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18条1款
摘要:
1.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2.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3.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4.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正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18 条 1 款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一种常见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它充分体现了劳动者的自主择业权和用人单位的自主用人权。本文将详细解读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条款和注意事项。
首先,关于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根据《劳动法》第 18 条 1 款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条款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劳动合同法》也对这一条款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补充。
其次,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一般来说,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二是双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时间和经济补偿等事项;三是用人单位按照法定程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只有完成上述程序,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才能生效。
再次,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和本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不能低于法定最低标准。
最后,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一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二是劳动者在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时,应当认真阅读协议内容,确保自己对协议中的各项事项有充分了
解;三是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如转移档案、社保关系等。
总之,在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时,双方都应当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劳动合同的解除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