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教案1  活动目的:
⒈认识数字8,感知数量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⒉能感受数字与生活之间的联络。
⒊初步培养观察、比拟和反响才能。
⒋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才能。
⒌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⒈自制PPT
⒉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7页《8躲在哪里》,蜡笔。
活动过程:
㈠PPT图片:八个妈妈和八个孩子,导入活动。
⒈师:有一些漂亮的妈妈们生日快到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引导幼儿数一数〕
⒉师:8个妈妈每人都有一个孩子,那他们一共有几个孩子?
⒊师:有8个孩子是好朋友,他们准备一起去商店买同样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呢,我们快去看看吧!
㈡结合PPT,目测点数8以内的数量。
⒈师:看一看,商场里有什么商品?〔包包、鲜花、衣服、裙子、手套等〕
⒉师:想一想,8个妈妈过生日他们需要准备几份礼物?
⒊师:什么商品正好是8样?〔包包、裙子〕
⒋讨论:能买8只手套送给8个妈妈吗?为什么?〔不能,手套是一双一双的,8只手套只够4
个人戴。〕
⒌师:假如他们想选购其他东西,但数量不够,有什么方法吗?〔请商场进货〕
⒍师:如今商场里有几朵鲜花、几件衣服、几只手套?还需要准备多少东西?
㈢认识数字8,感知数量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⒈师:如今商场里有8朵鲜花、8副手套、8件衣服、8只皮包、8条裙子,他们都可以用哪一个数字来表示?〔出示数字8〕
⒉师:8像什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⒊师:数字“8”还可以表示什么?〔8个生日蛋糕、8位小朋友……〕
⒋幼儿观察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7页《8躲在哪里》上半局部的内容,观察图中物品的数量,给数量是8的物品涂上颜。
⒌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⒍检查与评价
㈣联络实际生活,进一步认识数字8。
⒈请幼儿说说平时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数字8。
⒉结合PPT,引导幼儿寻生活中的数字8。如车牌上、电梯里、门牌上、遥控器上等等。
活动反思:
我们从纲要和指南中就能看出不管哪个文件,它对于数学的兴趣培养和数学在生活中重要作用的重视。因此,结合幼儿当前的思维特点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我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借由玩具和积木的材料,为孩子们提供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科学学习方式。
数学活动的习得和情景性、主题性的交融很重要。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透入着浓浓母子亲情主题“我有多爱你”中的一个活动,主要借助送妈妈的'礼物及礼物上的数量来感知数字的实际意义,并在看看、数数、画画中进一步感知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教案2  活动目的:
1.学惯用点子记录的方法统计送各种礼物的人数。
2.能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才能。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送给妈妈实际点的礼物礼物图片、统计表每组一张,大统计表一张、铅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我给妈妈送礼物。
1.老师:小朋友,平时妈妈照顾我们非常辛苦,你们想不想送一份礼物给妈妈呢?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礼物,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礼物?请幼儿看看礼物,一共有几种礼物?(8种)8
种礼物,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出示数字8)
2.那谁来说说,你想送给妈妈什么礼物?
3.幼儿挑选一样自己最想送给妈妈的礼物。
二、计礼物数量。
1.你选了什么礼物送给妈妈?
2.我们每个小朋友送的礼物都不一样,有什么好方法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全班送围巾的有几个人,送项链的有几个人呢?幼儿说一说。
3.出示统计表
(1)师:老师请来了一张统计表帮助。小朋友,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统计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呢?
(2)幼儿认识统计表:上面一排是礼物,下面是统计人数,中间的这一段格子是让你把礼物贴
到礼物标记的下面。比方:你们组有一位小朋友选了包包送给妈妈,就把礼物贴在包包的标记下面的格子里。另一位小朋友选了项链,那他应该把礼物贴在哪里呢?(项链下面的格子里)等你们组所有小朋友的礼物都贴好之后,选一位小朋友用点子记录送各种礼物的人数。记录在下面一排的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