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2023届陕西省区域高频考点一模复习专题分层
—古诗阅读专题
陕西省榆林市2023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杜牧
远信初逢双鲤①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②冷,暮江寒觉晏裘③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注]①双鲤:代指书信。②姜被:兄弟和兄弟之情。③晏裘:晏子裘。春秋齐相晏婴,以节俭力行著称,着布衣鹿裘以朝。后因以“晏子裘”为称人节俭的典故。亦谓处境困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标题,诗人远行他乡,在冬至日让入京使者给弟弟捎封家信。
B.颔联写诗人借酒消愁,而愁不能解,遥想兄弟来获得一种心灵的安慰。
C.颈联运用典故,“姜被冷”既指被薄天冷,也传达了和弟弟的感情深厚。
描写冬至的优美诗句古诗
D.全诗抒发情感都极其委婉含蓄,天气、环境变化总能触发诗人的情感。
(2)这首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弟弟的殷殷情意,请简要分析尾联是怎样抒情的。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要先了解诗歌抒发情感的几种常用的方式,再根据诗句来分析。
【解答】(1)D.“全诗抒发情感都极其委婉含蓄”错误,这首诗颔联“忆弟兄”属直接抒情。故选D。
(2)诗歌尾联“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以景结情,愈加显示了兄长的心情之沉重。飒飒的寒风已让作者深感不安,更何况是冷雪呢?即使不是雪,难道雪天的到来还会远吗?思念关切之情演变为更深的惆怅焦虑。本文层层推进,还渐加强对亲人的关切之情。
答案:
(1)D
(2)尾联为景物描写(以景结情、虚实结合),诗人听到风吹竹门的声音,联想到可能会有冷雪打落在松窗之上,寒风已令诗人惆怅,冷雪更令诗人焦虑,诗人担忧弟弟如何度过这寒冷的日子。诗人特意描绘寒风冷雪的情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弟弟深切的关怀,这种景中含情的手法,更深切感人,回味悠长。
赏析:
这是一首书寄怀弟之情的亲情诗。
杜牧只有一个弟弟,兄弟友爱,曾因照顾生病的弟弟而弃掉监察御史和吏部员外郎的官职,可见杜牧对弟弟的关心。杜牧对弟弟的感情,我们也可以从他的这首诗看得出来。这首诗寄托了杜牧对弟弟情深意切的关心,这种关心,作者是通过最简捷朴素的生活层面加以表达的。作者善于运用对气候、环境的感
受来表达思念骨肉的忧愁、惆怅。首联点明了节令,冬至到了,气候转冷了,不知远方的弟弟境况如何?写封家书问候一下吧。时令的推移,引发了感情的起伏变化。颔联把两种感情加以对比,烘托对弟弟的殷切思念。一杯苦酒,默坐独饮,非但无以解忧,反而顿生愁绪无数。这种愁闷,不是遥远的国家之忧,而是更有直接的切肤之感的骨肉之痛。颈联更是表达了一位敦厚的兄长对弟弟关心的无微不至。作者以自身的感受来推测亲人的处境:天冷了,不知多病的弟弟是否知道保重自己的身体?是否知道添衣加被?这种关心之情着实感人。尾联愈加显示了兄长的心情之沉重。飒飒的寒风已让作者深感不安,更何况是冷雪呢?即使不是雪,难道雪天的到来还会远吗?思念关切之情演变为更深的惆怅焦虑。本文层层推进,还渐加强对亲人的关切之情。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
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陕西省宝鸡市2023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①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②。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栖身戍楼。②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描绘了一组对立形象:诸将侃侃谈论立功封侯,诗人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
B.诗人引用刘裕在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典故,切合了重阳宴集的标题,也照应了首句的“诸将”。
C.对于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雨坎坷,诗人无比忧愁,情绪低沉,全词抒发了人生无常、万事皆休的悲慨。
D.本词不借助景物渲染,风格豪放,语言质朴,有的句子完全口语化,体现了“以俗为雅”的特点。
15.本诗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诗人的形象特征,并说明所用的手法。【答案】14.C15.①耿介孤高,鄙弃功名富贵。诸将谈论立功封侯,诗人却独倚高楼,沉浸在音乐中。对比反衬,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
②开朗豁达,热爱生活不服老。诗人举杯劝酒,兴致勃发,插花于头,设想花该笑他年纪大还要簪花自娱。用拟人手法,借花自嘲,表现了开朗豁达的胸襟。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全词抒发了人生无常、万事皆休的悲慨”错误,词的下片遂转而为开朗达观。词人举杯劝酒:“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还是开怀痛饮,莫辜负这大好秋光和杯中酿。“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表达出热爱生活的不服老精神和开朗豁达的胸襟。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诸将谈论立功封侯,词人却独倚高楼,沉浸在音乐中。塑造了词人耿介孤高,鄙弃功名富贵的形象。一是热衷于名利的诸将,一是特立独行不慕名利的词人,运用了对比反衬,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快快畅饮不要留下,酒味醇香依旧。诗人举杯劝酒,兴致勃发,插花于头,设想花该笑他年纪大还要簪花自娱。塑造了开朗豁达,热爱生活不服老的词人形象。将“花”比拟成人,有人的行为“笑”,这里词人借花来自嘲,表现了开朗豁达的胸襟。
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①
杜甫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
宠行舟远泛,怯别酒频添。
推荐非承乏②,操持必去嫌。
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③。
【注】①此诗为诗人于广德元年送友人暂至绵州时作。东津,属绵州,今四川绵阳。阆州,今四川南充。录事,即录事参军,官甚微。②承乏:指官位空着无人出任,暂且由自己承担。旧时常用作官场自谦语。③《晋书·陶潜传》:“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题目交代了诗歌的送别主题,送别地点在东津,送别对象为友人韦讽。
B.首联写诗人虽未亲到阆州,但听闻阆州山水之美,友人此行可以吏而兼隐。
C.颈联写友人此去并不是官位空着无人出任才被推荐,而是需要他去“操持”。
D.尾联运用典故,实写友人到任之后,巡行县下,对陶潜式的县令没有怠慢。
15.请简要概括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D15.①首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过亦官亦隐生活的羡慕之情,以此安慰友人;②颔联表达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③颈联、尾联寄寓了对友人赴任的期望与劝勉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的能力。
D.“实写友人到任之后,巡行县下,对陶潜式的县令没有怠慢”错误。尾联是对未来的设想,是虚写,即叮嘱友人他日如承府州之命,巡行县下,不得怠慢陶潜式的县令。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联“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写作者听闻阆州风景优美,友人此行可以过上半官半隐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同时诗人也是以此来安慰友人;
颔联“宠行舟远泛,怯别酒频添”,写诗人不忍与友人分别,频频为朋友添酒,表达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联系注释②“承乏:指官位空着无人出任,暂且由自己承担”可知,颈联“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写友人此去并不是官位空着无人出任才被推荐,而是需要他去“操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能和品质的肯定和赞许;尾联“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运用典故,叮嘱友人他日如承府州之命巡行县下,不要怠慢了陶潜式的县令。可见,颈联和尾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赴任的期望与劝勉之情。
陕西省汉中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荆门浮舟望蜀江①
李白
春水月峡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③。
江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