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说课稿范文六篇
幼儿教师说课稿 篇1
  前段时间,聆听了幼儿园三位教研组长的艺术整合课堂,现将一些初浅的想法写下来,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向她们学习,尝试艺术整合课堂的实践和教学。
  最直接的一个感觉就是非常喜欢这三堂课。记得09年的时候,和几位老师一起参加了海宁艺术幼儿园的绘本和奥尔夫音乐的结合的活动,心里一阵惊喜,原来绘本和音乐可以结合得这样完美,回顾当时的活动,孩子们一边欣赏绘本故事,一边在音乐的美好氛围中将故事形象地表达出来。回来后,我也希望自己创编属于自己的绘本和音乐的结合,不过因为能力有限,只是创编了绘本故事《小红伞》,没有将小红伞和音乐结合起来,也请沈君老师了很多好听的音乐,不过一直不敢再尝试,是因为怕自己不能收获完美结合的效果。
  聆听了三个活动,感觉眼前突然一亮,记忆又回到了09年的那会,那种老师上课时候的对艺术的深入理解,享受的不仅是孩子,更是聆听上课的老师。这次,不管是顾骁雁老师的《最好吃的蛋糕》还是时洁老师的《方格子老虎》、郑兰老师的《小红帽》,都让我们看到了老师的智慧和灵活教学,老师们对两种不同领域内容的深入分析和巧妙结合。
  聆听三个活动之后,我觉得她们三位老师之所以课堂精彩,因为她们做到了以下三个反面的积淀:
  1、 对内容的有效积淀
  如果在平时的阅读中,看到了一些好的教材,要学会及时摘录下来,本次展示的活动,都是三位老师平时积累的丰富材料。顾老师选择的音乐,每一首都与动物做蛋糕那样匹配,形象表达了做蛋糕的情境。时老师选择的绘本故事,适合小班幼儿阅读和理解。郑老师选择小红帽,还有开始部分的音乐,那样动听,仿佛在一个清新的早产,小鸟的轻声歌唱,池塘里的蛙声,草丛里小蛐蛐的叫声。
  2、 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
  三位老师的精彩课堂,都离不开老师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抓住重点进行领域的整合,教学的整合。都说一个会艺术通感的人,会有带给孩子们无穷的快乐,她会不断有新的灵感赋予孩子,在这次活动中享受到了。
  3、 对幼儿的整体把握
  三位老师都能将内容和幼儿的的特点等结合起来,演绎了精彩的课堂。
幼儿教师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说课稿范文  本节课是小班的一节数学课,对数量的感知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也使幼儿开始积累数学的感性经验首先遇到的问题之一,幼儿掌握数概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是从计数开始的。因此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并计数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通过让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并学习按照数量对应摆设物体,体验 5以内的数序。进一步丰富计数和自然数列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确定本次活动的活动目标为:
  1、 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
  2、 学习按照数量对应摆设物体,体验 5以内的数序。
  3、 通过尝试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 小狗、小鸡、小免、小鸭、小猫的课件。
  2、 人手一份点卡活动物卡
  3、 磁带《朋友》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教师通过引导让幼儿尝试自己对物体的点数,生动、形象、直观的感知5以内的数量和数序。小班幼儿好动且注意不集中,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时常提醒,帮助幼儿逐步抽象出数概念。这是活动的重点。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小班幼儿常常不能正确点数实物,教师通过各种感官和边出示实物边数的方法,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说教法
  陶行知认为应该让幼儿在做中学,学中做。因此我们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指导下,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试一试。使幼儿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得到成功的乐趣。
并采用多种游戏活动围绕教育目标进行直观有趣的教学。这样从小培养幼儿试一试的精神,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一种敢于探索的精神。
  三、说幼儿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吃的、玩的、用的等各种各样的物体,能从不同的物体中认出同类的物体,并积累了由同类的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初步概念 .小班幼儿刚开始学习点数时,往往乱点乱数,不是手快口慢,就是手慢口快,经常的漏数或重数,手口不一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于幼儿不理解数词的实际含义,不知道点数实物时,必须把被数的物体与自然数列从里从一开始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二是由于按物数时,要求多种分析器协调活动,即眼睛依次注视着一个一个的物体,并监视手指的动作同时说出相应的数词,使两种信号系统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对于三岁幼儿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我们应有目的的教幼儿点数和感知数序。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 .
  1.出示课件,天气暖和了,都来到草地上玩。让幼儿观察,让幼儿说说每种小动物有几只?可以用几的点卡表示?动物家的标记是几个搜索点?
  2.尝试把小动物送回家。幼儿按照动物的数量送到有相同点子数的家,并拿相应数量动物爱吃的食物。如5只小猫就拿5条鱼,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作适当的暗示 .
  (二)幼儿玩"动物唱歌"的游戏 让幼儿尝试练习有几只动物就学几声叫,感知5以内的数量 "动物开始唱歌比赛了,出示什么动物,小朋友分组学几下它的叫声,比赛后,给动物颁发奖品送红花,有几只动物就分别送几朵花。观察幼儿的尝试活动,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游戏"朋友" 分别发给幼儿点卡和小动物卡,听《朋友》的音乐,拿相同数量的点卡和小动物卡 的幼儿拉起手来做游戏。
幼儿教师说课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拍花箩》是一首极具特的民间儿歌。虽然篇幅比较长,但内容很有趣也很简单,节奏顺口,不仅念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还能边念、边唱、边玩,一定会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儿歌《拍花箩》
  (引子)拍呀,拍呀,拍花箩呀,红草地呀,绿马车呀;
  你拍几呀?我拍一呀,一只蜗牛上楼梯呀。
  你拍几呀?我拍二呀,两只蚂蚁抬着大花瓣呀。
  你拍几呀?我拍三呀,三条鲤鱼滚下山呀。
  你拍几呀?我拍四呀,四方的招牌没有字呀。
  你拍几呀?我拍五呀,五只大熊打花鼓呀。
  你拍几呀?我拍六呀,六个老头卖烤肉呀。
  你拍几呀?我拍七呀,七只野狼抱小鸡呀。
  你拍几呀?我拍八呀,八脚的章鱼坐沙发呀。
  你拍几呀?我拍九呀,九只老虎喝老酒呀。
  你拍几呀?我拍十呀,十只青蛙跳进荷花池呀。
  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
  二、 活动目标:
  正因为这首儿歌的趣味性很强,没有多么大的记忆负担,特别适合一边玩一边学,所以活动的目标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