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古诗词的故事关于节气的作文
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篇1
    我与古诗词的故事:关于节气
    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我和古诗词之间的一段有趣故事。
    从前,我对古诗词可不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每当老师在课堂上教授诗词的时候,我就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那些字字句句看起来晦涩难懂,完全勾不起我的兴趣。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那是《曹植・杕杌》中的几句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轮明亮的月光穿过松树的枝干,在清澈的泉水上映射出缤纷的光影。那形象美好而生动!原来古诗词也可以如此贴近自然、富有生气啊。
    从那时起,我对古诗词有了全新的体会和热爱。只要仔细品读,就能发现古人用温柔细腻的笔
触,描绘了大自然中无数精彩绝伦的景致。更有趣的是,我发现他们常常借助"二十四节气"来表现不同的自然景观和季节变迁。
    我随手翻开了课本,就看到了白居易笔下的"谷雨"景象:"燕子去来江边树,吃住贫家是富人。" 一幅幅朴素生动的田园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燕子归来,春雨滋润,万物复苏。进入夏天,"麦秋"节气时,诗人们唱起了丰收的赞歌:"世人都晓神龙活,只有秋来夜叩门。"我仿佛看到了黄澄澄的麦浪在风中起伏,一派祥和富足的景象。
    再往后读,"白露"来临,秋风阵阵,万物凋零。杜牧的名句"黄云万里动风,白波九道流冰声"道出了秋日湖光山的雄浑瑰丽。时节至"立冬",再读那些描写雪景的诗句,就更觉有趣了。每读一句"风急天髙挽纤草,雪狂地白飞纷纷","松移白头催王气,霜吐寒鲜引虎威",心里就浮现出一副副雪地风光,令人沉醉在冰雪世界的苍茫幽静中。
    在这山明水秀的诗句中,我领略到了四时变换的规律。春华秋实,冬藏夏长,古人们以天地景物由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循环周期来反映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看着外面的枝头渐渐探出嫩芽,枯枝旧干重焕生机,我心里便油然升起一股亲近自然的情怀。曾几何时,那些看似平凡的景象如今都显得分外有趣动人了。
    我渐渐体会到,古诗词之所以流芳百世,恰恰是因为它们能用最简练优美的语言,捕捉自然界最纤细微妙的瞬间。春日里的"草绿绿,杨华落尽"、夏日的"枝上相呼扶起一朵红"、秋景里的"山伢子见火偷桃子"、冬天的"满地白茫茫"......古人遍览物,亲身体味过每一种景致的细节,方能成就那笔触如生的诗情画意。每每读诗,感觉仿佛自己也置身在那春夏秋冬变迁的大自然之中,心灵顿时受到了无尽滋养。
    从此以后,每一个节气我都会翻开古诗词读上几首。无论是本初的"雷公劈树花红缓缓""螳蛀飞来栖柴上"等作品,还是李白的"郝鱼何太清""春来我不先开口"的名句,对我而言都是生动有趣的自然景象。时光流转,季节轮回,古诗词就是我最好的向导,陪伴我领略到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美的一面。
    就这样,我与古诗词结下了一段奇妙而亲密的缘分。它们教会了我如何用赏心悦目的诗句去感知四季的变化,从而爱上了大自然的万千风采。我已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身走进那诗中的世界,去探访每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景了。相信,古诗词这扇美丽的窗户,将永远为我敞开一处处纯真自然的乐园。
篇2
    我与古诗词的故事关于节气的作文
    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有趣的作业,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节气"的作文,并融入古诗词的内容。我对古诗词向来很感兴趣,所以对此次作业也格外期待。
    提到节气,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二十四节气。它们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些节气听起来就很亲切,仿佛把大自然的变化融入了生活。从立春开始,春天来临,万物复苏。雨水时节,春雨淅淅沥沥。到了惊蛰,就能看到虫虫在土里钻出来了。春分的时候,白天黑夜才各占一半。清明时节最适合踏青,赏花赏景。谷雨了,庄稼将要开始生长。立夏的时候,老农把蚯蚓挂在门框上,预示一个丰收年。小满时节,麦子孕穗、籽粒将逐渐饱满。芒种时要把稻谷播种下去。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小暑时炎热逐渐加剧。大暑炎热酷热难当。立秋的时候虽然天气还很热,但夏天已经过去了。处暑是"暑去凉来"的时节。到了白露时分,就可以看到草木满地的白露珠了。秋分的时候,昼夜再次平分。寒露时的露水沾在草木上就有些凉意了。霜降时就开始有霜冻出现。立冬以后就算是正式入了冬季。小雪时虽有阵阵小雪飞舞,但并不算太冷。大雪则是雪下个不停,屋里屋外
都是白茫茫一片。冬至以后虽然是仲冬时节,但也就过去了一半。小寒时天气依旧寒冷,大寒时则是全年最冷的时候。我觉得这些节气对应的现象真是形象生动,让人读来如痴如醉。
    其实我发现,古代诗人们也是极其喜爱写节气的。比如说春天里最著名的诗作,就是《曲江》了,其中写道:"春暉融融,野花吐艳。牛羊怡献,孺子赪场。"我想古人一定很羡慕小朋友们能在春暖花开时欢蹦乱跳吧。夏天里,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就是白居易的《天净沙·秋思》,其中写道:"枯藤老树凄凉,小桥流水潺圳。纤风细雨夕阳里,一番寒梦。"诗人把秋景写得那么凄凉,真让人联想到了夏日将尽的那种萧瑟之感。
    进入秋季,有很多描写秋景的绝佳诗作。王维的《画》诗中写道:"松风吹解带,山月出registerz隈。挥毫把白纸,露洲从此见。"秋分过后,清凉的月下,诗人坐在松林中写生,不禁引起我自己也来写生的冲动。到了霜降时节,就想起温庭钧的那首《更漫漫其修远》诗中的名句"霜风凄凄,草木凄凄"了。可想而知,那时候草木都已经枯萎了,景确实分外萧索。
    最后进入冬季,杜甫那首《阅岭杂兴》更别有一番风味。诗中写道:"天寒日短非凄阆,还可从容御阶鰲。"可见寒冷的冬日里诗人也并无太多闷闷不乐之感。反而有种豁达的意境。还有一句"阳台留权作九襄"把我讽刺的很好笑,这古人就喜欢在寒冷时吟诗作对,真让人羡慕啊。
    总的来说,这次作业让我更加切身地感受和理解了诗词中蕴含的自然节气之美。同时我也越发热爱古诗词,并且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一名诗词大家。从今往后,我一定会更认真学习节气,并把节气融入生活,体会箇中趣味。对于这次难得的作业,我是获益良多哦!
篇3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古诗词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先人的智慧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古诗词。起初,我只是被那些优美的词句吸引,就像被一首动人的歌曲打动一样。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内涵。
    你们知道吗?在古诗词中,有很多和节气相关的优秀作品。节气,顾名思义,就是一年当中的24个节气,比如春分、清明、立夏等等。先人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敏锐洞察力,更展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