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单元复习练习题
(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诗文默写填空。(8分)
1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4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城洛城闻笛》)
5)陆游《游山西村》中“              告诉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要学会坚持,有时新的转机不经意间就会出现。
6)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结束之际,引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作为寄语,希望13亿多中国人民继续书写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pìn) 那(chà) 恶(zēnɡ) 窗(xián
B.愧zuò) 足(shè) 商zhuó) 懊sānɡ)
C住(piē) 迟dùn) 呻吟(shēn) 狂(diān
D红(yān) 热(chì) 白(piāo) 重(shèn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仙露琼浆 锋芒必露 忧心忡忡 扑朔迷离  B.悲天悯人 耀武洋威 察言观 层出不穷
C.妇孺皆知 语无伦次 以身作责 蚁排衙  D.一以贯之 毛骨悚然 颠沛流离 马革裹尸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先生一直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以为然,在查出高血压和糖尿病后,依旧过着胡吃海喝、烟不离手的日子。
B.周有光先生对自己的成就,往往付之一笑,对自己碰到的一些奇人趣事,总是穿插上一些自我调侃的“画外音”。
C血气方刚的青年时代是一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此时,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状态最好,功能最佳。
D.江汉区在产业培育上瞄准高端,在项目引进上精挑细选,在土地利用上精打细算,在规划实施上精耕细作。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国妇联27日决定授予关改玉等10位杰出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
B.社会信用体系能否有效运行和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构建跨地区和跨部门的联合奖励机制。
C.由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周恩来纪念网”正式在北京上线开通。
D.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人口抚养比还会发生变化,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
6.下列语段横线处句序已被打乱,调整后的正确顺序为:      (只写序号)2分)
              顾名思义,根茎粗壮、供取藕食用的品种为藕莲;籽实饱满、以培养莲子为目的的品种为子莲;花朵美丽、作为观赏栽培的品种,则为花莲。
①所以,为了方便起见,人们就根据用途的不同,将荷花分为了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类。
②作为荷花的一个变种,并蒂莲跟其他荷花品种又有什么区别呢?
③这得先从荷花的分类说起。
④因为荷花的品种资源很丰富,仅我国传统的荷花品种就达200个以上,并且还有新品种不断涌现。
7.阅读下列《海底两万里》选段,回答问题。(2分)
 “真美!真美!”康塞尔喊起来。
 “是!真美!”我说,“十分好看的景象。尼德·兰,是不是?”“嗯!是的!真美!” 尼德·兰回答说,“真华美!真壮丽!我很恨自己,我不能不这样说了。人们从没有看过这样的景象。不过这景象可能要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如果我要尽情说出来,那我想,我们眼前看见的事物是上帝不许人的眼睛看见的!”
为什么尼德·兰说“我们眼前看见的事物是上帝不许人的眼睛看见的”?
                                             
8.综合性学习。(6分)
同格中学七年级(2)班开展“网上读写与交流”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甲同学从网上下载了一则消息,请为之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2分)
                                      
中新网北京33日电 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首站今日在北京拉开序幕。中国新科奥运冠军任茜与搭档昌雅妮迎来女子双人10米台国际大赛首秀,并以340.26分夺得冠军。在里约奥运会上勇夺两金的中国选手陈艾森与19岁小将杨昊搭档,以超过第二名近70分的高分夺得男子双人10米台冠军。
  (2)乙同学从网上下载了“2012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表”,请你仔细观察,用一句话概括其中的主要信息。(2分)
                                             
3 第二季 《中国诗词大会》于2017129(大年初二)27日期间连续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以罕见的魅力把老中青三代人同时吸引到电视机前,不仅刷新了收视率新高,而且在荧屏内外掀起了一波波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热潮。同时广大网民也纷纷发表感言,为活动点赞。(2分)
网民1:央视不忘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以古诗词精心打造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无疑是向全国人民呈上了一盘丰盛的文化大餐。
网民2:热衷关注诗词大会,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喜欢,爱国、爱家、爱生活是古诗词的重要题材,这些共通的个人情感和人性思考穿越时空引起共鸣。
作为喜欢中国古典诗词的你发表的感言是: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4分)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2分)
                                             
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4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花 何陋有(《陋室铭》)
B.予菊,花之隐逸者也 初,权吕蒙曰(《孙权劝学》)
C.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自钱孔入,钱不湿(《卖油翁》)
D.香远清 自以为大有所(《孙权劝学》)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可爱者甚(      )
2)亭亭净(      )
3)陶后有闻(      )
4乎众矣(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孙权劝学练习题
                                             
14.作者意在咏莲,可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呢?(2分)
                                             
15.作者借莲的形象来抒写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5分)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
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 
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
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