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从构建文化课程体系开始
作者:刘舒昱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上旬》2018年第11
        摘要:课堂是学校的主旋律,未来学校的成长应该由基础课程做支撑。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昆山四校从办学特出发,生成独具魅力的树(tree)文化课程体系,用美好的课程传承校园文化、浸润美好心灵、描绘未来蓝图。
        关键词:未来学校;树文化;课程体系;延展整合
        课程是学校文化变革的密码,是一所學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只有构建了一致性的课程文化体系,教育才会有灵魂、有方向、有生命力、有未来。结合学校校情,我们以打造精雅文化为课程开发整合策略,携手育林师的共同体——教师和家长,生成了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昆山四校独具魅力的树( tree)文化课程体系,让绿的生命主旋律演变成了学校特有的未来发展的文化符号。
        一、树(tree)文化课程体系的创建背景
        1.基于校情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育木成林”“育林成森具有四小特的生态教育体系,在获得学校文化实践基地校称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森林规划的顶层设计管理理念,将树文化渗入学校管理理念的精髓,影响和引领着昆山四校师生昂扬向上、心向阳光,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
        2.基于目标
        “树文化背后的深层含义是树人的文化,学校治校的终极愿景就是引领家校、社会,让树宝宝在快乐中享受阳光雨露的同时,能够成长为文明人类,以此奠基树宝宝的精雅品格、润泽精雅教育、健全精雅人格。
        二、树(tree)文化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产品,要打造特学校的内涵和灵魂,更需要用课程的理念来经营。精雅是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一方根植、滋养、润泽小树茁壮成长的沃土,昆山四校从为学生一生发展蓄能注力出发,我们将tree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1 Think-学会思考;2
Read-爱上阅读;3 Elegance-懂得优雅;4 Enjoy-享受生活。T-R-E-E组成树(tree)的英语全拼,诠释了小树在课程中成长、成人、成才所必修的学习品质。
        三、树(tree)文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措施
        聚木成林,融泽致远,树文化课程是润泽生命的教育。树宝宝在年轮式的累积、沉淀中不断融汇、壮大,犹如课程实施中文化的交融、情感的相汇、精神的融和,使得方寸之地的小校园发挥出森林教育的大效益,给予学生六年的精雅浸润,培育学生完整而丰满的人性。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接受志趣,强化树文化课程的实践体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领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我们将树文化课程通过基础学科延展课程月主题整合课程两大模块双轨并行。
        1.基础学科延展课程
        基础学科延展课程,即1+X课程,“1”是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科课程,“X”是指学科延伸项目活动。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鼓励教师将学校的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与国家课程教学过程相结合,尝试实现自己的教学主张,将国家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参与的实践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效果。例如,语文与阅读课程、诗歌、故事、小作家园地的亲密牵手,美术学科和书法的高度融合,音乐学科与小乐器、非洲鼓、京剧学科的有效对接,体育学科与篮球、艺术健美的强强联手,英语学科与绘本诵读、动画配音的多彩组合等多元的学科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原本的学科课程更加丰盈。多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完成了做学问由少及多的量变、由多到精的质变,使一成不变的学科内容经过有序的排列组合、拓展和深入,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2.月主题整合课程
        学生的生活原本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人为地把他们完整的经验分成不同的学科领域,把他们完整的生活割裂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几大板块。如果要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对其成长具有意义,就必须用一些融合的形式使各科课程内容要素有效地联系起来。基于上述认知规律,学校的月主题整合课程应运而生。
        秋之韵校月主题整合课程时间表:(1)九月——秋之韵:探究show(探究自然,创意生活);
十月——爱之魂:感恩show(爱的教育,生生不息);十一月——雅之行:优雅show(漫步艺林,品味人生);十二月——精之美:传承show(不忘初心,古今贯通);三月——德之馨:好习惯show(点滴规范,精雅养成);四月——教之臻:悦读show(畅游书海,觅求真知);五月——体之蕴:健美show(储蓄健康,茁壮成长);六月——梦之锦:成长show(完美展现,注力续航)。
        目前,月主题整合课程已经在昆山四校循环开展了三个学年度,经历了由初期的体教育、突出生长点,到目前开展探究合作、延展伸长点,现正在努力向发展学生个性、注力茁壮点推进的理想进程迈入。月主题整合课程的实施,强调的是知识的广度而不是深度,关心的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形式。我们更期望学生能够在课程中,将个体所获得的能力归璞于社会、家庭,应用于实践,完成课程的良性循环,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让棵棵小树向阳、向上生长。
        笔者认为,未来的课程设置万变不离其宗,它一定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未来储备,向未来出发,让我们用美好的课程塑造精雅的教育,用特课程传承校园文化,用课程浸润美好心灵,用课程与实践连接,用课程指向未来!
        参考文献:
        [1]薇薇恩·斯图尔特.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教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2]曹文平.课程文化构建:打造名校的必由之路[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