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轮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固定搭配汇编及习题
固定结构也称作“固定搭配”“惯用词组”。固定结构的含义,一般由组成固定结构的单音节词的含义组合而来。
有些固定结构与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词形完全相同,也可以将其看做古今异义词来对待,复习时要特别留意。例如:“虽然”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一般用作转折复句的关联词,后面往往有“但是”“可是”与之呼应;但是在文言文中是由单音节词“虽”和“然”组成的词组,“虽”字义为“即使”,“然”字义为“这样”,所以文言文中的“虽然”一般翻译为“即使这样”。
有些固定搭配在语义发展过程中已经具有了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如“然而”,既有“这样,但是……”的含义,也有单纯表示转折的含义,后者与现代汉语中的含义一致。
下面列出文言文常见的固定搭配,例句均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部分例句不足的,选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加以补充。
【如何(若何、奈何)】:①“如之何”的紧缩形式,怎么办,怎么样;②为什么。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屈原列传》)
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屈原列传》)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杞人忧天》)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杞人忧天》)
练习: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2022年新高考全国卷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2022年新高考全国卷Ⅰ翻译真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2022年全国甲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2021年全国甲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怎么办
孙权劝学练习题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何如(何若)】:怎么样,怎么办。
“求/赤/点!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齐桓晋文之事》)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练习: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5.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2022年全国乙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季氏为无道,僭于公室久矣,吾欲弑之,何如?(《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孰与(孰若)】:与……相比怎么样。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练习: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史记·曹相国世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则】:①(既然)如此,那么……;②相当于“然而”,但是。
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齐桓晋文之事》)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谏逐客书》)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练习: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9.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子贡问:“师(注:子张)与商(注:子夏)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①(如果)这样,却……;②但是。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过秦论》)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练习: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1.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2022年新高考全国卷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虽然如此,即使如此。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庖丁解牛》)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练习: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3.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大王裁其罪。(《战国策·秦
策一·张仪说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於)是】:①在此;②连词,表承接;③连词,因此。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齐桓晋文之事》)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齐桓晋文之事》)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鸿门宴》)
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鸿门宴》)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归去来兮辞》)
练习: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5.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以】①用什么,凭借什么;②为什么。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齐桓晋文之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苏武传》)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苏武传》)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种树郭橐驼传》)
练习: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