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低年级儿童生活为基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教材中的每一幅图片、每一段对话、每一次提醒都凝聚着教材编者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呵护和尊重。
一、析学情重基础关注学习效益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应首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示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如:教学《亲亲热热一家人》时,从展示“我来介绍我的家人”入手,先请孩子们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自己的家人,在课堂上通过向小伙伴、老师介绍自己的家人,增进儿童与家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培养儿童对家的自豪感以及对家人的情感,体味一家人的幸福。《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又走向儿童的生活,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幸福、校园的可爱、社区的美好,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生活习惯,学会生活和做人。
二、引探究重体会关注学习收获
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关注学生当下的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观念,为学生今后生活奠定基础。如在执教《上学的一天》“过马路”这一板学会生活
块时,通过先让部分孩子根据课本“小剧场”学走人行横道线的提示、模仿生活中的实际情景来表演如何过马路,再请孩子们结合生活常识讲讲平时过马路的经验或者
体会,最后结合“法治墙”板块的内容让孩子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哪些路道是安全或危险的,让孩子的上学之路更安全。课堂教学要把知情意行结合起来,让儿童学以致用,解决儿童生活的实际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儿童的生活。
三、看长远重实践追求健康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从儿童的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所以,课堂的学习不能只局限在教室,而应该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学以致用,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