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课程的理念
作者:朱永新 冯建军 袁卫星
来源:《教育》2017年第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学会生存生活”“重视生命教育的概念,并把生命教育学会生活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为新时期开展生命教育指明了方向。
        新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培养出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全球视野、既有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为此,新教育实验提出了未来新教育的课程体系,它以生命教育为基础,在这一基础上构建公民教育、艺术教育和智识教育。新教育实验遵循让师生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的理念,把生命教育作为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借助生命教育课程,开展新生命教育。
        新生命教育,即新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教育。它区别于以往工具化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发展性的生命教育。它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理念,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成就人生。
        新生命教育课程是在新生命教育的理念指导下研制的课程,它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主线,以呵护人的自然生命、完善人的社会生命、提升人的精神生命为价值追求,围绕生命活动和生活而组织,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幸福的人生。
        一、课程的性质
        新生命教育课程是以儿童生命为原点,以其生活为主线而组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 生活性
        生活是生命的动态存在,生命在生活中成长,生活是生命的根基。所以,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基于生活,在生活中,为了生活。基于生活,是指以兒童生活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在生活中,是指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生命教育课程的主要源泉,在教师引导下体验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为了生活,是指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
发展中生活,最终使他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因此,新生命教育课程是一种生活课程。
        2. 综合性
        新生命教育课程以儿童生命发展为圆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围绕儿童生命发展中的生活问题组织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涉及到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政治、体育与健康、自然、科学、社会、历史等多学科的整合,涉及到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禁毒教育、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多个主题内容的整合,是一门多主题、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3. 实践性
        新生命教育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授,其教与学的逻辑是实践性的,是一门以社会生活实践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性课程。课程形态主要是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或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学生掌握生命保护的技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判断、体验他们自身的经验,或在影片欣赏、角扮演之后,获得生命的体验和心灵的震撼。本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命,在活动中感悟生命,在活动中建构生命。
        4. 生成性
        生命不是预设的,是在生活中不断生成的。新生命教育课程基于儿童的生命发展需要,以儿童生活为核心组织内容,因此,随着儿童生活和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组织和调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也随着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的需要,以及不同阶段所面临的生命问题组织相应的内容,使生命教育内容随着年龄阶段的发展呈现螺旋上升的形态。生成性还体现在课程实施上,教与学都是动态的,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课程是开放的,一切有利于生命成长,为生命提供滋养的内容,都可以列入生命教育的课程,或成为生命教育的课程资源。
        5. 人文性
        新生命教育倡导尊重生命,快乐生活。因此,新生命教育课程,必须树立生命为本的理念,尊重生命的特性,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创造充满关怀、激励、温暖的人文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更加真切和更为丰盈地感到生活的意义和美好,陶养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提升儿童的生命质量和幸福生活指数,让他们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本课程的价值追求
        教育起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教育的过程与人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应当是相统一的。没有教育,幸福生活只是空想;没有幸福,教育与生命便没有目的;忽视生命,幸福教育就没有意义。因此,新生命教育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要让受教育者拥有健康的身体、积极的生活、过有意义的人生,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
        (二)发展性的全人教育是本课程的基本思想
        以往的生命教育,主要是作为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生命危机和问题(如自杀、暴力、、艾滋病等)而提出的,是作为应对社会问题和生命伤害的工具,带有工具性和干预性。新生命教育,区别于干预性的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的完整需要,是一种发展性生命教育。它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发展需要出发,致力于生命的统整与和谐发展,呵护自然生命,完善社会生命,滋养精神生命,实现生命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新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本课程基于完整生命的动态发展需要而设计。
        (三)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成就人生是本课程的重要目标
        新生命教育课程以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为原点设计。针对三重生命发展的要求,生命教育课程必须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成就人生。珍爱生命是基础,积极生活是关键,成就人生是归宿。只有做到了这三个方面,生命才是健康的、幸福的和有意义的。
        (四)儿童生活是本课程内容的基础
        生命与生活是一体两面,生命寄寓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是生命成长的基础。因此,生命教育课程不能脱离生活,儿童生命的成长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感悟和行动。生活从范围上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从性质上来说,是健康的、积极的、快乐的、幸福的。本课程正是在儿童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生命发展中的关键主题,引导他们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体验成长中的美好,过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快乐的、幸福的生活。
        5.实践活动是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
        新生命教育既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现象,掌握生命发展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生活
技能,学会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生命、体验生命、砥砺生命、发展和完善生命。认识生命不是新生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命。新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生命,生命只能在活动中发展。因此,活动成为生新命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这些活动包括实践活动、体验活动、研讨活动、反思活动等。无论是哪种活动,都要体现出活动中主体的积极性、建构性、反思性。生命的发展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只有通过活动实现生命的觉悟,才能真正促进生命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新生命教育课程基于完整生命发展的需要,以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和成就人生为目标,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生命目标领域专题组建课程体系。
        三重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
        三重目标是: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成就人生。
        六个领域是:生命与安全、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养成、生命与交往、生命与价值、生命与信仰。
        六个领域构成新生命教育课程的基本架构,在这样一个基本架构中,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小学13年级、46年级、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生命发展的特点,根据该阶段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和面临的问题,设计不同阶段生命教育的主题,这些主题整体上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每一个阶段的主题既反映生命的本质需要,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能够反映不同时期生命发展面临的问题,具有生成性。
        (作者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