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全文鉴赏大辞典
【古典文献汇编】《诗经》全文鉴赏大辞典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称为《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方称《诗经》。因其书为毛公所传,又称《毛诗》。其创作年代,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左右,大体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它是奴隶制时代的诗歌,为我国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共三百零五首,简称“诗三百”。按其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风”乃风土之曲,即民间歌谣,共一百六十篇,总称为十五国风。“雅”乃朝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共一百零五篇,分为《大雅》和《小雅》。“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专用的乐歌,共四十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对于《诗经》的解释,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有的很难达成共识,甚至古今名家也“不知所谓”。为了文学爱好者阅读方便,这里只是博采众长,作一般性的简释和介绍。对于生僻和古今异读的字,由于种种限制,不能详细诠释,但尽可能地注音。愚之见,《诗经》不宜翻译,任何译文都不如原文;同样,也不宜对其进行评说,任何评说都难免主观彩。对于《诗经》的理解,因人因时因环境之不同而迥然有异,这正是《诗经》的妙处。如果仅从字面理解,一览无余,那就没有什么味道了。读《诗经》,重在读、贵在读、趣在读。在注音注释的帮助下,流畅地熟读,
在诵读的同时去理解、去感悟,这是学习《诗经》最好、最聪明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与人交流,或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科学态度进行学术上的探讨,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但是绝不能以己之见为终结性的。对于《诗经》,是不会有终结性的理解的。做这个注释,旨在为喜欢读《诗经》的朋友们提供帮助,也是自己的一次再学习。由于编辑、打字等
工作量很大,故只能隔一天续一次(有时候或许会耽搁几日),每次四篇(偶尔三篇)。但是不论怎样,一定会全部完成,不至于半途而废。
其间,难免会有错误疏漏之处,恳请各位不吝赐教,予以指正,以便及时更正,以免缪传误人。
但愿这件事能对朋友们有所益处,至少,可以为大家省去查阅辞典和打字的时间吧。这样,我所耗费的时间就显得很有价值了。
【F-001】-【F-160】、【Y-161】-【Y-265】、【S-266】-【S-305】分别表示风、雅、颂的篇目。余冠英注释的《诗经选》106首穿插其中,为了区分,在篇目后面标有(必读)字样,例如:【F-001】关雎(必读)。国风周南
国风:也单称风,是采自各地的民间歌谣。朱熹《诗集传》:“国者,诸侯所封之域;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包括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共计一百六十篇。大部分是东周的诗,小部分是西周后期的诗。
周南: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和召公姬](誓shì)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周公旦居东都洛邑,统治东方诸侯。《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意为南国之诗,或以为用南国乐调写的诗。共计十一篇。《周南》、《召南》合称二南。
【F-001】关雎(必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关关:雎鸠和鸣声。雎鸠(居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鱼鹰。
2、河:黄河。洲:水中央的陆地。一二句是诗人就所见以起兴(起头儿)。
3、窈窕:容貌美好。淑:善,品德贤良。淑女:好姑娘。
4、君子:《诗经》中贵族男子的通称。好:男女相悦。逑:同“仇”,
配偶。“好”、“逑”在这里是动词(和《尚书大传》所载《微子歌》“不我好仇”句同例),就是爱慕而希望成为配偶的意思。
5、参差:不齐。荇(杏xìng)菜:生长在水里的一种植物,叶心脏形,浮在水上,可以吃。
6、流:通“(究jiū)”,就是求或者捋取。和下文“采”、“d”义相近。以上两句言彼女左右采荇。她采荇时的美好姿态使那“君子”时刻不忘,见于梦寐。
7、睡醒为“寤”,睡着为“寐”。“寤寐”在这里犹言“日夜”。
8、服(古读如愎bì):思念。“思”、“服”两字同义。9、悠哉悠哉:犹“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10、“辗”就是转。“反”是覆身而卧。“侧” 是侧身而卧。“辗转反侧”是说不能安睡。第二、三章写“思服”之苦。11、友:亲爱。“友”字古读如“以”,和上文“采(古音cǐ)”相韵。
shijing12、d(茂mào):“(茂mào)”的借字,就是择、拔。“d之”也就是“流之”、“采之”的意思,因为分章换韵所以变换文字。13、乐:娱悦。“友”、“乐”的对象就是那“采”、“d”之人。最后两章是设想和彼女结婚。琴瑟钟鼓的热闹是结婚时应有的事。
这诗写男恋女之情。大意是:河边一个采荇菜的姑娘引起一个男子的思慕。那“左右采之”的窈窕形象使他寤寐不忘,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便成为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余冠英今译】鱼鹰儿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参考译文】
雎鸠关关叫得欢,成双成对在河滩。美丽贤良的女子,正是我的好伴侣。长短不齐水荇菜,左右采摘忙不停。美丽贤良的女子,做梦也在把她思。追求她却不可得,日夜思念在心间。想啊想啊心忧伤,翻来覆去欲断肠。长短不齐水荇菜,左边右边到处采。美丽贤
良的女子,弹琴鼓瑟永相爱。长短不齐水荇菜,左边右边到处采。美丽贤良的女子,鸣钟击鼓乐她怀。【F-002】葛覃(必读)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C,为为,服之无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任乙隆:龋害否,归宁父母。
1、葛:多年生蔓草,茎长二三丈,纤维可用来织布。覃(谭tán):延长。
2、施(意yì):移,伸展。中谷:即谷中。
3、维:是用在语首的助词,或称发语词,无实义。萋萋:茂盛貌。
4、黄鸟:《诗经》里的黄鸟或指黄莺,或指黄雀,都是鸣声好听的小鸟。凡言成飞鸣,为数众多的都指黄雀,这里似亦指黄雀。于:语助词,无实义。
5、鸟息在树上叫做“集”。丛生的树叫做“灌木”。
6、喈喈(接jiē jiē):鸟鸣声。
7、莫莫:犹“漠漠”,也是茂盛之貌。
8、刈(意yì):割。本是割草器名,就是镰刀,这里用作动词。C(获hu?):煮。煮葛是为了取其纤维,用来织布。
9、(痴chī):细葛布。(隙xì):粗葛布。
10、荆ㄒyì):厌。“服之无尽保言服用之衣而无厌憎。11、言(淹yān):语助词,无实义。下同。师氏:保姆。
12、告归:等于说请假回家。告是告于公婆和丈夫,归是归父母家。上二句是说将告归的事告知于保姆。
13、薄:语助词,含有勉励之意。污(务wù):洗衣时用手搓搓去污。私:内衣。14、龋环huàn):洗濯(拙zhu?)。衣:指穿在表面的衣服。15、害(何h?):通“曷”,就是何。否:指不洗。16、宁:慰安。以上四句和保姆说:洗洗我的衣服吧!哪些该洗,哪些不用洗?我要回家看爹妈去了。
这诗写一个贵族女子准备归宁的事。由归宁引出“纫隆保由“衣”而及“”,由“”而及“葛覃”。诗辞却以葛覃开头,直到最后才点明本旨。“黄鸟”三句自是借自然景物起兴,似乎与本旨无关,但也未必是全然无关,因为鸟鸣集和家人团聚是诗人可能有的联想。【余冠英今译】长长的葛藤,山沟沟里延伸,叶儿密密层层。黄雀飞飞成,聚集在
灌木林,叽叽呱呱不停。长长的葛藤,山沟沟里蔓延,叶儿阴阴一片。葛藤割来煮过,织成粗布细布,穿起来舒舒服服。
告诉我的保姆,我告了假要走娘家。洗洗我的内衣,洗洗我的外褂。该洗是啥,甭洗的是啥?我就要回家看我爹妈。【参考译文】葛藤枝叶长有长,漫山遍野都生长,嫩绿叶子水汪汪。小鸟展翅来回飞,纷纷停落灌木上,唧唧啾啾把歌唱。
葛藤枝叶长有长,漫山遍野都生长,嫩绿叶子多有壮。收割水煮活儿忙,细布粗布分两样,做成新衣常年穿。
走去告诉我女师,我要探亲回娘家。内衣勤洗要勤换,外衣勤洗好常穿。一件一件安排好,干干净净见爹娘。
【F-003】卷耳(必读)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P。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矣,我马矣,我仆j矣,云何吁矣。
1、采采:采了又采。采者是一个正怀念着远人的女子。卷耳:菊科植物,又叫做“苍耳”或“(洗xǐ)耳”,嫩苗可以吃。
2、顷筐:斜口的筐子,后高前低,簸箕之类。这种筐是容易满的,卷耳又是不难得的,现在采来采去装不满,可见采者心不在焉。
3、嗟:叹词。我:采者自称。怀:思念。
4、(至zhì):即“置”,搁。彼:指那盛着卷耳的顷筐。周行(航háng):大路。她因为怀人之故本没心思采卷耳,索性放下顷筐,搁在大路上。
5、陟(至zhì):登。“陟彼”的“彼”字是指示形容词,与下文“酌彼”的“彼”字同。崔嵬(维w?i):高处。这一句写思妇想象行人正登上高山。
6、虺P(灰颓huī tuí):又作“(灰huī)颓”,就是腿软。这是思妇设想行人在说。自此以下的“我”都是思妇代行人自称。
7、姑:且。金(雷l?i):盛酒之器。
8、维:发语词,无实义。永怀:犹言“长相思”。思妇想象行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