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联考作文对“躬身入局”和“置身事外”的看法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曾国藩曾讲过一个故事,两个挑重担的人相遇在南方农村狭窄的田埂上,谁都不愿意让路,这时候来了一个旁观者,自己跳到了水田里,对其中一位说,来,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一会儿, 你侧身过去。曾国藩总结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他的《树上的男爵》里塑造了一个生活在树上却始终热爱大地的形象, 提出“因为想看清尘世,就应当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荣者自安安,庸者自碌碌,关怀则乱,当局者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置身事外,可以多一分自由超脱,于人于事,都是大有裨益。
请综合以上材料,对“躬身入局”和“置身事外”这两种态度,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解读
两则材料指向不同的观点:材料一通过旁观者“躬身入局”的方式解决了两个挑重担之人谁也不肯让路的矛盾,以小见大,强调“躬身入局”的重要意义之一是有成事的希望;材料二则通过树上的男爵对大地的态度,强调“置身事外”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多一分自由超脱。
由此,出卷老师要求我们对“躬身入局”与“置身事外”这两种态度谈看法,指向非常明确。
审题立意
根据对材料的解读,我们可以有三种立场:
第一,肯定“躬身入局”的重要意义,由点到面,发散思维,文章主体以阐述“躬身入局”的原因与意义为主;
第二,肯定“置身事外”的重要意义,由点到面,发散思维,文章主体以阐述“置身事外”的原
因与意义为主;
第三,也是阅卷老师最愿意看到的,“躬身入局”也好“置身事外”也罢,要辩证看待,因人因时因事而异,“该入局时入局,该置身事外时置身事外”,主体主要体现自己的辩证思考。
理论素材 
1.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风声》
2.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3.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
5. 事在人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顺其自然是一种达观的生存之道,水到渠成是一种高超的入世智慧,淡泊宁静是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无事时,澄然;有事时,断然;得意时,淡然!
6.只管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明·张凤翼《灌园记·后识法章》
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孔子
8.管闲事,落不是——鲁迅
9.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
10.所以我就有一种偏见,以为天下本无所谓闲事,只因为没有这许多遍管的精神和力量,于是便只好抓一点来管——鲁迅
示范标题
1.躬身入局,担当作为
2.置身事外,岂非逍遥
3.该入局时入局,该洒脱时洒脱
4.入外之间,因事而异
优秀范文
入外之间 因事因时因人而异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说:“直面挑战,躬身入局,这是我们做事的人。”他把躬身入局定义为做事,定性为直面挑战,这与时代呼唤的“实干”不谋而合,对于这种定性我们当然喜闻乐见。(方老师点评:不以原材料的内容引入但紧扣材料,避免阅卷者审美疲劳)
但是难道我们真的必须时时刻刻“躬身入局”吗?其实,“躬身入局”还是“置身事外”最终取决于事情的性质、人的实力以及时机的选择!(方老师点评:但是引起转折,提出中心观点,点题)
若此事损害到自己、集体甚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利益,此时的置身事外就是懦夫的表现;若此事于己无益,反而徒增他人烦恼,此时的置身事外就不可谓不明智。(方老师点评:假设论证,置身事外因事而异)
同理,若入局有益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矛盾的缓解,同时不损害他人利益,甚至如曾国藩故事中的旁观者般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此时的“躬身入局”,就是大我的担当。正如新冠疫情之下84岁高龄的钟南山先生毅然逆行武汉,去往风暴的中心,只为守护国人生命,如此的
入局我们敬佩且感恩。(方老师点评:假设、举例论证,躬身入局因事而异;同时回扣曾国藩的材料避免离题)
但如果入局成为了火上浇油就是一种非理智的选择了。正如肖战粉丝引发的227事件,若每一个粉丝或者大部分粉丝能够置身事外,或许肖战也不会成为起而攻之的对象了。(方老师点评:假设、举例论证,躬身入局因事而异)
因此是躬身入局还是置身事外还是要因事而异。(方老师点评:总结第一个分论点)
当然,因事之外还需因人而异。(方老师点评:过渡,点出躬身入局还是置身事外需因人而异)
我们赞扬舍身救人的勇敢,但我们不需要没有理智的英雄。12岁小学生为救人溺水身亡,我们不需要这样躬身入局的悲剧;3月28日爆发的四川凉山大火致19名战士牺牲,如此的躬身入局我们痛心但是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担当。躬身入局还需量力而行,因人而异。(方老师点评:举例论证,躬身入局还需量力而行,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之外也需因时而异。(方老师点评:过渡,点出躬身入局还是置身事外需因时而异)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没有准备好的入局只能是陪跑,此时置身事外,养精蓄锐不失为良策。正如2001年中国的入世就是在前期种种的准备以后的入局,而不是脑子一热的决定。正如在意大利严峻的疫情期间,中国先后派专业医疗团队赴意援助,这叫适时的入局,而美国在全球合力抗疫的条件下,还在鼓吹“中国病毒”,这就是不合时宜的置身事外。(方老师点评:举例论证、联系现实,向阅卷者展示考生不仅读圣贤书,还关心国家大事)
李嘉诚说:“成功没有必然的方程式。”是躬身入局还是置身事外同样没有必然的方程式,它需要我们做一个理性的人,学会随机应变,因时因事而异。国家有难,必躬身入局;危害他人,必置身事外。(方老师点评:引用名言,总结全文,点题)
【名师综评】
本文的最大特点是将辩证进行到底,一以贯之。结构上运用并列式,从“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三个角度切入,论证全面,逻辑清晰,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