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故都的秋》之美分析
现行高中语文第三册选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它集中笔墨赞美了北国的秋天,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怀。现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它所蕴含的美:
一、整体建构的对称美
《故都的秋》涉笔记述游踪、写江南之秋、颂北国之秋三方面的内容。从层次安排上看,作者采取了这样的程序:记游——江南秋——北国之秋的浓·北国之秋的深味——江南秋——记游。从笔墨详略上看,处于正中地位的北国之秋的浓、深味泼墨最多,多镜头,多角度,精雕细刻,极尽描绘、渲染之能事,从而构成了全文的主体;处于两翼的江南之秋,则描述得相当简略、概括,显然是作为主体的铺垫、陪衬而出现的;而处于两端的开头和结尾,写故都之行的理由和游览后的感受,则只是作为主体的引线和收束而涉笔的,所以写得最为简略。这不仅仅是个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问题。更值得玩索的是,整篇文章就像一架镶嵌得十分对称、得体的风景画一样,主体画面居中,外围先染上一层可以反衬中心画面的底,然后再镶上一个镜框。这种中间粗两头细的对称结构,既能给人以整体设计美的感受,又具有突出中心画面的作用。
二、惹人心醉的“”、“味”美秋之
《故都的秋》写秋景,着眼于秋和秋味两个方面,以“”、“味”二字贯串始终。首段先写“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出“”;后写“我”“上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故都的秋味”,点出“味”。第二段写出江南之秋,说“颜显得淡”,“秋的味”“秋的”“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倒数第二段写江南的秋,“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用衬托,对比手法突出北国之秋的“浓”、“味永”。中间部分极写了北国之秋的、味。看,“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出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秋、秋味充满诗意。故都的秋雨更加醉人,“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睛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国的清秋的佳日”、味特别诱人:“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是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无怪乎,作者评论说:“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三、厚重的人文精神美
在二十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像郁达夫这样的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他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间愁苦与哀痛。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一面;在文中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通过小院静观、槐蕊清扫,残蝉闲听、雨后风凉、枣红佳日五组景物,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以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特别是“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Iogy来,总能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国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分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
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等文字集中蕴蓄着文化气息和珍爱感情,从此可以体会到厚重的人文精神美。
第四、朴素自然的语言美
《故都的秋》语言朴素、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值得细细品味。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个“啊”字,朴素而又自然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爱之情,“来得”这个词反复使用,使句子留下了绕梁不息的余韵。“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一丝一丝”、“十分的秋意”,明白如口语,“漏”字用得极好,细腻而又传神地写出了浓阴下日光的倩影,突出了秋的“静”和“清”。整个句子长短相间,节奏和谐,抑扬有致,蕴含着作者深深的爱意。
当然,《故都的秋》还有很多美的因素,此文不再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