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摘要
学科
语文
学段
小学
年级
六年级
单元
第六单元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程名称
《浪淘沙》其一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并用典故表现诗人的豪迈气概,前两句歌颂黄河,起笔极具气魄,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了奔腾而来的气势,后两句中,诗人由景联想起黄河与天河相同的典故,又联系到自身,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
2.学情分析
学习古诗不仅要了解诗的内容意思还要挖掘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六年级的通过对之前诗的学习已经可以初步了解意思,前两句但对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无法把握,这也是教师重点指导的地方。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读懂《浪淘沙》,借助多种形式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会写“涯”字。会认簸字,
2.反复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歌,掌握方法,说说从哪里体会带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一、视频导入
1.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的题目叫(学生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古诗,告诉老师这首诗写得什么景物,一起说---- (黄河)。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视频,再看视频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你心中的黄河是什么样的?观看视频之后你又认为黄河是什么样的?请谈谈你观看以后的感受,可以用一个词或者一段话来形容。
(板书:文字:)
2.学生交流,(预设:宏大、奔腾、老师不需要评价,这句话谁有不同意见,你能不能把你的这段话总结概括一下,用一个词来形容,或者用一个词来概括。换一个词,再换一个,3.请各位同学带着各自的感受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正音,九曲,簸,读的真好。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感受。
4,了解作者刘禹锡。
各位同学好不好奇写出这种感觉得诗人哪一位?我们了解一下刘禹锡的个人简介。(做笔记)
PPT课件出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出示朗读要求,提炼阅读要求。
二、读诗,感受诗歌节奏韵味
1.读准读通(课件展示全诗节奏图)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请大家看书,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读通古诗,谁来读 请你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否把字音读准了.
预设:
师:同学们,他把字音读准了吗
评:你第一个站起来朗读,就能把生字和多音字的字音都读正确,真了不起!不过,我想问一下,曲是多音字还读qǔ你为什么读qū
师:对,你真会学习,根据字义来选择字音.谁还想读
师:同学们,他把字音读准了吗 哪个字音不正确
师:你想再读读吗
评:这一遍,进步真大,把字音都读准了,请坐!谁还想读,你读的很认真,字正腔圆。来我们一起读。
(引导语:各位同学,本诗有一个多音字-曲,还有一个生字-簸,读诗不仅仅要读准,还要读顺读通,怎样可以读顺读通?那就需要我们要了解诗歌节奏)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请大家根据这个节奏,开始读一读,指名读。评价:节奏、重音、停顿。
(怎么样可以读出气势?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来范读。同学们感受一下老师在读的时候脑海中有浮现什么样的画面,你有感受到了什么?  音频 播放  两个学生谈  各位同学请带着这种感觉全班齐读)
PPT课件出示“曲”‘簸’的读音,梳理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含义,出示相关图片来理解。
三、解诗:习得诗歌学习方法。
四、悟诗,破开诗歌的意境内涵
五、课外拓展
六、布置作业
1.自主阅读。自主理解,交流诗歌学习方法
(光读出气势是不够的,我们来深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的内在含义,首先来回顾一下以往学习古诗都有什么方法,预设:注释、插图、资料)
浪淘沙 刘禹锡
(各位同学,请用以上方法,来翻译一下古诗,同桌互相说一说,开始。)
2.再读体会,师生文白对读。
(教师说诗词每一句诗含义,学生读每一句古诗)预设一:万里沙
为什么理解沙多 你想想"万里"还形容什么 对,"万里沙"不仅告诉我们水里夹带着大量泥沙,其实还告诉我们黄河河流漫长.
预设二:浪淘风簸
谁知道 形容浪怎样 为什么浪大 风大掀起巨浪,浪头很高,波涛汹涌.
预设三:自天涯
"自"什么意思,谁知道 "自"字典里有许多意思,其中有"自己" 也有" 来自".你选择哪一个 "自天涯"的意思呢 好像来自遥远的天边.
3,这些字义理解了,谁能说出诗意呢 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整首诗.
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好像来自天涯.我想沿着黄河巨浪,直上银河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同学们,请和老师玩一个小游戏,我来说古诗含义,你们说对应的古诗,弯弯曲曲的黄河带着大量的泥沙,黄河波涛汹涌,仿佛来自天边。(学生回答)
我要沿着巨浪直上银河,来到牛郎织女的家(学生回答)(你们看,我说了这么多话才把古诗讲清楚,古文只用了不到30个字,多简洁呀。)
四、悟诗,破开诗歌的意境内涵
1.适度拓展,以诗解诗:“九曲黄河万里沙”让你想到了什么?哪些词语?哪些画面?哪些诗句?(诗人用短短四行描绘出生动的画面,我们一起仔细欣赏一下,观察这两句,你想象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你想象得真丰富呀!我们似乎身临其境了.我们仿佛来到了黄河边了!把这种想象加上去,读到诗句当中,想读得更好吗 想象一下,"九曲"黄河蜿蜒曲折,怎么读
评:好一个"九曲"读出了黄河曲折悠长的画面.
真好,你读出了黄河源远流长的的画面了,同学们这就是九曲黄河,从高空俯瞰,如巨龙盘旋,黄河多么源远流长呀,来齐读。
在读读第二行,浪淘风簸自天涯,你仿佛听到了什么?预设:黄河涛声震耳欲聋,你能把浪读的再大点声吗?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黄河一浪高过一浪。
2.“浪淘风簸自天涯”,出示诗人的身世经历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学生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语句,浅谈诗人的身世悲惨经历。(引导语: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和本诗的创作背景,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古诗,现在请大家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语录,结合诗句,从诗人身世悲惨的经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谈,预设:痛苦、飘零、孤独….  那么,请你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两句。。。全班齐读)
3.对比解读——“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a.请同学们谈谈你对这两句诗是如何理解的?(指名简单谈理解,抓住关键词“银河、同、家”,我们欣赏了黄河远景图,你再读读后两句,还能想象到怎么样的画面,通过直上感受到了浪高,通过牵牛织女家感受到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想象真丰富,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安静美好的,男耕女织,互敬互爱多么温馨甜蜜,轻声读,不要打扰他们,你轻柔的声音把我们带进了牛郎织女温馨甜蜜的家,还有谁想读,通过你的朗读我也感受到了牛郎织女家是那么的安宁美好,齐读。)
b.诗歌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有什么不同?(板书:写景与抒情、坎坷与乐观、磅礴与唯美)
4.教师小结:同学们,对比一下前后两句的不同,谁发现了这个小秘密,可以说一说,预设:前两句在是实际看到的景象,展现黄河的雄伟,同时通过关键字体会到了诗人的坎坷经历,后两句是诗人想象出来的,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态度)
五、课外拓展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民族的摇篮,灿烂文化的发源地,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吟诵,同学们用刚才的感觉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些描写黄河的诗句。
五、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诗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了无数名篇,请大家课后将古诗背诵下来,在收集一些有关的诗句读一读。下课!
1.全班齐读、背诵古诗。
2.要求默写。
课件出示万里沙,为什么理解沙多 学生思考"万里"还形容什么 ,
"万里沙"不仅告诉我们水里夹带着大量泥沙,其实还告诉我们黄河河流漫长.
弯弯曲曲的黄河带着大量的泥沙,黄河波涛汹涌,仿佛来自天边。
出示黄河远景图,学生读读后两句,还能想象到怎么样的画面,通过直上感受到了浪高,通过牵牛织女家感受到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想象真丰富,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安静美好的,男耕女织,互敬互爱多么温馨甜蜜。
课件出示黄河相关图片,理解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民族的摇篮,灿烂文化的发源地,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吟诵。
四、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测试题
曲的读音,簸的读音
拓展知识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民族的摇篮,灿烂文化的发源地,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吟诵,同学们用刚才的感觉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些描写黄河的诗句。
六、备注
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
课前出示阅读,提炼自读要求,也可以用文本投影直接呈现,在学习“九曲”等词语中出示图片,如遇到停电可随课文插图理解、配乐赏析等试着指名读等形式等,准备课外拓展、延伸阅读以备不时之需。
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