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知识点归纳
一、作品简介:
1.《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 为《诗》、或《诗三百》。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相 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 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  之一,称为《诗经》。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诗经地位: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
二、《诗经》的“六义:
1、三大基本内容:
风:  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160篇)
雅:分大雅、小雅,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
颂: 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40篇)
2、三大表现手法:
    赋: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陈述铺叙)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歌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使人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由桃花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
比∶《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
赋∶《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直接叙述这个叫氓的男人貌似憨厚,他一贸丝为名,打算赚个女人回去。
三、朗读节奏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
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 /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窈窕  /淑女,寤寐/ 求之。
求之 /不得,寤寐 /思服。悠哉 / 悠哉,辗转/ 反侧。
四、诗歌大意:
译第一章:
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正是小伙子喜爱的配偶。
解读:第一章:
文中的这位男子,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译第二、三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寻。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醒着睡着都把你追求
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睡着醒着都把你思念。
夜长长相思不断,翻来覆去难成眠。
解读:
第二、三章:以缠绵悱恻之情,道出男子追求未果的爱慕之心与相思之苦。日思夜想,不能须臾忘怀。白天里食不知味,无心做事,而漫漫长夜又只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苦思冥想不能成眠,这种为爱而不得其爱,又不忘其爱的无限情思.
shijing译第四、五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挑右选。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弹着琴瑟来亲近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拔取。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敲着钟鼓使你快乐
解读四、五章:
表现这个情窦初开少男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以至于在梦中他与心上人终于相会了,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她,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和把她取进家门的喜悦和热闹的场面。
五、感知赏析:
1.这是一首写什么内容为题材的诗?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答:诗中写一个年轻小伙子爱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姑娘,他朝思暮想、执着追求,然而求之不得,进而相思成梦,梦中与这位姑娘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2.浪漫的爱情往往离不开浪漫的场景,请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发挥想象力描绘出来。
答:“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鱼鹰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河的两岸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近!”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哪一句?这句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已成为赞美女性的现代成语。
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的?请出相关语句。
答: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哉,辗转反侧。
5、爱慕之深,日夜思念,以致夜不成眠,可见相思之苦。既然如此,那就大胆地去追求美丽的姑娘吧。让我们看看他爱情的结局。
答: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诗中的男子为何会爱上这位女子?
答:从窈窕淑女一句中,可以看出这位女子体态美(文静美丽):从参 差 荇 菜, 左 右 流 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可以看出这位女子 善良、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内在美)。
7.全诗主人公感情变化如何/
答:爱恋(兴奋、期待)——相思(苦闷、惆怅)——梦幻(幸福、陶醉)
六、脉络分析:
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与喜悦(一见钟情):由关雎立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写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与失望(朝思暮想):以左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淑女难以追求,由此引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与欢乐(幻想愉悦):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七、探究艺术手法:
1、理解前两句。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
全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写起,然后写出自己的一片情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雎鸠鸟为比,以雎鸠鸟的求偶为兴,来写自己对窈窕淑女的追求,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强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这种手法就叫兴,兴,即是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得表现手法。
八、艺术特
(一)、爱情主题的表现:
1.追求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本来就是人们的的一种生理本能,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在奴隶社会中,这种自由对人们来说是一种天方夜谭,人们几乎没有这种自由,人们对于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基本没有自主权。
2.《关雎》这首诗却站到了一种新的高度,以一种新的主题,用一种新的观念来突破这一传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渴望。诗中描写一个小伙子,在河边看见一个美丽采荇菜的姑娘,她是那样的美丽,善良,引起了小伙子爱慕的感情和求婚的愿望。接着诗文又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描写来反映小伙子苦于求婚不得,辗转反侧,寝食难安的情景,最后只能幻想有一天能和姑娘“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小伙子这种对于爱情的大胆表白和努力追去正是自己生理本能的自然流露,也是当时人们情感生活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