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能力提升专题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部编人教版九年
级上册
备战中考语文能力提升专题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①沿着一条弯曲小道迤逦而行,不知不觉就走进了画中。
②山青青,水碧碧,雨蒙蒙。
③烟雨之中,谁能数清楚山有几多重?
④青山绿水,别有洞天。
⑤远方,烟雾弥漫,山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仿佛是一幅晕染的山水画一般。
⑥近处,青绿的溪水在我们的脚下喁喁私语。
⑦眼观之,耳听之,我们觉得仿佛要飘飘然飞起来了。
A.第②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小道两边山青水碧、烟雨蒙蒙的美景。
B.第③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烟雨朦胧、层峦叠嶂的特点。
C.第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水画具有朦胧的美感。
D.第⑥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溪水潺潺流动的特点。
2.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这时只见福楼拜作者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B.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
C.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D.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
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B.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C.一白的绵羊,/团团睡在天上。
D.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4.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风的帆。
D.风太大了,地都被揭掉了一层皮。
5.下列句中使用修辞方法不恰当的是()。
A.那一簇簇的芦苇,远看犹如朵朵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浮着。
B.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谁也不盛气凌人。
C.一起风,绯红的樱花便漫天飞舞,把头顶的天空都染红了。
D.一首好歌,可以促进团结,可以抚平忧伤,可以凝聚人心。
6.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主持编纂。
B.“他的脸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这是一个单句。
C.“一个浑身黑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紫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是错误的。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D.“海啸”究竟
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8.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弯曲”、“友谊”、“佩服”分别是形容词、名词、动词。
B.“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花间的晨雾那样温柔。”这句话中的“朦胧”和“温柔”是褒义词。
C.“诚实”、“老实”、“踏实”是一组近义词,都是形容忠诚、规矩、切实的态度。
D.“生命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说它脆弱它就像薄冰一样不堪一击,说它坚强,它又如大山一般坚忍不拔。”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9.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选出修辞方法使用上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狼嗥的声音在荒原上飘来飘去,在空中交织成一片危险的罗网。
B.他隐约看到一只灰狼的头。那双尖耳朵并不像别的狼那样竖得笔挺。
C.他的灵魂和肉体虽然在并排向前走,向前爬,但它们是分开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已经非常微弱。
D.他的动作很慢。他好像半身不遂似的哆嗦着。
11.下列各句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年老的母亲表示了这样的决心,霞客所受的鼓舞可想而知。
B.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
C.大丽花,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
D.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12.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呜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喜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问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13.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
B.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
C.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
孙权劝学练习题D.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1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夸张)
B.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反问)
C.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拟人)
1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C.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D.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16.下列语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C.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D.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17.所用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终岁不闻丝竹声
C.秦时明月汉时关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8.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碧绿”、“重视”、“精神”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名词。
B.“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中的“高傲”是褒义词。
C.“惊讶”、“惊奇”、“惊喜”是一组近义词,都是形容意外、喜悦的心情。
D.“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舞台。”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9.下列句中加线黑词的修辞方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屋上的雪,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B.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普通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
C.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D.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0.选出下列没有用修辞方法的一项()
A.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一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B.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