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音乐教案
《劳动最光荣》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方法。
  2、使幼儿知道唱歌时应该用最优美的声音唱。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歌曲《劳动最光荣》
  2、课件-图片:蜜蜂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手挽花,要求幼儿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
  2、歌曲-大雨小雨
  让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唱歌,注意唱大雨的声音时,应该声音大一点,唱小于的声音时唱的声音小一点。
  二、展开
  1、幼儿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出示图片-蜜蜂
  提问:小蜜蜂是爱劳动的小动物吗?
  请小朋友说说小蜜蜂是怎样爱劳动的?
  教师:雄鸡一早就来唱歌,它特别的勤劳。小喜鹊在造新房,小蜜蜂在采蜜糖,他们都很勤劳。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歌曲呢,你听一听歌曲里面唱的什么,听出来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
  2、教师完整的示范歌曲一遍
  3、教师引导幼儿按歌曲的节奏说歌词两遍,幼儿听旋律,闭上眼睛轻轻的听,用身体的动作打节奏,直到幼儿熟悉。
  4、让幼儿把歌词填到旋律里面,教师重点示范:附点音符的地方,让幼儿多唱,熟悉。
  5、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表演歌曲
  三、结束
  音乐游戏:种葵花
  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儿歌《劳动最光荣》
  太阳光金亮亮
  雄鸡唱三唱
  花儿醒来了
  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造新房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因为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出发,从生活中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内容,所以孩子们兴趣较高,在活动中也显得比较主动、积极。在活动能够中,老师和幼儿的关系的平等的,整个活动氛围是轻松的、快乐的,但整个活动安排的"量"较多,以至于在体验歌曲情绪这一环节中幼儿体验得不够深入,教师引导得也不够。可以将感受乐曲欢快的旋律和体验情绪相结合,进行分段欣赏,让幼儿一段一段欣赏,教师分段营造氛围,进行分析、让幼儿创造性地
去表现,这样就可以为后面的完整体验作好铺垫了。
《劳动最光荣》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各种行业的劳动内容的初步了解,使幼儿了解劳动的艰辛,直接激发幼儿对劳动者的尊重之情。
  2、通过活动体验劳动所来的成功感,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图片,如:医生、司机、警察、消防队员、教师、营业员等。
劳动最光荣的内容  2、歌曲《劳动最光荣》的磁带、录音机或钢琴。
  活动过程:
  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吸引幼儿注意力,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1、教师出示劳动者的图片,提问:
  (1)“图片上的人是做什么工作的?”
  (2)“他们工作时主要做哪些事情?”
  2、学习儿歌《勤劳的孩子》
  (1)教师讲解儿歌每一句话的意思。
  (2)请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学念儿歌。
  (3)幼儿站起来围成半圆,和教师一起一边念儿歌,一边做模仿动作。
  活动反思:
  1.歌曲具象,让幼儿“动心”
  幼儿的学习是心灵的接触,因为只有心灵方能达到心灵,知识的传授也不能脱离心灵的轨道。当幼儿“动心”后,才能直接触及幼儿的理智和心灵,从而作用于对事物的认识,对自身的反思。
  要让幼儿对歌唱活动“动心”,首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首能激发幼儿“动心”的歌曲。“劳动最光荣”的音乐用节奏、装饰性变奏的手法发展为A+A′的结构,旋律用五声音阶宫调式,活泼明朗,节奏鲜明。但整个歌曲较长,作为歌唱活动开展就必须截取,A部分:“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歌词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符合大班幼儿好模仿,对生活化的、趣味性的、象声的、象形的歌曲特别感兴趣的年龄发展特征。
  2.策略有效,让幼儿“开心”
  (1)教师的清唱。随着电教设备、多媒体的投入,老师的清唱似乎“难得一求”。 中班幼儿还没有能力视唱,听唱便成了他们学唱歌的唯一途径,歌唱活动首先得让幼儿听清楚演唱的
内容是什么。在清唱时,教师走近幼儿、走进幼儿,字正腔圆地和幼儿面对面唱歌,通过教师自己的范唱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充分表现出来,由内而外,以情带声,让幼儿感受到歌唱时“弹”的魅力,从而产生情绪、情感的共鸣,促使幼儿与教师一起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