最⽣动的篇章。
这部作品以兽界来喻指⼈世的欺软怕硬、弱⾁强⾷。全书最精彩的是《列那狐怎样偷鱼吃》、《依桑格仑狼钓鳗鱼》、《狮王诺勃勒的裁判》。
列那狐故事是⼀部伟⼤的禽兽史。书中的主⼈公列那狐,是⼀头机警绝伦的狡狐,他⽤他的智慧、谎话来逃避了刑罚;玩弄了兽
国的王与后与贵族,欺压了⽆告的兔与⽺与鸡。
3、古印度寓⾔童话集《五卷书》
现今被认定为是最早向孩童传授经验、启迪指挥的童话故事书。
《五卷书》的序⾔讲了⼀个故事:⼀个国王有三个愚蠢的⼉⼦,他要求⼤⾂们设法使其⼉⼦聪明起来,
但⼤⾂们都毫⽆办法,后来请了⼀个婆罗门,婆罗门就编写了这部《五卷书》当教材,结果把三个⼉⼦教得都聪明起来了。
《五卷书》原版本早已失传,但通过巴列维语、古叙利亚阿拉伯语的《卡⾥莱和笛⽊乃》⽽传遍世界。这部寓⾔集远⽐《五卷书》更优美、风趣、引⼈⼊胜。穆格发是世界上最早声称⾃⼰的童话故事是为⼉童编写、为少年⼉童提供⽂学读物的作家。
4、《⼀千零⼀夜》(⼜名《天⽅夜谭》)
《⼀千零⼀夜》是中古阿拉伯⼈⽤集体智慧和幻想所建⽴的⼀座⽂学丰碑。它包括神话、传说、寓⾔故事和各种描写爱情、冒险及动物⽣活的故事。
它以丰富多彩的东⽅民族⽣活画⾯,⼤胆奇妙的幻想、惊险曲折的情节,引⼈⼊胜的故事,优美动⼈的形象和艺术语⾔,吸引了⼀代⼜⼀代的少年⼉童。
《⼀千零⼀夜》中的134个故事,对于童话史有着直接意义的是神话传说、神魔故事、颂扬智慧和勇敢的故事这三种,主要是《乌⽊马的故事》、《渔翁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阿⾥巴巴和四⼗⼤盗的故事》《巴格达窃贼》、《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商
⼈和魔⿁的故事》、《渔夫和雄⼈鱼的故事》、《三个苹果的故事》、《脚夫和巴格达三个⼥⼈的故事》
、《鱼和蟹的故事》、《猎⼈和狮⼦》。
故事中特别吸引孩⼦的是飞毯、⽊马、神灯、魔戒指、宝鞍袋、隐⾝帽等等表现古阿拉伯⼈幻想⼒的神奇宝物,当它们战胜恶势⼒时,⼩读者可以从中分享到许多快感和乐趣,也从中得到各种来⾃⽣活经验的教训。
世界上许多著名作家的童年都曾得到过它的滋养。在故事艺术品中,它的语⾔堪称典范,俄罗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豪马克西姆?⾼尔基曾称赞过它的语⾔。
5、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17世纪西班⽛著名的⼈⽂作家塞万提斯的⼩说《堂吉劾德》,把崇⾼的思想通过荒诞离奇、幻想夸张的情节去表现,故事写得妙趣横⽣,引⼈⼊胜,令⼈捧腹⼤笑,不仅得到成⼈读者的赞赏,⽽且也让⼉童读得⼊迷,爱不释⼿。
(⼆)17世纪末、18世纪的⼉童⽂学
这是⼉童⽂学萌芽、诞⽣的时期。
1658年是⼀个转折点。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第⼀本⼉童画册《世界图解》。他意识到:“⼉童读物应属于⼀个特别的级别,因为⼉童不是缩⼩了的成⼈。”
作者认为,低幼⼉童看书,不仅要从书中认识事物,⽽且应有娱乐⼉童的价值。为此后将⼉童⽂学作品作为⼉童教育的教材开了
先河。
1693年英国哲学家洛克发表了《教育漫画》,明确指出发展⼉童⽂学的重要性。并认为⼉童的求知欲是从好奇⼼开始的,教材要尽可能有趣,可以通过⼉童感兴趣的故事或游戏形式来进⾏教育。
纽伯瑞(Newbery Medal)(1713—1767)英国的纽伯瑞敏锐地感觉到⼉童对书籍的渴望和需求,于是他于1744年以“圣经和太阳”为招牌,办起了世界上第⼀个⼉童图书出版社,开始了他不朽的⼉童图书出版事业。
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童⽂学出版事业的⿐祖,为⼉童⽂学的出版事业⽴下第⼀块⾥程碑。就此,美国⼉童⽂学图书奖以“纽伯瑞”命名,从1922年开始颁发,是世界上最早、最正规的⼉童⽂学奖。纽伯瑞⼉童⽂学奖:
www.doczj/doc/264195214.html
/view/431581.htm
6、拉?封丹的寓⾔诗
拉?封丹:(1621—1695)是17世纪法国有名的寓⾔诗⼈。著有12卷寓⾔诗。
拉?封丹的寓⾔诗,出场的虽然⼤多数是动物,实际都代表⼀定的社会⼈物。例如他经常⽤狮⼦⽐喻国王,⽤熊和⽼虎⽐喻贵族,⽤狐狸⽐喻朝廷⾥的官员,⽤猫⽐喻教⼠,⽤猴⼦⽐喻法官,⽤狼⽐喻坏蛋、流氓、恶棍,⽤兔⼦⽐喻⽼实⼈等。
拉?封丹的寓⾔诗直到现在还是法国学校⾥语⽂课的主要教材,不论中学还是⼩学课本都⼤量选⽤,⼤学直接把他的诗集作为教材.
7、《鹅妈妈的故事——含有道德教训的古⽼故事集》
1697年,法国学者贝洛出版了⼀部具有⾥程碑性质的⼩书《鹅妈妈的故事——含有道德教训的古⽼故事集》,即今天所说的贝洛童话。它包括8篇童话和3篇童话诗,其作品主要有《林中睡美⼈》、《⼩红帽》、《穿靴⼦的猫》、《仙⼥》、《灰姑娘》等。这些童话幻想丰富,语⾔优美,⽂学⾊彩浓厚,深受⼉童喜爱。
8、《爱弥⼉》
1762年出版的《爱弥⼉》是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学家让?雅克?卢梭最早⾃觉地为⼉童⽽写的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响的⼉童⽂学作品之⼀。
它是⼀部传记性的⼉童⼩说,主要情节是写贵族⼦弟爱弥⼉从婴⼉到成⼈教育及其成长过程。这部⼉童⼩说的副标题是“论教育”。卢梭主张顺应⼉童本性,提出“回到⾃然”的⼝号,是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的形象图解。
《爱弥⼉》是世界⼉童⽂学史上第⼀部把⼉童作为具有独⽴⼈格的⼈来描写的⼩说,具有⾸创的意义。这样,专为教育⼉童⽽创作的⼉童⽂学应运⽽⽣了。
(三)19世纪,⼉童⽂学迅速发展,进⼊第⼀个繁荣期
到19世纪,欧洲教育已从贵族向平民普及,教育向着⼤众化、民主化发展,同时催⽣了⼀⼤批专门研究⼉童教育的著名教育家,他们提出了⼀些著名的⼉童教育理论,促进了专门为⼉童创作并受⼉童欢迎的⼉童⽂学作品的产⽣。
以科学战胜神灵为特征的19世纪,作家的想象⼒也越来越摆脱神灵的约束,从对神灵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导致浪漫主义⽂学的兴起。
浪漫主义⽂学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对⼤⾃然有极⼤兴趣,神化了⾃然界地仙、⼩精灵等成了⽂学作品的主⾓,草⽊鱼⾍、飞禽⾛兽频繁地被⼈格化,这些想象特征给⼉童⽂学带来了巨⼤影响,由于想象⼒的空间拓展,童话在浪漫主义思潮中逐渐成熟,迅速普及。
⼉童⼩说也在借鉴成⼈⽂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童⽂学特点的创作⽅法和创作原则。
下⾯,介绍这⼀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品:
9、丹麦的安徒⽣(1805年4、2-1875年8、4)童话
安徒⽣开创了现代童话的新纪元,1836-1857年间,作家⼏乎每年奉献⼀本童话集,作为馈赠给正在过圣诞节的孩⼦们的精美礼物。这些童话主要收集在如下集⼦⾥:
《讲给孩⼦们听的故事》(1835-1842);
《新童话》(1843-1848);
《故事》(1852-1855);
《新童话和新故事》(1868-1872)。
在安徒⽣童话中成就最⼤的当属他创作的纯艺术童话,如《海的⼥⼉》(《⼈鱼公主》)(1837)、《丑⼩鸭》(1844)、《⼩锡兵》(1838)等中,他善于刻画⾓⾊性格的特长及他的能⼒才得到充分的发挥。
安徒⽣是第⼀个⾃觉为争取下⼀代⽽为⼉童进⾏童话创作的⼈。他⼀⽣写了168篇童话,取得了很⼤的成就,其数量之多,流传之⼴,艺术成就之⾼是前所未有的。
安徒⽣是第⼀个把现实⽣活溶⼊童话,并作到⽔融的,被⼉童所承认的童话⼤师。由于他第⼀个把现实⽣活引⼊童话,促成了现代童话的兴起。
安徒⽣童话完美的艺术表现⼒,为童话的特点定了格,他的童话,标志着童话的成熟,为后⼈树⽴了榜样。
安徒⽣说:“童话就像种⼦那样藏在我的⼼中,只消轻轻地触动,⼀个阳光之吻,⼀滴⾬⽔,它便开花了。”
有⼈这样评价过安徒⽣童话
如果有⼈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那么他的童年少了⼀段温馨;
如果有⼈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那么他的少年少了⼀道银灿;
如果有⼈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那么他的青年少了⼀⽚辉碧;
如果有⼈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那么他的壮年少了⼀种丰饶;
如果有⼈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那么他的中年少了⼀点沉郁;
如果有⼈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那么他的晚年少了
⼀份悠远;
10、意⼤利的科洛迪的《⽊偶奇遇记》
匹诺曹是由⼀块会说话的⽊头削成的⽊偶,刚刻好嘴巴就会笑,刚刻好⼿就会摘⽊匠的帽⼦,刚做好脚就会⾃⼰跑出门去。匹诺曹像所有孩⼦⼀样,⾃我意识很强,有各种各样的私⼼,⽽且这种私⼼总不能及时抑制,便在不⽌不觉中膨胀起来,匹诺曹也具有孩⼦们特有的那些性格:重感情、重实惠、信赖⼈、⾃信⼼强,有被爱的需求、贪玩、调⽪、狡诈、善感、容易狂妄,⽤撒谎来掩饰⾃⼰的过错。
《⽊偶奇遇记》的成功在于突破了“教育童话”孜孜于训导的模式,然⽽它依然是⼀部地道的教育童话。伊凡?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1769-1844)对俄国现实主义⽂学的发展影响很⼤。他是与伊索、拉封丹齐名的世界上三个寓⾔⼤师之⼀。
11、克雷洛夫寓⾔
俄国杰出的寓⾔作家,伊凡?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1769-1844),⼀⽣写了200多篇寓⾔,是整个俄罗斯⼈⼈都爱读的书籍。世界上已有近60种语⾔的译本了。
克雷洛夫继承了俄罗斯动物故事的传统,推陈出新,写出了富有独特性的寓⾔,他的寓⾔,促进了俄罗斯⽂学的现实主义倾向。《狼和⼩⽺》根据的是个古⽼的动物故事:狼个借⼝把⼩⽺吃掉,在伊索⼿⾥,只是说明“对于那些预定要做不公正的事情的⼈,正当的辩解也⽆效⼒。”克雷洛夫推陈出新,借此揭发封建统治阶
级对劳动⼈民敲⾻吸髓的剥削和蛮横⽆理的迫害,寓⾔通过戏剧性的对话,揭露了冠冕堂皇的语⾔背后藏着狠毒的狼⼼:“你的罪状就是在这⾥:我要把你吃掉!”这就⼀语道破了事情的真相。《鱼的跳舞》和《杂⾊⽺》都是直接讽刺沙皇的,拆穿了沙皇的假仁假义;《鹅》是讽刺俄罗斯贵族的寓⾔。世界童话故事
《鹰和鸡》写的是鸡看到鹰躲在鸡棚上,便认为鹰飞得跟鸡⼀样低,没有什么了不起;⾃我陶醉的鸡却忘掉了鸡从来不能象鹰⼀样⼀飞冲天。
12、马克?吐温(Mark?Twain 1835-1910)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以欢快、幽默的抒情笔调,描绘了密西西⽐河流域北美⾃然风情。⼩说对汤姆作为美国⼉童的天真、⾃由、活泼的个性,敢于反叛、善于创新的风格都刻画得细致⼊微,写得很到位。是⼀个典型的顽童形象。
男孩汤姆?索亚爱闹、爱恶作剧、酷爱⾃由的性格及热衷于冒险的⽓质,则从反⾯映衬了陈腐呆滞、单
调乏味的⽣活环境,从鲜明的映衬中嘲笑了⼩市民的停滞⽣活,嘲弄了愚弄民众的宗教,奚落了腐朽的教育制度,讽刺了虚伪庸俗的社会风⽓。
13、刘易斯?卡洛尔(1832-1898)的《爱丽斯漫游奇境记》
《⼤百科全书?⼉童⽂学》)说这部作品是⼀部“把荒诞⽂学的艺术提到最⾼⽔准”,它“并不企图改造什么,它所有的只是欢乐”;说它是英国最早在童话创造中摆脱宗教说教,也摆脱道德说教的⼀部⼉童⽂学作品,这⽆疑是童话史的⼀个事实。
这部童话的⾸要价值,是在发展⼉童的想象⼒⽅⾯。
《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出现说明童话艺术的表现空间已⼤⼤被拓展,它以空前的想象⼒和幽默诙谐的艺术魅⼒,为从训诫⼉童⽂学向快乐⽂学的转变铺平了道路,以为荒诞为特征的童话⾼耸起第⼀座⾥程碑。
14、王尔德(1854-1900)的《快乐王⼦集》
19世纪英国⼉童⽂学普及率最⾼的是王尔德(1854-1900)童话。王尔德的童话收在两个结集中:《快乐王⼦及其他故事集》(1888),收录短篇童话《快乐王⼦》、《夜莺与蔷薇》、《⾃私的巨⼈》、《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箭》;
另⼀部为《⽯榴之家》,包括短篇童话《西班⽛公主的⽣⽇》、《少年国王》、《星孩》、《打鱼⼈和他的灵魂》。
《忠实的朋友》中,忠诚、憨厚、乐于助⼈的⼩汉斯与贪婪、狡猾、⼝是⼼⾮的磨⾯师傅的对⽐
《快乐王⼦》宫廷内王⼦和⼤⾂们的花天酒地的⽣活和宫墙外劳苦⼈民贫困⽣活的对⽐,使主题和⼈物都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私的巨⼈》中,拥有花园的巨⼈却不拥有春天,拥有春天的孩⼦却⽆法拥有花园,当这两者得到统⼀,即让孩⼦拥有巨⼈的花园,美就奇迹般地复苏了。⼀天早晨,孩⼦们从围墙的⼀个洞⼝钻进了花园,“每棵树上都坐者⼀个孩⼦”,这时春天才随孩⼦进⼊了花园。
15、格林兄弟:雅可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
(1786-1859)的《⼉童与家庭童话集》(⼜名《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包括200多篇童话在内的三卷童话集。
⾃1812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近100种⽂字,在世界各国,⼴泛流传。
格林童话通过三种形象:妖精类形象、动物类形象和常⼈类形象的遭遇来歌颂光明、正义、善良和美德,鞭挞邪恶、⿊暗和凶暴,对孩⼦很有教育意义。
⼤体可分为四⼤类:第⼀类是常⼈体童话,以《⾛运的汉斯》、《汉塞尔和格雷蒂尔》、《勇敢的⼩裁缝》、《布莱梅镇的⾳乐家》为代表;第⼆类是神魔童话,以《灰姑娘》、《⾦鹅》、《⽩雪公主和七个⼩矮⼈》、《⼩矮⼈》为代表;第三类是动物童话,以《狼和七只⼩⼭⽺》、《青蛙公主》为代表;第四类是⽣活童话,以《⼩红帽》《七个勇⼠》、《聪明的爱丽斯》为代表
15、威廉?豪夫(1802-1827)《冷酷的⼼》
《冷酷的⼼》(1827)是豪夫根据德国南部的⼀个民间传说所写成的。故事主⼈公彼得?蒙克缺少智慧和见识,却不⽢于繁重劳动和地位低下。他希望⽴即发财,变成有钱有势的阔⽼。在⾦钱的诱惑下,彼得竟把⾃⼰的⼼卖给了⼀个贪婪、诡诈、冷酷的荷兰⼈,换回⼀颗冷冰冰的⽯头⼼。作为⼀颗跳荡着⼈性真⼼的代价,他从荷兰⼈那⾥倒真的得到⼀袋⾦币,并真的阔了起来,但同时他也变得⼗分冷酷⽆情,甚⾄不愿向迎接他的母亲说话;他放⾼利贷,把⽋
债⼈逼得⾛投⽆路;他纵使恶狗去咬贫病交迫的可怜⼈;他母亲在病中靠别⼈施舍过活,却得不到他的怜悯和照顾;他的妻⼦施舍了⼀个⽼⼈⼀点⾷物,他就凶残地打死了⾃⼰美丽善良的妻⼦;财富不能使他免于孤独、枯燥和空虚之苦,⾦钱折磨得他不能再忍受。最后在仙⼈的帮助下,彼得⽤智慧的巧计从荷兰⼈⼿中换回了⾃⼰真⼼。“只要你勤奋诚实,爱你⾃⼰的⼿艺,邻居们就会关⼼你、看重你,那⽐你有⼗吨黄⾦都强。”
16、埃克托?马洛(1830-1907)的长篇⼩说《苦⼉流浪记》
《苦⼉流浪记》被列⼊19世纪名著⾏列。⼩说成功地写出了⼩雷⽶⼀颗⽆暇、知恩、⽆私但⼜带些稚嫩的童⼼。作家在真实的背景上,淋漓尽致地呈现了⼩主⼈公真实的悲欢。这部⼩说在法国家喻户晓。
17、意⼤利亚⽶契斯的《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意⼤利作家亚⽶契斯的作品,被认为是意⼤利⼈必读的⼗本⼩说之⼀,是世界⽂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和教育性的读物。
朱光潜、丰⼦恺、茅盾、夏衍等学者曾将此书作为当时⽴达学园的重点读物。
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中。1994年被列⼊世界⼉童⽂学最⾼奖——国际安徒⽣奖《青少年必读书⽬》之中。
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为中⼩学语⽂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爱
的教育》超越了时代和国界的限制,被译成数百种⽂字,⾄今销量已超过15,000,000册,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读物之⼀。
(四)20世纪⼉童⽂学,在诸多⽅⾯有所突破,进⼊了它的第⼆个繁荣期
20世纪初期,⼉童教育问题得到了⾼度的重视。
瑞典的妇⼥活动家凯伊在《⼉童世纪》(1909)中指出:20世纪是“⼉童的世纪”,是保卫⼉童的天真纯洁的⾃然本性,并在此基础上施之以教育的世纪。
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对近代⼉童进⾏了反思性的批判,在对孩⼦的整个教育过程中,主张“⼉童是起点,是中⼼,⽽且是⽬的”,⼉童的世界是⼀个具有他们个⼈兴趣的⼈的世界,并坚决主张把⼉童作为⼉童⽽⾮未来的成⼈看待。
杜威的这种“⼉童本位”教育观,使⼉童的地位得以空前的提升。
瑞⼠当代杰出的⼉童⼼理学家和教育家⽪亚杰则进⼀步提出了新的⼉童观,即⼉童教育是“造就能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他强调要充分重视⼉童的主题作⽤,发挥⼉童的主动性和独⽴精神。这些成果都对⼉童⽂学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观念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