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生平创作年表
注:本年表整理自钱理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
1881
925日生于浙江绍兴。
1898年
5月 至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
10月 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习。
1902年
4月 抵日本东京,在弘文学院学习。
1904年
4月 弘文学院毕业后,转入仙台医专学习。
1906年
3月 从仙台医专退学,转入文学活动。
1907年
与许寿裳、周作人等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
1908年
2月始《摩罗诗力说》连载于《河南》月刊第23号,收入《坟》。
8月《文化偏至论》发表于《河南》月刊第7号,收入《坟》。
1909年
3月 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第1出版
7月 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第2集出版。
8月 结束日本留学生活回国。
9月 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化学及生理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1910年
9月 兼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
1912年
2月 离开绍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
5月 北上,任北京教育部部员。
8月 被任命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1918年
5月 《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署名鲁迅,收入《呐喊》集。
8月《我之节烈观》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2号,收入《坟》。
9月《随感录·二十五》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3号,收入《热风》。
1919年
4月 《孔乙己》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4号,收入《呐喊》集。
5月 《药》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5号,收入《呐喊》集。
同月,《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5号,收入《热风》。
11月《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6号,收入《坟》。
1920年
9月 《风波》发表于《新青年》第8卷第1号,收入《呐喊》集。
1921年
5月 《故乡》发表于《新青年》第9卷第1号,收入《呐喊》集。
12月 《阿Q正传》连载于4日至1922212日《晨报副刊》,收入《呐喊》集。
1923年
8月 《呐喊》集由北京新潮社出版,为“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一。
12月 《中国小说史略》(上)由北京新潮社出版。
1924年
3月 《祝福》发表于《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收入《彷徨》集。
同月 《肥皂》连载于2728日《晨报副刊》,收入《彷徨》集。
5月 《在酒楼上》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5卷第5号,收入《彷徨》集。
6月 《中国小说史略》(下)由北京新潮社出版。
1925年
4月《春末闲谈》发表于《莽原》周刊第1期,收入《坟》。
同月《夏三虫》发表于《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第16号,收入《华盖集》。
5月《灯下漫笔》发表于《莽原》周刊第25期,收入《坟》。
8月《论睁了眼看》发表于《语丝》第38期,收入《坟》。
10月 作《孤独者》,未另发表,收入《彷徨》集。
同月 作《伤逝》,未另发表,收入《彷徨》集。
11月 《离婚》发表于《语丝》第54期,收入《彷徨》集。
同月,《热风》集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1926年
1月《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发表于《莽原》半月刊第1期,收入《坟》。
2月《一点比喻》发表于《莽原》半月刊第4期,收入《华盖集续编》。
4月《记念刘和珍君》发表于《语丝》第74期,收入《华盖集续编》。
6月《华盖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8月 《彷徨》集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9月 由北京抵厦门,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
1927年
1月 辞厦大职,赴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3月《坟》由北京未名社出版。
4月 辞中山大学一切职务。
同月,作《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发表于55日《国民新报》副刊《新出路》第11号。
同月始《眉间尺》连载于《莽原》第2卷第89期。1933年《自选集》出版时易名《铸剑》,收入《故事新编》。
5月《华盖集续编》由北新书局出版。
8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发表于11—13、15—17日广州《民国日报》副刊《现代青年》,收入《而已集》。
9月 与许广平一起离广州往上海
11月《略论中国人的脸》发表于《莽原》半月刊第2卷第21、22期合刊,收入《而已集》。
1928年
10月《而已集》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1930年
3月《“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发表于《萌芽》月刊第而已集1卷第3期,收入《二心集》。
同月 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发表于4月出版的《萌芽》第1卷第4期,收入《二心集》。
5月《“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发表于《萌芽》第1卷第5期,收入《二心集》。
1931年
12月《“友邦惊诧”论》发表于《十字街头》第2期,收入《二心集》。
1932年
9月《三闲集》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10月《二心集》由上海合众书店出版。
1933年
4月《两地书》由上海青光书局出版。
同月《为了忘却的记念》发表于《现代》第2卷第6期,收入《南腔北调集》。
同月《现代史》发表于8日《申报·自由谈》,收入《伪自由书》。
5月《文章与题目》发表于5日《申报·自由谈》,收入《伪自由书》。
同月,《华盖集续编》由北新书局出版。
6月《二丑艺术》发表于18日《申报·自由谈》,收入《准风月谈》。
10月《伪自由书》由北新书局化名青光书局出版。
1934
3月《南腔北调集》由上海同文书店(原联华书局)出版。
1935年
2月《病后杂谈》发表于《文学》月刊第4卷第2号,收入《且介亭杂文》。
5月《弄堂生意古今谈》发表于《漫画生活》月刊第9期,收入《且介亭杂文》。
同月《集外集》由上海众图书公司出版。
12月 作《采薇》《起死》,收入《故事新编》。
1936年
1月《故事新编》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印行,为“文学丛刊”第1集之二。
2月《阿金》发表于《海燕》月刊第2期,收入《且介亭杂文》。
6月《花边文学》由上海联华书局出版。
9月《死》发表于《中流》半月刊第1卷第2期,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
10月《半夏小集》发表于《作家》月刊第2卷第1期,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
同月《女吊》发表于《中流》半月刊第1卷第3期,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
同月17日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这是鲁迅最后一篇未完成文稿。
同月19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逝世。