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同步练习,学习一遍过五年级上册试卷答案
语文:
一、积累运用(38分)
选择题1―6题。(1 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氛围(fēn) 脊梁(jǐ) 污秽 (suì) 扣人心弦(xián)
B迸溅(bèng) 嶙峋(lín) 潜行(qiǎn) 恹恹欲睡(yān)
C香醇(chún) 跻身(jī) 飞窜(cuàn) 争妍斗艳(yán)
D相称(chèn) 模样(mú) 聆听(lín溃 卷帙浩繁(yì)
2 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春天来了,天气 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嫩芽。
②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 ,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③大自然用“死”的物质 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 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A逐步 置之不理 创造 制造B逐渐 置之度外 制造 创造
C逐步 置之度外 制造 创造 D逐渐 置之不理 创造 制造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从新城区到老城区,沿街庄重典雅的建筑,精致中透着秀气的园林,温文尔雅、朴实守礼的市民使外地游客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B 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只有校长有时还能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C 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D 有些干部不注重调查研究,到了基层,下车伊始就发议论,提意见。
4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为了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B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到改革开放。
D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因此,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①其中包括他们的肤、相貌、身材、线条、姿态、气质、风度等许多方面。
②这样的美,才是广大女性更加向往、追求和渴望的。
③真正的女性美,应该是结实、精干、肌肉强健,富有区别于男子的特有的曲线美。
④越来越多的人们现在都倾向于认为:现代女性的人体美,绝不是苗条、柔软、纤细。
⑤当代青年人心目中美的典型,已不再是一个或一种人,而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模式。
⑥既不失女性的柔媚,又足以承担生活竞争的压力,担当起社会的责任。
A⑤⑥③②④① B⑤④⑥②①③
C⑤①④③⑥② D②⑤①③④⑥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孙权劝学练习题A《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文中“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组织文章的感情线索。
B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作者左拉,英国作家。莫泊桑,法国著名小说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成名作《最后一课》。
C《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D最能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小说,我们从鲁迅的《孔乙己》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看到了封建科举制度笼罩下的炎凉世态和深受其害的畸形知识分子形象。
7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当下,由于工作压力大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家长忽视了孩子的童年,有的花高áng的学费把孩子送到早教机构,有的'甚至早早将孩子送到国外,不知不觉中shū远了与孩子的关系。殊不知孩子的成长是在点点滴滴中积累生命的经验,错过了平日的陪伴,也就错过了孩子的成长,这种“错过”是我们一生中无法mí补的遗hàn。
8、名著阅读(5分)
(1)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 “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 “山东呼保义”一书 “河北玉麒麟”。
这段话中的“山东呼保义”和“河北玉麒麟”分别是《水浒传》中梁山哪两位首领的称谓?(2分)
(2)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欲将林冲打死。正在这时,林中突然飞出一条禅杖,将水火棍一隔,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
这段话出自《水浒传》中哪一个情节?请简要介绍“胖大和尚”的性格特点。(1分+2分)
9、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15分)
每一所学校都有它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而校刊就是充分展示学校文化底蕴的一个窗口。校刊应该像一份艺术品一样精致而且有内涵,能让人好好珍藏。我们的校刊是一方展示青春和个性的舞台,一扇中学生心灵和生活的窗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广阔天地。
(1)如果下期校刊要设一个以“叶”为主题的美文专栏,作为主编的你准备为这一栏目拟一个怎样有特的名称?(5分)
(2)在该栏目的卷首语中,需要引用两句课外积累的有关“叶”的古诗句,请你默写。(5分)
(3)叶的许多现象发人深思,让人浮想联翩。请你选择一种叶子,仿照示例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5分)
示例:深秋的枫叶,酡红如醉,似团团燃烧的火焰,凝聚着激情,升腾着自信,满怀豪情去渲染生命的绚丽画卷。
二、阅读理解(4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14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