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一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浪淘沙其一原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注释:
浪淘沙 刘禹锡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3、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4、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5、浪淘:波浪淘洗。
  6、簸:掀翻,上下簸动。
  7、自天涯:来自天边。
  8、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9、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浪淘沙·其一》翻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浪淘沙·其一》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
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这首诗通俗易懂,常见诸儿童读物。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相似。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
  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这首诗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神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
  古诗《浪淘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感知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壮丽景
,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知道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景。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尝试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生课前一分钟演讲(黄河——母亲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古往今来,无数人赞美她、歌颂她。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借黄河之势抒发自己情感的诗——《浪淘沙》(板书)齐读。
  二、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
  2.汉武帝派张骞寻黄河源头典故;
  3.牵牛、织女。
  师:《浪淘沙》是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后用为词牌名。《浪淘沙》为一组诗,共九首,这是其中一首。这是一首七言诗。
  回顾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初读先感知——朗读晓诗韵——研读解诗意——美读悟诗情——品读拓诗境
  三、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借助注释、插图和小组合作学习,感知古诗的大意;能够想象诗歌描绘的壮丽景
  ,体会诗人的情感。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吟诵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四、自主学习
  出示导读纲要:
  1.自由读诗,借助注释、插图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读出诗的韵律。
  3.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画出诗的节奏。)
  学生汇报:
  1.指名读。(指导读:曲、簸)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2.男、女分读。
  3.齐读。
  五、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点:
  1.借助注释、插图,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