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
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心念公子啊暗自沉吟,)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声滚滚啊细雨濛濛,猿鸣啾啾啊夜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二、介绍背景:
1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名平,字原,约生于公元前三四零年(楚宣王三十年),卒于公元前二七八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他是楚王的同姓贵族,他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起用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一度成为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他主张与强秦对抗,具有远大目光。但他的这些主张具有理想主义的彩,注定要在混浊的人间世中处处碰壁,他的诗人气质也注定与混乱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君王的疏远和臣的嫉恨这是必然之事,这一切形成了他的人生困境,这种困境最典型的表征就是两次流放事件。第一次是大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流放到汉北一带;第二次是在楚顷襄王十三年前后,被流放到沅、湘一带。两次放逐使屈原从权力的中心被挤迫到了边缘,他陷入了现实和心灵的双重困境。举世皆浊之中,他孤立无援;而在独醒时刻,他又不得不面对灵魂的拷问。当强秦攻破故国的时候,他只好怀着忠诚和绝望自沉汨罗江。
    当陷入这样一种孤独的人生困境之时,一切似乎不可把握,只有文字可以自由驱遣,只有文字可以成为他形影相吊的忠实伴侣,于是他写下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和《渔父》,在这发愤抒情之中,他的不安的灵魂暂得栖居和慰
藉。
    屈原的一生以好修为务,以美政为鹄的,他在乱世中上下求索,虽然他的忠诚不曾挽救故国的覆亡,但却为他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千百年来,他是天下百姓深切怀念的一个对象,也是知识分子价值天平上的一个重要的心灵砝码,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2、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字,以及”“”“”“”“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3、《九歌》的名称来源
  《九歌》是屈原吸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写成的一组抒情诗,其特点是意象清新、语言优美并富含爱国主义精神。各篇在内容上虽有所不同,但从整体而言,是一组具有楚地民间巫文化彩的诗篇。
4、《山鬼
    出自《九歌》的第九首。《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据说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九歌》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爱情生活,如《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等,本文也是如此。[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四、具体分析:
1.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阿:山的弯曲处;   薜(音必)荔、女萝:皆蔓生植物。
“若有人一词,准确地传达出[山鬼]给人的迷离惝恍、来去飘忽之感。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诗人下一字,状貌她在山隈间忽隐忽现的身影,开笔即给人以缥缈神奇之感。便是一位身披薜荔、腰束女萝、清新鲜翠的女郎,那正是山林神女所独具的风采!
    首句写山鬼独处深山、茕独无朋。字妙,妙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朦朦胧胧、迷离惝恍。山阿为山隅,指大山深处。第二句描写女神服饰的美丽奇特,爱好修洁。薜荔为衣、女萝为带,
2.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含睇:含情而视;睇(音dì),微视。  宜笑:笑得很美
子:山鬼;   慕:爱慕;    善:美好,形容窈窕。
    此刻,她一双眼波正微微流转,蕴含着脉脉深情;嫣然一笑,齿白唇红,更使笑靥生辉!既含睇兮又宜笑,着力处只在描摹其眼神和笑意,第三句写山鬼体貌娴雅、丰采都丽。而着墨处只在眉目含情且笑而得宜,正是窈窕淑女之态,是内美的外观。末句可以看作是以上三句的效果:正是因为有内美和外美的和谐统一,才使所思爱慕她的善而窈窕。这岂不是初既与余成言的别种说法。
眉目含情倩然微笑,思念的人啊,你会仰慕赞叹我的婀娜。
3.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赤豹:皮毛呈褐的豹。  从:跟从。   文狸:毛有花纹的狸。 
辛夷车:以辛夷木为车。 结:编结。   桂旗,以桂为旗。 
  乘着赤豹带着花狸,辛夷为车桂结旗,披着石兰带杜衡,来与你相见,前两句写坐骑、随从、车旗之美。赤豹、花狸为骑为从,既烘托了山鬼的美丽,又表现了山鬼的神异。辛夷为车、桂枝为旗,又从侧面映衬了山鬼的操守高洁。
4.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石兰、杜蘅:皆香草名。 (wei):赠。 
    第三句与上章薜荔”“女萝相类,而意义层深,亦既重之以修能之意,不类重复。第四句是写以物赠人,实投李报桃以结永好之意,体现了山鬼对所思的爱之深、念之切和委婉深致的感情。
    诗的第一节主要从各方面描绘了山鬼的美好。若有人一词,准确地传达出山鬼给人的迷离惝恍、来去飘忽之感。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山鬼在赴约途中,想起爱人对自己的赞誉,不禁满心欢喜,此时更恨不得马上与爱人见面。为了与爱人见面,她还特意准备了礼物:折芳馨兮遗所思。
    第二节写[山鬼]在约定处焦急等待爱人的情景,见出她温柔、痴情的性格。天变了,下起雨来,由于还没见着爱人,[山鬼]并不甘心就此回家。
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後来。 
篁:竹。
    上句交代的是山鬼居处的环境。深幽昏暗的竹林里不见天日,故而不知时间的早晚;下句写山鬼因路途艰难而延误了时间,结果误了约会。此二句概为山鬼不见所思而作出的推断;自己不知天日早晚,又加之道路多艰,误了时间;所思或许早已来过,而现在又离去了。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另一种可能是所思根本就没有来。山鬼可能有这种想法,但在这里,山鬼并没有那样说,而是承担了全部责任。不责人而责己,其性情之温良可知。 
6.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表:独立突出之貌。  容容:即溶溶,水或烟气流动之貌。 
  独自一人站在山巅,云雾腾腾在脚下翻卷,首句写山鬼站在高耸的山巅上等待所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上章两句是一种善意的推断,她尚希望能等到对方。第二句写等人的环境,一方面反衬了山高,一方面为下文张本,烘托了一种思君不见、待君不至的凄凉气氛。
7.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杳冥冥:又幽深又昏暗。   羌:语助词。   神灵雨:神灵降下雨水。 
  天变了,昏暗似黑夜,刮起东风降下神灵雨,第三句写白日光惨,第四句写风雨交加。以上三句写云起云飞、黑云密布、风飘雨洒,实写自然之景,虚照山鬼凄苦、惆怅的心境。
8.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灵修:指神女。   (dan4):安乐。    晏:晚。 
华予:让我像花一样美丽。华,花。 
  美丽的神女仍然在痴痴等待忘却了归去。时光匆匆而去忽已晚,美丽的容颜啊,怎么保持。第五句叙述为灵修而留而甘心情愿忘记归家,下句则为之而发出因久等不至而生出的年华易老、青春不再的慨叹。这是山鬼情绪的第一次变化。第三节写总也不见爱人到来,[山鬼]开始心生疑惧,随着希望彻底落空,[孤独的人生山鬼]对爱人不禁有所怨愤。、
9.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曼曼。 
三秀:芝草,一年开三次花,传说服食了能延年益寿。
    三秀即灵芝,有延年益寿、永驻红颜之效。山鬼因忧老而采取了采三秀以驻红颜的作法,其目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更永远的等待,是为悦已者荣。然而山石磊磊葛藤蔓蔓的条件,暗示了采三秀似乎不那么顺利,而驻红颜的目的也是难以达到的。这自然就加重了她的惆怅和忧伤。
10.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閒。 
    埋怨着思念的人啊,神女忘却了归去。你思念我吗?难道是没有空闲。她为公子而留,因
公子的不至而怨,怨恨公子失信于她。这是山鬼情绪的第二次变化。等待是痛苦的,而无期的等待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她由甘心等待到心生怨恨与惆怅,体现了情绪的变化层次。君思我兮不得闲,是山鬼推想所思也像她那样想着她,他的不来是因为他没有空闲,是为所思所作的辩解,是自我的安慰。在前头的情节里,山鬼有路险难兮独后来的话。
11.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廕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杜若:香草。    然疑作:信疑交加。然,相信;作,起。 
  山中伊人就像芬芳的杜若,饮着石泉松柏遮荫。你思念我吗?心中疑虑丛生。 上章山鬼推测君思我兮不得闲是对所思思我的肯定。而在漫长的等待之后,这种肯定便有了动摇。是肯定之辞,是山鬼对君思我的认同;但疑作则是对的怀疑。然疑作连起来便是疑信掺半的意思了。这是山鬼情绪发展的第三次变化。
12.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 
填填:雷声。   狖:音又    猨:同
    天黑了,雷声隆隆雨濛濛,猿狖在黑夜中凄厉地鸣叫,自然物象的描写,既是气氛的渲染,又是心理活动的表述。雷声阵阵,心不平矣;雨冥冥,泪不止矣;猿声啾啾又值长夜,心悲不已; 
13.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离:遭受。 
    风飒飒叶萧萧,思念你啊,心中徒生分离的忧愁。风声瑟瑟,心灰意冷;木叶凋零,年华逝矣。三句景物描写将心中所思所感尽情流泻,失意满纸。故结语说:思公子兮徒离忧。离犹遭也。徒离忧,即白白遭受这份忧伤之意。从表面来看,这里的感慨似乎是在说从此抛弃这徒劳的牵挂,似乎是长醉后的猛醒,是彻悟。但从整篇作品来看,则不难体味出其失意、惆怅、怨恨、无奈均出自对所思深挚的热爱。它凝聚了山鬼苦苦追求而最终不遇的全部哀思,是山鬼发自内心的痛切呼号,是断肠的牵挂,是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的哀愁。这是全诗的最高潮。
五、人物形象: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山鬼这一优美形象。因为山鬼是山中女神,故而其形象便兼具了神与人的特点。如其行动的扑朔迷离、衣饰的奇特和骑从的怪异等皆具神仙风采;而其体貌丰神、清奇秀韵和对所思的感情变化则明显地带有人的规范。而这两者统一于山鬼一身,便使得这一形象有了超凡脱俗而不难企及的特点。这一形象所以优美,更主要的是由于其性格上的心地纯洁、天真慧美和感情上的细腻。山鬼前去赴约,而所思却没有来,面对这种情况,她不怨
人而责己,设法给对方开脱责任;待到天黑落雨也心甘,久待不归而惆怅,至于心悲不已,但她对所思一直抱着美丽的幻想,对所思思我坚信不移,甚至到最后也不改变对所思的一往深情,足见其对爱情的忠贞和心地的善良。 
六、艺术特
    这是一首优美的恋歌。全篇通过女主人公的独白,淋漓尽致地战线了神女赴情人之约、而情人爽约时的那种相思、怨恨、怀疑、忧伤的内心世界。彩与氛围的渲染,对神女的心理刻画,做了有力的烘托,不同的彩、氛围使神女的希望与失意,对比得更加明显。
    从彩的点染上看,诗中用美丽的薜荔、女萝、石兰、杜蘅等香草装扮神女,鲜艳的服饰显现了她的婀娜多姿,含蓄地表达了她赴约时的欣喜心情。而山中昏暗阴晦的天气,阴森恐怖的夜晚,则映衬着她孤寂凄凉的心境。环境与心态,调与情调,是前后和谐一致的。
    从气氛的渲染看,天气阴晦,风雨无常,乱石堆积,葛草蔓延、秋风萧瑟、深夜猿鸣,种种重彩渲染,增强了画面效果,深化了诗的意境,使神女悲切愁苦的心境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情与景,意与象,主观的心情与客观的环境,二者浑然一体。
    从两极心理的对照描写看,幻想中灵修的乐而忘归与现实中神女的惆怅忘返、艳丽的香草和恶劣的天气、神女美丽的外貌和逐渐凄凉的内心、神女的多情和公子灵修的薄情(诗中曲
折地反映了这点),形成了反差较大的鲜明对比,将人情意态表现得深婉有致。
    本诗语言华美,恰当地运用象声词语,加强了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富于音乐美。诗人还借鉴了当时楚国民歌长短参差、多用字的自由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想象丰富、构思奇伟,熔神话传说、日月风云、山川花草于一炉,使全诗洋溢着浓郁的浪漫彩。
    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彩。作者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她披戴着薜荔、女萝、石兰和杜蘅,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身边跟着长有花纹的花猫,等等,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然而山鬼的容貌体态和情感变化又都是正常人的表现,她感叹青春不能永驻,期盼爱人早些到来,不来则忧伤孤独,等等,这种人神合一的形象创造,正是屈原诗歌中的一贯方法。
    此外,抒情和叙事结合,句式以七言为主,每句中间都含有语气词字,语言华美而富有文彩等也都体现了屈原诗歌的一贯风格。
这首诗情感线索清晰,与此相应的是,诗人善于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渲染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这在第二、三节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第二节中,看到爱人并没有如约前来,[山鬼]愉快的心情蒙上了阴影,而天气也是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第三节,在爱人终于不至,[山鬼]无限伤心、哀怨之时,风雨也更猛烈起来,并夹杂着猿狖的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